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達(臺州市精筑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中心,浙江 臺州 318000)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民用建筑中的地下室有了不同層次的需求。在民用建筑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地下室的規模不斷擴大,其所占的建筑面積和所需要的空間也不斷加大,其深度也不斷加深,這在無形之中加大了地下室建筑施工的技術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地下室漏水的風險。為了切實保障民用建筑中房屋建造的質量,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要將民用建筑中的地下室防水工作當做重點工程項目來抓。在此背景下,民用建筑的地下室防水設計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本文將對民用建筑中地下室防水設計的原理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針對性的方法和策略,以切實保障民用建筑中地下室的防水工作取得實效,保證地下室不會出現漏水問題,進而保證房屋建筑的質量安全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方面,由于民用建筑中的地下室多在地面之下,這無疑會使得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地下水在一些壓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在地下室的建筑外表面聚集,并逐漸開始向地下室的建筑表面滲透,當這些水的壓力使其穿透地下室建筑結構中的裂縫時,水就開始向地下室開始滲透,導致地下室出現漏水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下雨或者地勢低洼等因素所造成的地表水在民用建筑地下室的外墻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壓力的作用和分子的擴散運動作用下,也會使得其對地下室的外墻形成滲漏,久而久之造成地下室漏水。此外,房屋內部由于浴室、廚房燈所產生的流動水也會對地下室形成滲透并最終導致其漏水[1]。
地下室外四周的圍護建筑,其結構主要是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的承壓原理來自其自身產生的細小裂縫,通過這些微小的形變來抵消作用在鋼筋混凝土表面的作用力。這種微小的裂縫雖然并不起眼,但是對于深埋地下的地下室圍護建筑而言,是無法防止地下水無處不在的滲透的。此外,由于受到物體熱脹冷縮原理的影響,地下室圍護建筑中的鋼筋混凝土在收縮時會產生收縮裂縫,這是無法避免的。這些裂縫就會變成無孔不入的水進入地下室的通道,造成地下室滲透漏水。
在地質運動等外力的影響和作用下,地下室的結構會發生形變,其結構遭到破壞,失去防水作用,造成漏水現象[2]。
通過對造成民用建筑地下室出現滲水、漏水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后,可知水的滲透和地下室結構由于各種復雜因素產生的裂縫是其漏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對地下室進行防水設計時,就要消除或減小這些因素的影響。由于地下室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地球重力因素的影響,地下室圍護建筑表面水分聚集時很難改變的,因此我們需要將對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的重點放在對其附近的水分進行疏導排解以及減少其結構形變和產生的裂縫上。因此,在民用建筑中地下室防水設計的主要原理就是對地下室建筑表面的水分進行圍堵和疏導。所謂地下室防水設計中的“圍堵”,首先是在地下室建造的過程中,要對其所設計的建筑進行不同層級的分類,并根據《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對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的要求,明確地下室的防水等級,然后再確定其防水構造[3]。因此,其防水設計的原理主要是對地下室主體結構的頂板、地板以及圍護外墻采取全包的外防水的手段。而對地下室防水設計中的“疏導”而言,其主要原理就是通過構筑有效的排水設施,將聚集在地下室建筑外圍表面的水進行有效疏導,給出其滲透出路,降低其滲透壓力,進而減輕其對地下室主體建筑的滲透和破壞,并通過設備將這些水分抽離地下,使其遠離地下室的圍護建筑。
在民用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設計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對防水設計所要涉及的地下室進行科學分類,根據這些民用建筑地下室的面積、空間和上部建筑的規模等,對照國家《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的要求,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只要保證《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所規定的防水措施和要求,就能實現對民用建筑地下室的高效防水。
在民用地下室防水設計的實際工作中,可以采取分區防水的方法進行防水。這種方式主要是根據地下室的形狀和結構將地下室進行分區隔離,使其形成獨立的防水單元,減少水在滲透某一區域后對其他區域的擴散和破壞。比如對于一些超大規格的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可以采取分區隔離的防水策略,以便減少地下室漏水造成的破壞,此外,這種防水設計也有利于尋找漏水點并對其進行及時處理[4]。
在民用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設計中,可以采取使用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方式來減少混凝土因熱脹冷縮所產生的裂縫。在民用建筑地下室的設計中,通過采用使用補償收縮混領土的方法可以有效進行防水,而補償收縮混凝土則會用到膨脹水泥來對其配制,比如使用水工用的低熱微膨脹水泥,常用的明礬石膨脹水泥以及石膏礬土膨脹水泥等。在民用建筑地下室的實際設計中可以采用UEA- H這種高效低堿明礬石混凝土膨脹劑,它可以有效提高民用建筑地下室的抗壓強度,且對鋼筋沒有腐蝕,可以有效減少混凝土產生的裂縫,實現地下室的有效防水。
在民用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設計中,要結合地下室的實際構造和周圍的環境,加強對地下室周圍的排水工作,將地下室周圍的滲水導入預先設置的管溝,并隨之導向地面的排水溝將其排出,從而減少滲水對于地下室的結構的壓力和破壞,實現地下室的有效防水。
在民用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設計中,其周遭的防護都是采用混凝土進行施工的。因此在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其細部防水的工作。比如在穿墻管道時,對于單管穿墻要對其進行加焊止水環,而如果是群管穿墻,則必須要在墻體內預埋鋼板;比如在混凝土中預埋鐵件要在端部加焊止水鋼板;比如按規范規定留足鋼筋保護層,不得有負誤差,防止水沿接觸物滲入防水混凝土中[5]。
在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設計中,要結合地下室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分類,按照國家規定等級劃分防水等級,結合所涉及的造成地下室漏水的實際因素,選擇合理的防水方法和策略,切實落實好民用建筑地下室的各項防水措施,以切實增強地下室的防水能力,進而保證房屋的質量安全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