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東溝中學 王月順
高考的性質決定了高三一輪復習中,要高度重視基礎,因而在一輪復習中確定以夯實“三基”為根本的復習指導思想。有了明確的復習指導思想,增強復習行為的自覺性、目的性,提高復習效率。
高中數學總復習是策略性高、針對性強的一項工作,研究《考試說明》中對考試的性質、考試的要求、考試的內容、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各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作為復習備考的依據和復習的指南,做到復習不超綱,同時從精神實質上領悟《考試說明》,具體來說是:
準確掌握哪些內容是了解,哪些是理解和掌握,哪些是靈活和綜合運用。這樣既明了知識系統的全貌,又知曉了知識體系的主干及重點內容。
有什么要求?明確一般的數學方法、普遍的數學思想及一般的邏輯方法(即通解通法)。應特別重視《考試說明》中新增的對知識和能力的考查,注意如下幾點:
(1)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點。注重學科的內在聯系和知識的綜合,重點知識是支撐學科知識體系的主要內容,考查時要保持較高比例,并達到必要的深度,構成數學試題的主體。學科的內在聯系,包括代數、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三個板塊之間的相互聯系及各自發展過程中,各部分知識間的縱向聯系。知識的綜合性則是從學科的整體高度考慮問題,在知識網絡交匯點設計試題。
(2)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概括,它蘊涵在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因此,對于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與數學知識的考查結合進行,通過數學知識的考查,反映考生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時,要從學科整體意義和思想含義上立意,注意通解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檢測考生對中學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對能力的考查,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考查各種能力,強調探究性、綜合性、應用性,切合考生的實際。運算能力是思維能力與運算技能的結合,它不僅包括數的運算,還包括式的運算,對考生運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以含字母的運算為主,同時要兼顧對算理和邏輯推理的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是對空間形式的觀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圖形的處理與圖形的變換都要注意與推理相結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上述三種基本數學能力的綜合體現,對數學能力的考查要以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為基礎,加強思維品質的考查,對數學應用問題,要把握好提出問題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深度和廣度,要切合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實際。
(4)數學科的命題,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對能力的考查,在強調綜合性的同時,重視試題的層次性,合理調控綜合程度,堅持多角度、多層次地考查。
再結合近年特別是今年高考試題的分析研究,學習領會教育部考試中心對試題的分析報告,會有所體會并認同如下策略:重視教材,狠抓基礎是根本;立足中低檔,降低重心是策略;過程中發展能力,提高素質是核心。
良好的知識結構是高效應用知識的保證。以課本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識、方法,注意知識結構的重組與概括,揭示其內在的聯系與規律,從中提煉出思想方法。在知識的深化過程中,切忌孤立對待知識、方法,而是自覺地將其前后聯系,縱橫比較、綜合,自覺地將新知識及時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去,融代數學、三角、立幾、解幾于一體,進而形成一個條理化、有序化、網絡化的高效的有機認知結構。如面對代數中的“四個二次”:二次三項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時,以二次方程為基礎、二次函數為主線,通過聯系解析幾何、三角函數、帶參數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問題,建構知識,發展能力。
夯實“三基”與能力培養都離不開解題訓練,因而在復習的全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選題恰當、訓練科學、引申創新、講解到位。
我們在選題的典型性、目的性,針對性、靈活性等原則指導下,突出重點,錘煉“三基”。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層次選編習題。訓練的層次由淺入深,題型由客觀到主觀,由封閉到開放,始終緊扣基礎知識,在動態中訓練“三基”,真正使學生做到“解一題,會一類”。
要做到選題精、練得法,在師生共做的情況下,多進行解題的回顧、總結,概括提煉基本思想、基本方法,逐步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維塊”。要做到選題精、練得法,還應注意針對學生弱點以及易迷惑、易出錯的問題多加訓練,在解題實踐中彌補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
貼近、源于課本是近年來高考題的又一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深入挖掘教材,如變換課本中例習題的背景、改變圖形位置、增減題設或結論等,達到深化“三基”、培養能力的目的。要引得當,我們還要注意充分發揮典型題的作用,同時深度推廣或變式變形以及引申創新。
要講到位,復習中就要重視過程,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融會貫通前后知識的聯系,切忌孤立對待知識、思想和方法。要講到位,還要重視思維過程的指導,揭示暴露如何想、怎樣做,談“來龍去脈”,在談思維的過程中,還應重視通性通法。
總之,高考復習要結合高考的實際,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要了解學生的全面情況,夯實“三基”,實行綜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