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梅里學校 徐玉霞
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占著很重要的地位,計算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每個學生必備的技能。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技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小學數學中,計算與其他數學內容相比顯得有些枯燥,學生注意力不太集中,計算容易出錯。為了增加學生對計算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借助生動有趣的情景進行教學,引起學生對計算內容的關注。例如:在教學“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是0”時,我不是把這個結論機械地告訴學生,而是通過課件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情境,由6÷3引出0÷3,讓學生感受到“0除以一個數”的實際意義,而不是機械地去記憶。再如:在教學“9加幾時”,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我讓學生借助小棒、圖片等學具進行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等學習活動,增強對數學的親近感。計算練習時,我適時增加一些游戲互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增加學習數學的趣味性,這樣既有利于鞏固已有的知識技能,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樂于計算。
數學計算教學雖然強調結果的正確性,但過程的探索尤為重要。如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中對于“乘法口訣”的教學,教材不是把現成的乘法口訣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參與到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中,親身體驗乘法口訣的方法,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有利于學生更有意義地靈活記憶乘法口訣。正確、靈活、合理和簡潔的運算能力依托于對算理的理解,更依托于對算法的掌握和有效的應用。對學生進行算法多樣化的培養,能為完善和優化算法提供可靠的基礎。計算教學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表現,也是尊重學生不同思維的體現。教師不得強制將計算教學只限制于一種計算模式,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探索出不同的算法,再進一步優化算法。例如:我在教學“十幾減9”時,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開放地思考,從而探索出三種不同的算法:“平十減”“破十減”“想加算減”,再鼓勵學生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這樣一方面體現了對不同算法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給學生留出了比較、內化的空間。
數學計算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現實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數學計算教學應結合實際。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學習計算,不僅有利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還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計算的意義和價值。將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為學生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提供了支持,又為學生體會計算學習的價值提供了機會。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時,我以“本班學生數的幾分之一參加學校活動”為素材,引導學生根據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列出一道異分母分數相加的算式,觀察算式中的兩個分數,啟發思考異分母分數相加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相加,從而初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又如: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中,對于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和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教學時,教材中選擇參觀奧體中心、參加游泳訓練、表演團體操等作為學習素材,將計算融于現實的情境之中,促使學生充分體會計算的價值,引發探究計算的心理需求,提高計算的興趣,也增強認真計算的責任感,同時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小學生的數學計算知識是在學校學習的最基礎的知識,它貫穿于小學數學過程的始終,老師恰當的引導有助于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前提。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注意力,時刻用眼神、肢體語言等動作暗示學生要集中注意力參與課堂活動。其次,在計算練習時,要求學生認真審題,計算過程中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就筆算,能采取簡便運算的就用簡便方法運算,盡量能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掌握計算的技巧。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要養成自我檢驗的習慣,計算后主動檢查,保證做題的正確率。再次,教師要對學生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出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對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引導解決并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另外,教師在其他教學內容過程中,要善于捕捉計算信息,關注計算技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總之,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滲透在數學學習的各個方面。教師要重視計算教學,把握好教學過程中的策略,培養學生準確、迅速的數學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