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2017年6月成功申報全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抓住機遇、科學謀劃、完善機制、統籌推進,試點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明確工作方向。研究制定了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總體工作目標,明確三年后全市清潔取暖率達到100%,新建居住建筑執行節能標準再提高30%,城鎮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筑全部完成節能改造,農村積極推動新建節能農房及既有農房能效提升改造,確保散煤取暖不復燒。
明確節點目標。明確冬季清潔取暖建設采取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方式進行。2017年試點推進正在實施或涉及民生的清潔取暖工程,大力開展城鎮集中供熱,試點低溫空氣源熱風機、成型生物質供暖等新技術并適量推廣。2018年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進,城區集中供熱實現全覆蓋,鄉鎮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供熱,同步進行城鄉建筑能效提升改造。2019年示范達標,全面完成清潔取暖建設任務,全市清潔取暖率達到100%。
合理確定城鄉清潔取暖技術路徑。按照“安全、環保、節能、高效、經濟”的技術原則,堅持“熱源側”和“用戶側”齊頭并進,加快冬季清潔取暖建設。熱源側全面實現清潔化,城區、淇縣縣城充分發揮現有熱源能力,大力發展超低排放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浚縣縣城利用“多能互補”模式,靈活利用熱電聯產、空氣源熱泵、分布式能源等多種形式實現清潔取暖。有條件的鄉鎮、農村公共建筑通過空氣源熱水機、燃氣或生物質鍋爐等實現清潔取暖。廣大農村地區因地制宜采用空氣源熱風機、熱水機,生物質能等清潔取暖方式。用戶側推進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城鎮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筑全部完成節能改造。農村以“材料易得、價格便宜、施工簡便、效果顯著”為原則,積極推動農房節能提升,優先對鄉鎮公益性建筑和新型農村社區進行能效提升改造。
不斷完善清潔取暖完善政策體系。圍繞“散煤如何清”“資金哪里籌”“農村怎么辦”等關鍵環節,不斷完善多層次的政策體系。印發系列配套文件,對試點建設、工程驗收、考核驗收、項目招標等進行規范,初步建立起多層次的制度保障體系。
全力推進清潔取暖工程建設。一是加快城鎮集中供熱普及工程。實行供熱工程建設臺賬銷號制,全力推進供熱一級網、庭院管網、換熱站等供熱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或發展集中供熱面積811萬平方米,已完成清潔取暖年度目標81%。二是“試點先行,同步推進”,從“熱源側”和“用戶側”推進清潔取暖試點村建設。12個村莊正在進行清潔取暖試點建設,安裝低溫空氣源熱風機1186戶、1789臺,取暖效果良好。4個村莊安裝成型生物質取暖爐23戶,正在進行環保及取暖性能測評。三是開展城鄉建筑能效提升改造,淇濱區完成農房能效提升改造近1萬平方米。各縣區積極籌備城區能效提升改造,申報改造面積50萬平方米。
建立高規格機構,強化組織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和主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領導小組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有關工作,確保目標制定、政策保障、責任落實、資金分配等各項工作扎實開展。
建立清潔取暖評估機制,強化落實保障。通過第三方評估及時分析評價清潔取暖項目運行和節能取暖效果,有效預警潛在問題,提升建設水平。
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強化技術保障。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和科技成果優勢,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與清華大學、中國建科院、河南省建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市政府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簽訂了《北方清潔取暖技術發展與應用戰略合作備忘錄》,達成合作意向,為清潔取暖建設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的技術支撐。通過引智引力,創新技術研究與推廣機制,加強科技成果產業化建設,努力打造清潔取暖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技術交流中心,提升鶴壁市清潔取暖技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