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五中學 嚴潤蘭
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受到重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單靠死記硬背不能把數學知識掌握透徹,對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作用也不大,只有積極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思中學,學中思,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教師積極響應新課標的要求,運用有效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都有所提升,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會主動去思考、去學習。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那么發展其數學思維就無從談起,因此,首先要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對數函數》這一章節內容時,首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復習前面學習過的指數函數的相關知識,回憶學習指數函數時用的實例,預習對數函數的新知識。良好的預習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而復習則可以鞏固知識。在授課開始時,教師通過前面學習的知識引入新課:有一種細胞分裂時,由1個分裂成2個,2個分裂成4個……1個這樣的細胞分裂x次,會得到多少個細胞?學生經過思考得出: ,由對數式與指數式的互化可知: 。這樣的變換自然就引發了學生對對數函數定義的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教師可讓學生結合教材以及前面學習過的內容,試總結出對數函數的定義。同時,對數函數的圖象也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的圖形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對數函數的圖象,讓學生觀察、對比它們的不同之處,找出規律,然后讓學生試著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下列對數函數的圖象:通過畫圖象和分析,深入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中有很多的公式和定理、概念等,特別是高中數學,難度加大,知識點繁雜,需要學生主動去思考、歸納、分析才能真正掌握透徹。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這些定理、公式、概念的來源,才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達到對這些公式、定理的透徹和深刻的理解,在知識運用上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例如在教學《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一章節內容時,需要學生弄明白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空間中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空間中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就需要學生積極去思考,找到其中的位置關系,并整理好,加強記憶。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平面入手,探究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由點、直線、平面的概念、基本性質等來思考它們的位置關系。思考:1.如何讓一條直線在一個平面內?2.經過兩點可以確定一條直線,那么經過幾個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呢?3.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還會有其他公共點嗎?如果有這些公共點,有什么特征?在思考之后總結出幾個與之相關的公理,對掌握新知識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從而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要想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除了要教授數學知識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多總結。通過思考與總結,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鞏固知識,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一節課下來,教師要預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去整理、總結,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學生自己總結,才能調動自己的思維,運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圓的方程》這一章節內容時,在授完課后,給10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整理、總結: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重點是什么?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一一去思考、解決,學生在知識梳理、總結中發展自己的數學思維,歸納、總結圓的定義、確定圓的幾何要素、圓的標準方程、圓的一般方程、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等知識概念。待學生整理、總結完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思考”環節,設計一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如判斷題:(1)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2)確定圓的幾何要素是圓的半徑。讓學生通過思考去判斷對錯。這樣的教學既有教師的指引、教授,又有學生的自主思考、總結,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不能單純教授知識,更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在數學教學與數學學習中,師生都要認識到數學思維能力形成的重要性,在教師有效的教學下,引導學生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課前積極預習,課后按時復習,課堂及時進行數學規律的總結,逐漸形成一套自己的解題方法、思路與技巧,完整自己的知識體系。唯有如此,學生數學思維才能進一步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