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中心小學 江秋菊
新課程改革以來,各種新式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從小組合作到游戲化教學再到微課,雖然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在不同學科之間有著明顯的界限。同時,這些內容豐富、流程復雜的新式教學方法有時候并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再加上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抽象性、精確性,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應該是流程簡約、氣氛和諧的。在這種需求下,簡約教學應運而生。所謂簡約教學,指的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教學設計和實踐過程。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和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這個目標展開。因此,簡明教學目標是應用簡約教學方式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結合教材內容,制定簡明合理的教學目標,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指明方向。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一課時,要充分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最核心的知識放在首位。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簡明化,即:1.學生正確認識時、分、秒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間的換算;2.學生正確識讀鐘表;3.利用相關知識給自己規劃安排作息時間表。三個簡明的教學目標是教師結合學生自身能力、教材內容以及教師的生活經驗制定的。這三個目標依次包含了從基本概念、不同單位的換算到相關知識的具體應用,由易到難,從學到用,簡單明了。實踐也證明,教學目標越簡明,學生掌握得越清晰。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指導方針,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來從事教學活動。因此,教學內容的設計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教師為了讓學生對某一知識點掌握得更加全面,會引申出很多的關聯知識點,教師為了在課堂上將這些知識點全部覆蓋而經常沒有重點地做知識點串講,學生聽起來沒有主干,知識點多而雜,做不到全部掌握,從而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盡量做到少而精,以課本知識點為主干,引申知識的講解點到即可。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主干,引申出后面的三角形面積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可以組合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對多邊形的面積的學習就可以簡化為以平行四邊形為主的引申拓展學習,最終以一個教學內容為主干,整合了多個課時的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環節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決定了教學效率的高低。而簡約教學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環節時要直奔主題,明確每一環節在整堂課中的作用,刪除不必要的環節,使學生在每一環節上都提高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環環相扣,逐漸掌握本堂課的學習內容,進而讓學生在最短的流程中掌握教材內容,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面積單位的換算這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設備,先給學生展示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圖案,讓學生對這些單位面積有一個直觀印象,然后通過視頻展示對一平方米、一平方分米的分割,將這些單位面積都分割成一平方厘米大小,一平方分米是10×10個平方厘米,一平方米是100×100份平方厘米,學生在這樣簡化的教學環節中逐漸掌握了單位面積的換算,對不同的單位面積有了更清晰直觀的認識,這樣學生在環節最簡化的課堂上就能學習掌握相關數學知識。
課后作業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課后作業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拓展,也是對數學知識的復習與運用。但這并不意味著課后作業越多越好,題海戰術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目標,大量重復的課后作業只會打壓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枯燥。所以,簡練的、精煉的課后作業便成了當前一線教師研究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復習時,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有關周長、表面積、體積等相關知識,我們在簡練課后作業的時候,設計了一道這樣的試題:一個長方體水池長20米,寬12米,深1.4米。求:(1)占地面積多大?(2)安裝一圈護欄要多少米?(3)在四周和地面鋪邊長20厘米的正方形瓷磚,要多少塊?(4)能蓄多少水?這樣一道綜合題考查了長方體的底面積、表面積、體積、不同的面積單位的換算等多個知識點,對學生多個方面進行了考查,使學生復習鞏固了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最終提高了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實際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首先要簡約課堂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活動能夠有的放矢;其次要簡要教學內容,圍繞主要內容展開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最后要簡練課后作業,保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課堂知識,最終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