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承晶
【摘要】“雙困生”是指品即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存在雙重困難, 在當前高職高專每個班級中,或多或少都客觀存在著“雙困生”,尤其是五年制大專班級中,“雙困生”數量和困難程度的問題都較為突出,這些學生是做德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雙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因素,轉化問題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但是在以往的五年制大專學生中,我們發現一些“雙困”學生通過學校的智育、德育和文化熏陶,有很大的改善和進步,有的“雙困生”在畢業時成為優秀學生代表,各方面素質比一些高中起點大專學生還要突出,由此發現五年制大?!半p困”學生有極大的潛力和空間,因此本課題組決定選擇這個課題進行研究。??圃盒H雽W成績較低,因此在??圃盒V小半p困生”群體的存在現象更為嚴重。本文對五年制專科院校中的“雙困生”群體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雙困生”群體的產生原因,探求轉化“雙困生”全體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雙困”生 專科教育 教學策略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99-02
“雙困生”群體的是存在受到其個人思想影響與他人態度影響的兩個方面作用后產生的。??圃盒H雽W分數不高,學生素質較低是一種客觀現實情況,但??圃盒J冀K把培育優秀的??迫瞬抛鳛榕嘤闹攸c目標,下面對五年制??圃盒V械摹半p困生”情況進行分析,探求解決“雙困生”現象的有效策略。
一、五年制專科院?!半p困生”生存現狀
1.“雙困生”學生品德素質困難主要表現
第一,自我中心主義、意志薄弱,在情感、情緒方面往往不能照顧別人的感受和利益,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對事情缺乏不能長期地堅持下來,背負沉重的思想包袱;第二,缺乏動力、求知欲望,不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進而沒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不能和學校、老師和同學和諧相處,甚至還會產生敵對情緒;第三,觀察能力差,對一些事情視而不見、不聞。
2.雙困生的思想觀念受到束縛
雙困生群體的一個客觀現實就是由于受到品德素質的限制,雙困生群體的思想觀念也受到了束縛,對于金錢的觀念并不完備。比如,許多雙困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選擇占用學習時間進行兼職工作,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時間內緩解了雙困生的生活金錢壓力,然而卻耽誤了他們的學業,影響到他們未來個人的發展。
二、??圃盒kp困生群體形成的原因分析
1.雙困生的個人因素
專科院校雙困生群體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雙困生個人的自卑等負面心理的影響。首先,五年制專科院校的學費要顯著高于其他高等院校,這對于家庭條件原本就不好的雙困生來說,更是對他們經濟狀況的雪上加霜;其次,進入??圃盒_M行學習的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也要比其他高等院校的學生要差,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是由于高考失利進入??圃盒W習的。這兩項因素的影響,都會導致雙困生在??圃盒.a生強烈的自卑心理,從而出現嚴重的心理矛盾,不愿與他人交往,沒有興趣進行學習,從而導致自己成為雙困生。
2.雙困生的家庭因素
受限于經濟條件,雙困生的家庭對于雙困生的教育也普遍存在著許多問題;家庭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圃盒5碾p困生除了受到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之外,其家庭對其的影響也往往非常嚴重。例如,許多雙困生家庭在得知學生考上的是??圃盒:?,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去而代之的是失望甚至嘲諷,又由于雙困生的家庭條件有限,并沒有能力資助雙困生二次備戰高考,因此家庭條件也往往對雙困生造成極大的壓力,從而導致專科院校雙困生現象加減。
3.雙困生的學校因素
學校作為對學生的教育機構,理應當承擔起對學生負責的責任,對雙困生的生活及學習情況都進行合理的關切。然而,我國部分??圃盒2]有將培育學生作為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是將做面子工程和為自身謀求利益作為工作的第一要義。
三、轉化雙困生群體的有效策略
1.學校應當積極引導雙困生轉變自身態度
導致雙困生現象產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雙困生自身對自己的不自信以及自卑心理,為此,專科院校應當積極的對雙困生的自身態度進行引導和轉變,從而從雙困生自身的角度出發,轉化雙困生。
2.轉變雙困生家長對于學生的態度
家庭相比較于學校而言,對學生的影響程度更為深刻,因此,專科院校也應當從轉變家長對于雙困生的態度的角度出發,對雙困生群體進行轉化。學校應當讓家長認識到,進入??圃盒R惨琅f可以成就美好未來,對于本身就存在一定自卑心理的學生,家長不應當冷嘲熱諷,應當將家庭營造為學生的避風港灣,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不為學生增添家庭心理負擔,從而從家庭的角度轉化雙困生。
3.學校自身尋求轉化雙困生的有效方法
??圃盒淖陨淼慕嵌瘸霭l轉化雙困生的有效方法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首先,??圃盒攺慕洕矫鎸﹄p困生進行補助,如學??梢栽黾忧诠ぶ鷮W崗位,并適當提升勤工助學崗位工資,設置針對雙困生設立的助學金等,從而有效避免雙困生為了獲取更多金錢而占用學習時間進行兼職工作的不良情況。
四、總結
綜上所述,雙困生群體的存在受到其個人,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圃盒5碾p困生群體生存現狀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如雙困生的人際交往難以正常進行,雙困生的心理負面因素過多,雙困生的學習生活壓力過大等。學習困難學生問題在我國真正受到研究者的重視還是近幾年的事,在解放前及解放后的一段時期,這一問題還不突出,也由于我國的研究水平還比較落后,很少見到有關學習困難學生的研究報告。但目前國內對學習困難學生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習困難學生的特征和影響因素等方面。國內在影響因素方面進行的研究較多,認為學習困難和多方面因素有關。家庭因素如父母文化水平、父母職業、父母間關系、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管教方法等。學校因素如學校質量、教育方式等。生物因素發現困難學生有腦電圖異常等。其它因素如早產、出生低體重、獨立與否、學齡前撫養方式、膳食營養不良、考前壓力等。上海對這方面的研究開展較早,此外,國內的廣東、四川、安徽等對初中“學困生”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們的研究成果給我們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研究資料和啟示。因此如何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開拓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矯治學習困難學生的理論與實踐,仍是一項艱巨、浩繁的工程。
參考文獻:
[1]汪學文. 民辦高校雙困生轉化的學校個案工作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5.
[2]宋紅娟,謝永輝,劉峰平.影響高職院校雙困生就業的因素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0):117-118.
[3]馮碧芳.學業生活雙困學生的幫扶機制研究[J].中國教師,2013(S2):129.
[4]周建華.以拓展培訓為路徑 提升“雙困學生”的就業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2(22):41-42.
[5]高梅梅.“雙困”女大學生就業力現狀分析及教育對策——以安徽醫學高等??茖W校2012屆畢業生為例[J].職教通訊,2012(1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