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蘭(甘肅省臨夏州水務水電局,甘肅 臨夏 731100)
土石方施工是水利水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包括基坑開挖、場地平整、基坑回填等,存在著面廣、量大、勞動繁重的缺點,尤其是石方施工,基巖太硬,施工更為困難。為提高施工效率,多會引進一些手段,爆破無疑是運用較多的一種施工技術。爆破需用到炸藥和起爆器,最初的爆破很簡單,但影響范圍、爆炸威力不好控制,隨著這方面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各類新材料的不斷涌現(xiàn),爆破技術也得以升級。比如,之前常使用手風鉆,現(xiàn)在已基本被潛孔鉆代替,潛孔鉆是爆破之前在巖石上鉆的設備,主要組成部件為鉆桿、球齒鉆頭、沖擊器、電動機、減速器等,使得爆破速度及精準度更高。各地土石方施工面臨的問題不同,以至于新設備、新工藝相繼出現(xiàn),如反井鉆機、多臂鉆機、混裝炸藥車等,使得裝藥水平和爆破能力都有明顯提升[1]。比如國內(nèi)的三峽工程,其永久船閘本來位于左岸山體內(nèi),采用新型爆破技術,將對巖體的影響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nèi),使得兩側山體不至于因為爆破而擠壓坍塌,進而才能進行錨固。隨著大壩主體建設完成,開始拆除圍堰,同樣采取的是爆破拆除[2]。
水利水電工程對地基土質要求較高,常會遇到軟土地基,其承載力較差,需經(jīng)過防滲加固處理,才能開展后續(xù)工作。在此類軟土地下工程中,明挖技術有著廣泛應用,即先把地面挖開,在露天環(huán)境下進行施工作業(yè),結束后再予以回填。該技術歷史悠久,工藝較為成熟,實際施工時相對較為簡單,速度快,經(jīng)濟成本并非很高,但施工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噪聲和震動,還會影響周圍交通。
明挖技術可分為無支護放坡開挖和基坑支護開挖兩大類,前者適用于場地規(guī)模較大的工程,比如在曠野作業(yè),雖然不用設置支護結構,但開挖總量非常之大。而在城市或者場地并非很大的項目中,多采取基坑支護開挖法,對基坑側壁進行支護加固處理,一方面是防止土體變形,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周遭建筑物的安全,在此類工程中,支護結構極其關鍵。以圍護結構加支撐法為例,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的功能增多,往往基坑深度較大,所采用圍護結構的懸臂很長,為保證施工安全,常會在懸臂范圍內(nèi)架設水平支撐,使得圍護結構更穩(wěn)定,防止外側土方擠壓。此外還有放坡明挖法、懸臂支護明挖法等,適用范圍各有不同,無論是哪一種,都要提前對現(xiàn)場地質條件、工程要求、交通狀況、環(huán)境影響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3]。
水利水電工程利國利民,隨著技術工藝的不斷改進,以及各種新要求的提出,其功能越來越多,如用于發(fā)電、泄洪、航運、灌溉、水產(chǎn)養(yǎng)殖等。當然,同時對質量也要求更為嚴格,以至于在工程規(guī)模擴大的同時,地下工程隨之增多。三峽大壩是跨世紀的偉大工程,其樞紐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壩、水電站、通航建筑物三部分,水電站設有左右兩組廠房,共安裝26臺水輪發(fā)電機組,右岸就留有用于后期擴機的地下廠房位置。
水利項目的地下工程由來已久,上世紀60年代就已出現(xiàn),不過當時受技術、設備條件限制,整體機械化水平較低,手風鉆爆破是主要的地下工程開挖方法,其效果可想而知,不僅施工效率低,而且質量、精準度無保證。錨桿支護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使得地下施工的安全性有所增強,之后相關技術不斷更新,地下洞室建設在技術上更有保障,開始朝著全斷面方向深入發(fā)展,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例如,我國貴州、四川等西南地區(qū)地質地貌較為特殊,溶洞較多,雨量非常充沛,水資源極為豐富,在長期實踐摸索中,地下洞室施工技術得以改善。
大壩大致可分為拱壩、重力壩、支墩壩、土石壩四種類型,其中土石壩數(shù)量所占比重非常大,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壩型。所謂土石壩,是指利用當?shù)氐耐亮稀⑹线M行拋填碾壓等方式,最終堆起來的擋水壩,如小浪底大壩,是我國最為著名的土石壩。土壩是指土和砂礫為主要材料,石壩是石渣、卵石等為主要材料,但更多情況下是土料和石料比例相當,所以又叫土石混合壩[4]。
按照高度不同,土石壩可分為高、中、低等級別,低于30m為低壩,30—100m為中壩,大于100m為高壩。土石壩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就地取材較為方便,可以節(jié)約鋼材、木材等原材料,還能減少運輸成本。結構簡單,施工難度小,建成后還可擴建。土石結構的適應變性能力強,對地基沒有太高要求。但也有缺點,不能像混凝土壩那般導流溢流,施工時受天氣影響較大,建成后需經(jīng)常維護,運行管理費用較高。機械設備在施工時對場地的平整度要求很高,如果地面不夠平整,很可能會影響施工質量,當前的平衡技術開始融入到壩體建設中,使其更具合理性。
