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玥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聲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科學運用發聲方法進行歌唱表演。眾所周知,聲樂教學基本上是在教室中進行,課堂教學能夠對學生歌唱基礎有較好的啟蒙作用,幫助學生獲得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聲音。但是如果過分注重課堂教學而忽視舞臺表演實踐能力,則會導致學生出現一系列專業上或心理上的問題。所以在聲樂教學的過程當中,注重舞臺表演的實踐也是為培養聲樂人才不可缺失的一環。
現在大部分高校的聲樂教學理論部分是大家一起學習,但是在聲樂實踐的部分,基本都是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授課的地點也是教師能夠為學生進行伴奏的琴房。教師為了保證其伴奏和學生的學習不受外界干擾,常常在練習過程中將教室的門窗緊閉,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但是這樣長久下來,學生是能夠達到學習效果但是同時伴隨的是心理素質變差。環境如果變得喧嘩一點,學生就無法發揮正常水準,甚至拒絕別的同學來聽課。如果一個聲樂表演的學生連在自己同學面前都緊張,還怎么能夠在舞臺上表演。
學生進行聲樂練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進行舞臺表演。但是現如今高校的聲樂教學很少為學生提供舞臺表演的機會。首先由于學生長時間與教師進行一對一的聲樂訓練,導致學生不熟悉舞臺,在校沒有機會進行舞臺表演。這對于平時沒有舞臺實踐經驗的高校學生來說,更是一種挑戰。心理上的挑戰尚且能夠克服,但是由于聲樂是靠聲音唱歌,在手足無措的情況下,聲音的把控一定是不準確的。導致不少學生在臺下在教師面前演唱自若,但是到了臺上聲音變得干癟難聽。
傳統的聲樂教學就是為了學生能夠學習聲樂知識及演唱技巧。這種傳統的聲樂教學理論上是沒有什么錯誤的,但是在現如今的時尚流行社會下,一個人了解聲樂知識以及掌握演唱技巧是沒什么可標榜的資本,如果在舞臺上能夠把歌曲演唱的技巧嫻熟、聲情并茂那就能得到觀眾的掌聲和贊揚。怎么樣具有臺風,怎樣能夠吸引別人。想要做到這一點當然需要自己不斷夯實自己的聲樂基礎,另一方面就是聲樂教師能夠利用一個怎樣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站在舞臺上。聲樂教師除了平常的聲樂知識及演唱技巧的講授,還要對學生其他方面進行補充。例如如何提升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如何教學生在各種類型表演中的衣著得體,如何在舞臺上更自信。
對于學生心理素質差這一問題,聲樂教師應該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自信,訓練扎實的基本功,俗話說得好“技高人膽大”,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在平時的歌唱訓練過程中,如果剛開始學生不能自若地在眾人面前表演,就將琴房的門打開,循序漸進,最后教師可以邀請三兩同學進行旁觀,演唱的學生在適應了有三兩同學的情況下,再邀請更多的同學進行旁觀,逐漸幫助學生克服害怕在眾人面前演唱的心理問題。這樣將房門打開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對于老師的教學也是一種提升。因為很多教師因為少有機會在眾人面前進行教學,所以一旦有人聽課就緊張,講不好課,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能夠幫助教師克服心理問題。
舞臺上歌唱的要求比較高,手勢、眼神、情感都要十分到位。這種要求在課堂教學上是沒辦法完成的。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感受到的舞臺氛圍,學校要多多給予學生舞臺實踐的機會。高校聲樂教師應與學校協調多組織學生參加活動,無論是在學校內部的活動還是學校外的活動。多參加歌唱類型的比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或者在學校中組織全校師生觀看聲樂專業的表演。這樣不僅能在枯燥的學習中多給學生們一點放松的機會,同時也增加了聲樂專業學生的舞臺表演經驗。
聲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聲樂指導的前提下,對于當下流行的趨勢也要為學生做進一步的介紹。舞臺上的表演是看整體,不單單是追求技巧,整個舞臺的效果的好與壞才是評判一個聲樂演唱者的標準。畢竟聽眾也同樣受視覺影響。
聲樂教師不僅要對樂理方面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對于流行趨勢也要有所研究。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歌唱技巧,還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舞臺表現力,擁有較好臺風。
總而言之,將高校聲樂教學和舞臺表演實踐一體化是歌唱表演發展的趨勢。聲樂的課堂訓練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舞臺表演實踐卻是能夠將這些專業素質轉化為專業水平,這就相當于知識的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才能夠成長。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能夠得到較好的鍛煉,同時也能為國家培養歌唱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麗丹.淺析高校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J].大眾文藝,2011,08∶252.
[2]王黎.從聲樂課堂教學到舞臺表演[J].美與時代(下),2016,07∶124-125.
[3]黃敏姣.在聲樂教學中糅合舞臺表演訓練實踐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