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按照全面依法治國總要求,緊密結合中央和省委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工作的總體部署,以城市管理領域立法保障為引領,積極推進地方立法工作,將《安陽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列入市人大常委會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2017年5月26日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批準,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條例》的出臺,推動了城市執法體制改革,強化了城管執法法制保障,為規范執法行為、推進依法治理夯實了法制基礎。
安陽市人大、政府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領導,市人大安排分管法制和城建工作的兩名副主任負責監督指導,市政府成立了推進城市管理領域立法工作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和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及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同時,抽調市人大內司委、法工委、市政府法制辦、市城管執法局15名人員組建專門的立法工作班子,啟動立法調研和起草工作,形成了市人大監督指導、市政府組織協調、專業部門具體承辦、多部門聯動實施的立法工作運行機制,推動了工作開展。
組織考察學習。由市人大分管領導帶隊,組織市人大、市政府法制辦和市城管局有關人員參與,先后赴西安、成都等市學習考察,借鑒城市管理領域立法工作經驗。
強化項目論證。市人大組織開展了立法項目評估論證,結合安陽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的實際需求,確立了立法的基本思路,將《安陽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納入市人大常委會2016年立法計劃,于當年4月正式啟動起草工作。
實現職責法定。根據中央和省委關于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的精神,《條例》明確了城市管理執法管轄的職責范圍,主要集中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藥品監管等方面的部分行政處罰權,做到與改革涉及的綜合執法職能相統一。
明確管理區域。規定《條例》適用于市、縣(市、區)實施城市化管理的區域,明確為行政轄區內城市化建設已基本覆蓋、市政公用和城市化服務設施基本具備的建成區域,解決了執法區域泛化帶來的執行難問題,增強執法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
法定執法主體。明確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解決了城管執法的法理依據問題。
加強執法保障。《條例》賦予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查封、扣押、停水、停電、電話追呼等行政強制措施,解決了執法手段缺乏問題。賦予協管人員信息收集和告知權力,彌補了正式執法人員不足問題。根據《條例》規定,加強了公安行政執法部門的力量,組建了5個大隊,4個大隊與各區城管執法大隊合署辦公,1個大隊派駐市城管執法支隊聯合執法。
強化執法監督。《條例》構建了政府監督、部門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執法監督體系。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對違規執法行為檢舉、控告權利,切實加強對城市管理執法行為監督,確保城市管理執法部門依法履職。
全面宣傳貫徹。制定了《條例》宣傳貫徹實施方案,采取新聞媒體、宣傳版面、設立咨詢臺、執法宣傳車、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在全市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廣大市民群眾的知曉率,形成了貫徹實施的濃厚氛圍。
加強教育培訓。組織開展了城管執法系統全體執法人員系列培訓,先后組織執法人員和協管人員培訓6批次,全員培訓,全員測試,確保《條例》內容入腦入心,促進執法人員正確適用《條例》。
細化工作措施。制定了《安陽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實施辦法》,對《條例》中需要細化的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健全制度體系。結合城市執法體制改革工作推進,編制完成了市、區執法權責清單和執法權力運行流程圖,將職責范圍、執法依據、處罰標準、執法程序、監督渠道等向社會公布。建立健全了執法全過程記錄、集體審議、法制審核等配套制度,完善了執法規范制度體系,著力構建管理、執法、服務“三位一體”的城管執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