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四中學 孫金強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改善當前高中數學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原本低迷的學習狀態中走出來,重新喚起對數學高漲的學習激情,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筆者結合多年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如何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構建高中數學的高效課堂。
問題是學生進行思考的根本。以問題為核心,讓學生展開自主思考,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能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充分調動所學知識,從而強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并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回答,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注意問題的內容要有深度,能夠起到引發學生思考動機的作用,從而促進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以《圓的方程》為例,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以點C(a,b)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的標準方程為(x-a)2+(y-b)2=r2,那么,圓心在坐標原點時,圓的方程如何表示?又如何確定圓的條件呢?若有一點 M(x1,y1)與圓的方程為(x-a)2+(y-b)2> r2或(x-a)2+(y-b)2<r2,那么點M(x1,y1)與圓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學生們聽到問題后開始進行思考,并結合圓的標準方程(x-a)2+(y-b)2=r2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最終得出圓心若在坐標原點,圓的方程為x2+y2=r2,確定圓的條件為a,b,r三個參數,只有求出a,b,r三個條件,圓的方程才能被確定,若 M(x1,y1)與圓的方程為(x-a)2+(y-b)2> r2或(x-a)2+(y-b)2< r2,說明M(x1,y1)在圓外或圓內。這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調動了學生的思維運轉,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動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數學知識的探索當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注重教材講解,教師完全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消化知識的時間,這樣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核心,能夠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這有利于學生吸收和掌握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等差數列》為例,筆者先為學生們進行了分組,把全班人按6人一組的形式分為若干組,并舉了一個與等差數列相關的例子:在奧運會的賽場上,男子舉重比賽共設置了五個階段,依次為48kg,53kg,58kg,63kg,68kg,那么大家討論一下,這五組數據有什么規律嗎?這時學生們開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逐漸發現從中的規律,五組數據呈現出等差的關系,最終得出每一項與前一項的差都等于5。這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營造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了課堂活動,樹立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促進了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將重點放在教學目標的完成上,對較難的知識點沒有進行細致講解,同時也忽視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從而導致學生跟不上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數學中生硬、不易理解的抽象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直接經驗,幫助學生理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展開教學,將高中數學教學中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清晰地呈現給學生,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函數》時,證明函數y=f(a+x)與y=f(b-x)的圖象稱,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函數圖象,筆者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函數y=f(a+x)的圖象呈現給學生,并在圖象上任意取一點A(t,f(a+t)),找出該點關于直線坐標為(b-a-t,f(a+t))。下面只要證明B點坐標符合方程y=f(b-x),就可以得出函數y=f(a+x)與y=f(b-x)的圖象關于直線稱。這時,筆者用多媒體將B點橫坐標代入方程y=f(b-x)中,得出:y=f(b-x)=f[b-(b-a-t)]=f(b-b+a+t)=f(a+t),呈現出圖象關于直線稱。這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轉化成了清晰、具體的圖象形式,不僅加深了學生的記憶,鞏固強化了課堂知識,而且還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升,進而推動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將多樣化數學教學方法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從精心設計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幾個方面出發,改變傳統數學課堂中單調死板、重復單一的狀態,從而實現數學課堂的高質高效,促進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