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是課程體系構建中的最小單元。課程體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價值理念指導下,將課程的各個構成要素加以排列組合,是育人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載體,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條件[1]。課程體系主要由特定的課程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和課程活動方式所組成,其中課程觀起著主宰作用。
現代學徒制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學交替。傳統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在進行構建的過程中,是基于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連續性設置,課程涉及面廣、課程深度大, 沒有針對性與邏輯性,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明確性不夠,知識學習和實踐使用相脫離,這樣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學效果較差。通過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建立“課程結構模塊化、能力培養項目化、實訓指導個性化”的課程體系[2]。
校企雙方,引入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理念,打破傳統的學科課程體系,根據企業用人需求設置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完善基于工作過程、職業活動的職業能力系統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崗位( 群) 技術技能課程模塊的構建,基于職業活動、崗位能力要求設計課程目標,依據工作任務、工作過程、職業能力等選擇課程內容。實訓過程指導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進行個性化指導,做到“教、學、做”合一。
校企雙方,通過開展行業和合作企業需求調研,明確行業通用崗位和合作企業崗位需求,以崗位職業能力分析作為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切入點,分析行業通用的崗位基礎職業能力和合作企業崗位(群)核心職業能力。通過對具體崗位(群)的工作過程進行分析,確定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和內容,對每項工作任務進行職業能力分析,對分析的結果進行排序、歸納和合并,提煉出崗位(群)的課程需求。我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基于職業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課程設置分析見表1所示。
校企對接構建了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框架,為校企課程的實施奠定了基礎。課程模塊是課程體系結構的基本單元,我院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核心就是以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專項能力訓練和專業能力訓練培養三大階梯目標,構成的三個人才培養階段。工學結合貫穿其全過程,按照“三層次,一結合”進行系統化設計。“三層次”是指基本技能訓練層次、專項能力訓練層次和專業能力訓練層次。 “一結合”是指專業能力結合企業生產任務。其中基本技能訓練層次、專項能力訓練在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內企業由“雙師型”教師[3]和企業師傅完成培養任務;專業能力訓練在企業結合生產任務由企業師傅和企業掛職鍛煉教師完成培養任務。“三層次,一結合”關系示意圖見圖1。

表1 基于職業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課程設置分析

圖1 “三層次,一結合”關系示意圖
通過校企共同構建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 能夠促進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符合行業和企業的需求,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的深度,有效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全面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1]崔穎.高校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2]程一凡,李邦彥,萬海如.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電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中國市場,2015,(41):121-123+126.
[3]朱孝平.“雙師型”概念: 過去、現在與將來[J].職教論壇,2008,( 7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