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目前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高層住宅建筑已經成為社會發展潮流,但是火災事故發生率較高,并且對于居民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失較大[1]。所以,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焦點所在,與建筑發展相比,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仍然需要進一步整改與完善,以從根本上為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對于一些豎向高度較大的高層建筑而言,其內部結構與功能劃分具有較強復雜性,所以在無形之中容易造成火災。然而在這種高層建筑當中,一旦發生火災,居民撤離疏散與消防滅火工作具有一定困難性,其工作也較難開展。在建筑外部對遇災人員采取撲救措施困難度較大,這一點對于高層建筑本身防火技術、災情控制技術以及各項設施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同時建筑安全功能在高層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也成為了核心內容和難點問題。
在一些高層或超高層住宅建筑當中發生火災時,遇災人員疏散以及逃生過程中都會遇到較大困難,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點:第一,人員疏散時間較長。盡管高層建筑當中對于每層居民居住量有限制,但是在發生火災時,人員疏散距離較長,從整體角度上考慮,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疏散完畢,這種情況不利于疏散遇災人員。第二,疏散方式有限,高層住宅建筑一般情況下都是以電梯作為唯一一項居民上下樓工具,而普通電梯不具有防火、防水等功能,所以一旦發生火災,一般電梯會自動停止使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遇災人員撤離火災發生現場主要通道就是樓梯以及緊急通道。另外,遇災人員在撤離過程中會出現擁擠等其他不確定因素,具有多樣性以及可變性,這在無形之中對于遇災人員撤離現場成功率和速度起到了較大限制。
在發生火災時,人員在撤離過程中,特殊逃生通道會使得居民恐慌情緒不斷上漲。尤其是在火勢不明朗、災情不得以良好控制、災情不確定情況下,對于撤離人群會造成極大恐慌,進而導致大量居民向安全通道或樓梯間聚集,從而造成了嚴重擁堵現象發生,這種情況不僅對于遇災人員疏散逃離難度有所增加,同時也導致了大量人員由于嚴重擁堵而出現傷亡現象。
高層住宅設計過程中,其總平面布局應當對高層住宅建筑位置、防火間距、消防水源以及消防專用車道等加以明確。在現代高層住宅建筑當中,不論是政府還是各地居民,對于建筑防火功能以及消防滅火救援重視程度逐漸提升。但是在現代高層住宅建筑實際設計過程當中,小區內部環境,比如小橋、流水、假山、綠化等專業林園設計成為了總體平面布局重要實施手段,這些景觀設計如果不具有合理性,就可能阻礙到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云梯等消防措施。所以說,在高層住宅建筑總平面布局設計過程中,應當將高層住宅長邊盡量沿著小區邊緣布置,如果有火災發生,就可以有效防治消防車由于多種不確定因素不能進入小區內部進行撲救,同時,要充分利用附近市政道路,以確保消防人員進行營救和火災撲救中具有一定便捷性。
在設計建筑時,要合理規劃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在發生火災時,遇災人員有效逃生路徑,具有重要性。對于不同高度的高層住宅建筑而言,其設計安全出口數量也有所不同,但是要確保居民在撤離到安全出口后,不會繼續受到火災侵害和威脅。當居民按照規定疏散路線撤離到安全出口通道后,必須要確保居民能夠直接到達發生火災建筑物之外的安全地帶。
建筑內部消防系統,是所有建筑單位必備設施之一,所以不論建筑企業資金狀況是否良好,對于高層住宅建筑物而言,常規消防設施屬于建筑行業中的一項硬性規定,堅決不能出現挪用現象。在建筑經費規劃當中,建筑企業一定要將常規消防設施當做工作重點以及核心工作內容,現代化高層建筑當中一定要定期對安全防火用具以及常規設施進行檢查,不能采取抽查措施,以確保每一件防火工具都能在火災發生時發揮出其作用,比如說滅火器、水管帶等物品,一定要確保其實用性,對于老化的防火工具和設備要做到及時更換。
要在高層住宅建筑體系當中,將消防體系單獨列出,并且要采用資格認定方式,對高層住宅建筑物消防狀況做出進一步確認。同時,一定要確保參與評估工作人員專業性,將專業建筑人員作為主要評估人員,建立起相關暖通、電氣、排水等多個方面專業人士,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建筑物消防設計狀況予以綜合性評價。
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建設工作逐漸受到各級政府以及各地居民重視,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居民對于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措施認知度也有所提升,逐漸認識到了該項工程體系重要性。住宅消防設計工作對于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有著重要意義,并對其有著直接性影響,除了相關部門要對建筑消防建設工作加大審查力度之外,還要充分利用社會輿論作用,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監管權力,以有效確保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工作得以積極貫徹落實,從而提升建筑安全性和居民滿意度。
[1]裴成宇.高層住宅建筑消防規范問題研究及其解決方法[J].環球市場 , 2016(3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