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瑯琊路小學 方 婧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屬于一種獨特的設計活動,能夠充分解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方法。教師要善于創新數學教學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真實的數學學習進度與需求,從而設定出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與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數學教學進度。在數學教學設計中要包含目標內容、教學方法、組織形式、數學情境、評價引導等,從而讓整個數學活動能夠順利、系統地開展下去,實現數學教學過程最優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教師卻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較為籠統,導致在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難以落實。例如,在學習“加減法”的時候,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對加減法能夠有理性的認知,培養學生優秀的數學知識實際應用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在教學目標中只關注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卻沒有涉及過程和方法,缺乏可操作性。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就是把教材內容照搬到了課件上,這樣根本無法提高數學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教材內容較為抽象、復雜,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而開展教學設計就是為了把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地呈現給學生,而教師在沒有充分理解數學教材的前提下就把知識點全都照搬到了課件上,根本無法把教學設計的優勢發揮出來,學生也無法對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和認知。
教師只有充分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進度,才能夠科學、合理地設定數學教學方案,但是在實際的學情分析過程中存在隨意化問題,教師對學生已有的學習需求、學習習慣、個性差異、思維特征、知識基礎沒有深入的理解,就籠統設定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沒有遵循“以人為本”數學理念,導致數學教學設計較為形式化,在數學活動中根本無法培養學生優秀的數學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不利于學生長久的數學學習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合理、科學地確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向著目標出發的過程中真正能學到數學知識,提升數學運用能力。要想合理、科學地設定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進度與需求,分析學生的理論知識、技能的掌握能力,從而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水平、進度的教學目標。
數學教學內容支撐著整個數學教學活動,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要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性質、編者的教學意圖,還要分析本章節的數學知識在整體數學體系中的作用與地位,最后要提煉出本章節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對于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要占據較大的教學比例。在教學內容設定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理解每個單元、每一章節數學內容的關聯點,并且對教學內容展開延伸,以便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教學設計中需要對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做出評價,做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學評價設計上,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其中包括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數學水平是否提升、教學活動中的情感和態度等,做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這樣才能夠合理、科學地評價學生,以發展為導向設計數學教學評價。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實際生活案例,實現生活化教學設計。華羅庚講過:世界這么大,數學卻是無處不在的。教師只有在教學設計中體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才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與重要性,從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生活化數學教學設計也能夠體現在教學活動中,間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對應一個實際生活案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點,培養學生較強的思維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工作中,教師要創新設計理念,提高學生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