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省住建廳的關心指導下,濮陽市強化規劃引領,強化項目管控,強化項目推進,堅持建設與改造并重,以試點區建設為重點,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強化規劃銜接,嚴格項目管控。濮陽市第四版城市總體規劃綱要通過評審后,濮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時對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和試點區建設專項規劃進行了修編,多次協調規劃、城管、水利等部門做好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與綜合交通、排水防澇、園林綠地等專項規劃的銜接。協調各區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修編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在規劃條件中落實了年徑流控制率、年徑流污染削減率等海綿城市建設的關鍵指標,為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突出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等關鍵環節的管控,深化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綜合驗收辦法等13個管控文件的落實,各類新建、改擴建項目,凡未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項目,不發證、不驗收、不配套;項目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不得參加建設領域各類獎項申報,從而有力地保障了海綿城市建設規范、有序推進。
打造典型案例,提供示范引領。聘請北京建筑大學、深規院、泛華集團等知名院校的專家,對示范項目和第一批推進項目的技術方案和施工方案進行反復論證,高標準設計施工圖,綜合展示海綿城市技術措施和效果,項目涵蓋道路、公園綠地、建筑小區和水系等各類建設工程。對竣工項目,將設計思路、技術方案和技術措施,通過宣傳欄和標志牌等形式,固定在項目現場。用身邊的例子宣傳、推廣海綿城市技術,戚城公園、馬頰河、市一高新校區等一批示范項目的經驗,在各縣區得到復制,為全面推開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示范引導。
制定地方標準,堅持因地制宜。立足濮陽市地處黃河故道和古漫灘的生態狀況,牢牢把握“促滲保水、以滲為主”的技術思路,編制了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源頭雨水控制工程施工預驗收導則和維護管理導則,推進了海綿城市技術本地化。在項目建設上,不搞大而全、不求高大上,不提倡過多采取工程措施,而是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如在住宅小區海綿化建設中,根據匯水分區,整片區統籌謀劃,允許開發企業將小區與代建的綠地統籌計算控制指標。在道路雨水收集凈化環節,采取波紋管收集凈化裝置,不僅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將單井維護費用降低到2元/次。允許吸附介質用爐渣替換陶粒等等,通過一項項小措施,讓海綿城市項目“接地氣”,推得開、用得好。
注重功能復合,尊重各方意愿。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注重雨水控制與景觀、功能的有機融合,在滿足主要控制指標的基礎上,充分尊重業主單位的意愿,充分尊重設計人員的創造性,充分尊重各專業間的不同意見。堅持“把關、服務、不干預”的管控定位,牢牢把握控制指標分解計算這一關口,不干預具體設計措施。市迎賓館鶴鳴園、枯山水等項目既滿足了海綿城市要求,又通過景觀塑造展現了窗口單位的氣質和精神,實現了海綿城市項目“優而美”;衛都大街海綿調蓄綠帶,在10公里的帶狀綠帶內把雨水凈化和調蓄設施包裝成城市小品,并設置了健身路徑、兒童樂園等功能設施,實現了海綿城市項目生態功能、景觀效果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社會各界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參與海綿城市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強化協調督導,凝聚推進合力。為保證海綿城市建設按節點、高質量推進,主動對接、積極匯報,爭取各方支持。濮陽市委市政府把海綿城市建設列為“十三五”期間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工程之一。市政府將海綿城市建設納入政府年度目標。發改、財政、國土、消防等部門也都在各自職能范圍內給予了積極配合,形成了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強大工作勢能。目前,全市共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140個,項目總投資55.7億元,竣工項目55個,完成投資16.2億元。其中,試點區實施項目105個,竣工項目34個,項目覆蓋面積7.3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