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忠全
【摘要】物理是一門實驗的科學,由于其具有抽象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在現實的教學當中,出現了許多問題。物理課堂教學對學生來說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累”,而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卻依舊是原地踏步。糾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理念和方法不能與時俱進,導致學生被動學習物理,從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教師應該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低效現象進行探究,找出最佳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物理 理念方法 教學現狀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68-02
物理在中學各課程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但物理學習的效果并不好。而且隨著學習的推進,學生覺得物理越學越難。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習由喜歡到一般再到畏難,甚至討厭,學習的主動性也逐漸下降。這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同時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針對這些問題,作為一名物理教師都有責任探究分析,并尋找解決之策。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師教學行為落后,仍然以應試為主;
2.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體現,仍然以教師為中心;
3.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僵化。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的對策
1.深刻領會新理論的實質,轉變教學觀念
新課程是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授,新課程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具備新大綱所要求的必備的學科素養。如果教師對教育理論的實質把握不準,就會死搬硬套新課程理念,就會教而不得法,學而不達標。更有甚者,有些教師因理念認識膚淺而出現過分夸大自主而導致課堂教學無序,過分夸大過程忽略結果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效,過分夸大學生作用輕視教師作用而導致教學效率不升反降等問題。所以教師應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育理論,在吃透這些理論基礎上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做好引導者,參與者,組織者工作,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2.更新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教師要拋棄以講為主、以灌輸為主的呆板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多采用激發學生興趣,適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多樣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豐富化、靈活化、適宜學情化、適宜教學內容化。只有教師形成“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意識,形成“靈活選擇教學方法”的意識,才能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結合學生實際,精心安排,圍繞學生展開課堂教學工作,才能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這樣才能使學生自己在參與中體驗到了物理學的魅力,體會到了物理學習的樂趣,物理學習能力也會貫穿其中且會越來越強。
3.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這樣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是產生注意的基礎,求知的動力。人一旦對某種事情發生興趣,就會有著神奇的內驅動力,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所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關鍵是引導學生學習向自主學習、互動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首先要轉變學生課堂被動學習方式,把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做起來,這是調動學生主動性,提升學生興趣的第一源泉。其次,要多進行動腦動手的實踐活動。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為學生創設必要的體驗、感知等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動中獲得新知,讓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使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和樂趣。再次,將現行教材中枯燥、脫離學生實際的內容還原為取之于生活、生產、科技實際,使物理問題實際化,即做到貼近生活、貼近生產、貼近科技。以此來溝通物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并讓他們在探究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學習和應用物理知識,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這些途徑促使學生學習向自主學習、互動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可在不知不覺中教給學生物理學習方法,較快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這也正是新課程的目標。
4.優化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效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扎實地備好課,才能上好課。集體備課能集思廣益,更具有實效性。集體備課由備課組長精心挑選本學期的重點、難點課題,制訂集體備課計劃,確立中心發言人。每次集體備課先由中心發言人鉆研教材,收集材料,精心設計教案,并作中心發言。然后組內成員交流意見,設想自己的教學方案。在此基礎上分頭上課,再課后集中反思。集體備課不追求統一,是讓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獨立備課的能力。
5.加強實驗教學,提高感性認識。
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該重視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通過實物演示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設法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