王皓
【摘要】通過尋找和分析影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一些不利因素,并找到解決這些不利因素的辦法和途徑,進一步探索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一些相關的策略和提高學生有效參與學習的策略,從而設計出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實現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不利因素 解決辦法及途徑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08-0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即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其中,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而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及這四個方面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那么,課堂教學方式是否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教師的教學策略方式和教學評價是否得當,學生是否有效學習,是否達到師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的最高達成度等問題都將直接影響到總體目標的達成。
下面就筆者和同事們展開的教學研究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影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一些不利因素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影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有一些不利因素,包含教師的提問是否有效、課堂活動任務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的指令是否明確、課堂教學節奏是否緊湊,師生的關系是否良好,備課是否充分全面,教學評價是否及時中肯,教學手段是否多樣,教師是否合理估計學生說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一節課的教學效果。所以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教學活動中出現的意外狀況都需要設計者在上課之前進行周密的思考,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堂上的靈活變通。
二、解決不利因素的辦法和途徑
1.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問題設計的教學策略
“明知故問”式的問題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有較大的不利影響。往往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書上能找到唯一固定的答案,學生沒有挑戰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對學生英語興趣的培養及開放性思維和創新型思維的形成均有不利的影響。
2.小學低段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教學策略
低段學生較為活潑,接受力和模仿力都很強。那么,低段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應以聽說為主,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能從總體上理解課文內容,從聽到說,循序漸進。
3.小學中高段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教學策略
中高段的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所以在中高段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實踐中,我們構建了“創設語境激趣——傳授方法持趣——拓展外延培趣”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模式。在創設語言情境階段,探索了圍繞課題展開想象、歌曲歌謠導入激發興趣、引導預測活躍思維等具體教法;在傳授方法階段,探索了視聽訓練發散思維、猜詞明義潛移默化,尋讀解疑層層深入等具體教法;在拓展外延階段,探索了復述表演、思維導圖對比、續編結尾、讀寫結合等具體教法,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運用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持續保持學生對學習新知和運用舊知的興趣。
三、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策略
1.精煉課堂的提問藝術。教師以引導為主,幫助學生能夠在引導下找到正確答案,培養其良好的思考習慣,提升學習成就感。其次,對于簡單問題未能很好回答的學生,教師應當保持耐心,尊重學生的自尊,從自身尋求問題的突破點,做到誨人不倦。
2.提高探究小組合作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思考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對于那些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就不需安排合作學習。只有那些學生不能單獨解決的、并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之間優勢互補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合作,是為了學生發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至少應注意:①分工明確;②建立機制;③適時引導。
3.適時監控課堂活動。在課堂的進程中,當給學生提了問題或者布置任務后,就意味著監控開始了。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立即按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及時幫助他們完成任務,走到學生之間,走進他們的心靈,傾聽他們對于問題的看法,還可以使教師能從幾個學生出現相同錯誤的情況中了解學生理解上、運用上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從而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所以,對教學過程的持續、有效的監控是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
4.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不時調整教學節奏。教師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教學中單位時間的使用率,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學環節,不必要的啰唆,這就等于增加了有限的時間,解決了課堂教學時間不夠的問題。同時,要正確、合理地調控課堂教學節奏的變化,有效掌握教學過程中信息的傳遞密度,或指導學生高聲朗讀,或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或誘導學生質疑討論等。通過優化教學時間,就可以使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大,活動密度增強,課堂節奏加快,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增多,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四、結語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能否真正的發揮好效能,是能否達到預定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只有在進行課題教學活動設計時反復斟酌學生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學習興趣和英語水平,努力調整教學方式,大膽取舍教學內容,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才能讓每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能感受成功,從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只要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站在孩子們的立場,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觀察,就能更好地挖掘孩子們潛在的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2]張燁《小學英語情景教學策略》.《中小學外語教學》
[3]王策,撒金財.課堂提問的反思[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4).
[4]谷愛東.論數學教學中的課堂提問藝術[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11).
[5]李寶榮.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中學英語教學目標的確定[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3).
[6]岳蔚. 新課程小學英語評課的理論與實踐[M]. 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