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履悅
(云南省輕工業學校,云南 昆明 650216)
合唱作為音樂教學的一部分,其并不是學生更為重要的學科。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合唱教學必然彰顯出一種專業性。畢竟,學生對音樂認知的能力比較有限,接觸專業音樂的機會比較少,可見,合唱教學需要音樂老師進行專業性的指導。
首先,合唱姿勢對于聲音訓練的重要性。在合唱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意識的將歌唱姿勢作為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以認真對待,很多學生在合唱過程中習慣性的翹起下巴,緊閉雅觀,最不肌肉格外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這些偶是比較普遍的和正確姿勢,會對聲音的付出造成不必要的消極影響,對于這種細微之處的技巧,老師也要格外注意,并做到以身示范,讓學生切實掌握并保持正確的歌唱細微技巧。例如,當學生習慣最不肌肉保持在僵硬狀態,老師可以讓學生練習微笑,從而來放松最不的肌肉,利于發聲的正確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唱歌姿勢,為合唱效果的正常呈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對合唱聲音的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唱歌時呼吸自丹田到喉嚨,深而不墜,喉嚨擺脫緊張狀態,放而不壓,共鳴腔要能全部打開,開而不撐,有一個放松、嘹亮、擴張的清晰的合唱聲音。其中,呼吸縱深與生活中的普通呼吸不同,歌唱呼吸時會牽扯到兩組肌肉群的對抗,對抗的力量為呼吸提供縱深;喉位放松也是聲音訓練的重要要求。在合唱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應當保持放松的心情,并真正打開自己的喉嚨,繼而發出具備感染力的聲音,喉位比平時要低,可以有效做到深呼吸;咬字、吐字清晰是合唱教學中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的內容。中國話講究吐字清晰,字正腔圓,這些理念同樣適用于合唱教學領域。因此,合唱就要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學會按照節奏念字,念唱都要清楚準確,并且能與語調、語氣和韻味等相互和諧;咽腔要求也是合唱教學聲音訓練中的內容,其要求口蓋要盡量擴張,直到有弧度感覺,咽腔可稍微空感,做到發聲豎而圓,這是理論層面的基本要求,具體到實際訓練當中,老師應當充分照顧到學生自身的因素,考慮學生的認識理解能力,用學生能夠及時理解的形象來引導學生正確的發出聲音
最后,合唱的節奏訓練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節奏訓練一般都是按照傳統的口令式節奏訓練。另外,在合唱的發聲練習方面,也要重視歌唱時氣息長度的練習、氣息調節的練習、咬字時采用的元音練習、合唱連貫性練習和合唱跳音練習等諸多方面。
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適合用合唱的形式表現出來,這需要從歌曲的性質、歌詞內容、歌曲的曲調等多個方面入手來加以判斷。因此,合唱作品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可見,合唱作為活躍校園文化的重要途徑,若想吸引更多學生的積極參與,合適的合唱作品顯得尤為重要。畢竟,學生的音樂素質普遍有限,其年齡也不是特別大,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也比較欠缺,認真的選擇音樂作品,對于充分考慮學生的客觀實際,實現合唱教學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和價值。
合唱最忌諱聲音上的漏洞,參差不齊或者發音不一致。因此,合唱過程中聲音的協調性顯得很重要和必要。聲音具備協調性,才能確保合唱成員的不同聲音在同一發聲階段產生獨特的聽覺效果,這就要求老師要將發聲訓練分為多個獨立的環節分別進行訓練,使合唱成員保持同一頻率的演唱規律。
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及對聲音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培養學生自身的音色對比能力,通過對各種音色的研究和比較,體現在合唱歌曲中加以體現,長期堅持,聲音的創造力會不斷加強,合唱團隊的音樂表現范圍也會逐步擴大,可見,音色對比訓練價值明顯,必不可少。
在合唱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格外注重合唱中學生個性因素。畢竟,合唱表演這可能對獨唱的聲音要求并不是很嚴格,但是個體聲音必須呈現出屬于自己的獨立性,不能被別人的節奏所牽制,要對自身的音高、音色進行把控調整,配合好整體的演唱。所以,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合唱訓練時,要對每個隊員進行分聲部練習,掌握每句歌詞該有的節奏感和音準,把握曲譜的練習。當學生掌握了一定技巧和節奏后,可以逐步進行聲部的切換,調整男女聲音的結構和布局。在合唱時,老師要意識到,女生的聲音比較清涼,適合情感的抒發和渲染,男生的聲音厚重低沉,對于表達思想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合唱訓練中的個性問題需要解決之外,共性問題是合唱訓練中的基礎問題,也需要妥善的處理。共性訓練是合唱訓練中最關鍵的基本能力訓練,是每一個合唱隊員必須掌握的,一來要能夠靈活的進行聲音的控制,二來要關注整體合唱表演的效果,觀察聲音的音準和音色是否符合演唱要求。
合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音樂藝術表現方式,在合唱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重聲音的訓練以及合唱過程中的細節問題,進而為保障合唱訓練的效果提供有力的條件。因此,我們必須在注重聲音訓練的前提下,挖掘細節,解決問題,使學生合唱教學基礎得到真正的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