某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為一小型水庫,主要用來為周圍鄉(xiāng)鎮(zhèn)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總庫容6.25×107m3,壩頂高程72m,最高壩68m,大壩為土石壩,總長450m,頂部寬12m。以其中A段為例,石方開挖量50萬m3,占總挖方量的84.75%,如何安全快速地開挖是必須先解決的問題。由于開挖量較大,工期較緊,不適宜人工開挖,結合以往經(jīng)驗,采用石方爆破技術。
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爆破施工需提前申請,獲得民用爆破物使用許可證,并經(jīng)當?shù)毓矙C關批準,才允許在指定的公司購買爆破用品。爆破物由公安部門負責運輸,送到當?shù)氐泥l(xiāng)派出所,由其負責管理和使用事宜。技術人員到現(xiàn)場實地勘察,了解地質情況,與之前得到的勘察報告對比,確定沒有太大誤差。爆破現(xiàn)場安排專業(yè)技術人員1名,安全員2名,爆破工人數(shù)名,并配備有相應的施工設施。做好技術交接工作,確保施工隊伍清楚每一個細節(jié),正式爆破前還需對現(xiàn)場進行處理,把雜質、植被等都予以清理。
依據(jù)施工方案,合理布置炮孔。本工程采取梯段臺階爆破法,為方便鉆孔裝藥,取得較好的爆破效果,盡可能地利用或創(chuàng)造臨空面,形成階梯。布孔時需注意,盡可能令炮孔和巖石層面正交,切勿穿過與地面貫穿的裂縫,否則極易造成漏氣。具體方法為淺孔爆破鉆爆法,科學開挖保護層,在底部設置合理的柔性墊層,盡量一次鉆爆到位。開挖過程中,邊坡的穩(wěn)定性很重要,為防止爆破威力太大,影響到邊坡的變形,爆破時選擇使用中小炮。對于風化嚴重的部分,更要注意精準度,故采用小型排炮進行微差爆破。
涉及到的一些參數(shù)必須合理設計,比如布孔,炮眼的深度和間距就很關鍵,深度自然要根據(jù)巖石的堅硬程度而決定,按照行業(yè)內(nèi)的計算公式,炮眼深度=爆破巖石的厚度×巖石系數(shù)。使用排炮時,同一排的炮之間的間距與巖石的類別、節(jié)理發(fā)育程度等因素有關,間距=最下抵抗線×系數(shù)。再有就是裝的藥量,按照炮孔深度的1/2來裝,如果只是為了松動效果,只裝1/3即可[5]。
淺孔爆破法適用于鉆孔深度不超過4m的情況,選擇沖擊鉆進行鉆孔,把握好力度和速度,鉆孔角度保持垂直,不得發(fā)生過太大偏斜。采用連續(xù)裝藥的結構形式,以及毫秒差電雷管起爆的方式。再有就是保護層,其質量關系到基建面的質量,該工程在保護層預留1m的巖體,底部設0.3m柔性墊層。
爆破時需加強安全注意,采取一些帶有防范性的應急措施。安排專業(yè)人員成立指揮小組,包括技術員、安全員等,明確劃分各自職責。嚴格控制爆破所產(chǎn)生的威力,及其波及范圍,如果周圍有建筑物,或者埋設地下管線,需做好保護工作。為避免傷及無辜,施工現(xiàn)場尤其是爆破區(qū),必須設立警告標志,并安排工人負責提醒。強化安全意識,內(nèi)部應成立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由工程項目經(jīng)理擔任,并建立健全安全保證制度和監(jiān)督檢查體系。在風雨霧霾天氣,盡量不要爆破,以免引發(fā)安全事故。現(xiàn)場環(huán)境較為潮濕,為避免炸藥、雷管等,必須采取防水措施,或者使用抗水炸藥。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都要戴好安全帽,穿工作服,如果是高邊坡開挖,應當實時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有松動等現(xiàn)象,立即予以制止。如果遇到瞎炮情況,可在0.5m范圍內(nèi)再打一個炮眼。
為適應新形式新環(huán)境,土石方技術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步,比如開挖技術的創(chuàng)新,及時掌握施工現(xiàn)場的地形地貌和交通運輸?shù)刃畔ⅲ贫ǔ鲚^為全面的方案,完善排水系統(tǒng),確保排水通暢。材料、設備也應隨之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水利水電工程使用膨脹錨栓更多,但如今出現(xiàn)了化學錨栓,其優(yōu)勢更多。土壤加固是一種有效的形式,經(jīng)過相關物質的化學反應,最終形成高強度、高穩(wěn)定的膠凝物。
施工之前,充分掌握現(xiàn)場地質條件,經(jīng)過認真勘測,與施工圖紙相比。或者邀請專家對勘察報告進行評價,并指導施工方案的制定。妥善處理現(xiàn)場的障礙物,尤其是基點、定位樁之處,不得有任何障礙。此外,施工質量要想有保證,還必須統(tǒng)籌安排,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進度,工程承包商也要保證原材料的質量[6]。
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必然要對土石進行開挖清理,有些項目環(huán)境惡劣,施工難度很大,對技術性要求更高。經(jīng)過長期研究發(fā)展,國內(nèi)的土石方施工技術不斷進步,材料設備有所更新,技術工藝不斷成熟,但同時也面臨著不少新問題。所以,在今后的水利項目中,應結合工程要求、實地勘察報告等因素,選擇最為合適的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