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晶
(玉溪師范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隨著高師音樂技能課程的多元化發展,高師音樂鍵盤技能課程為了適應發展趨勢也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的音樂教育理念也應作出相應改革,那么運用鋼琴與手風琴的鏈接式教學模式則是音樂教育邁出的第一步,音樂教師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將這種鏈接式教學模式進一步優化,以期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鍵盤樂器教學是藝術課程中的必修課程,由此可見鍵盤樂器教學的重要性。而就目前大多數藝術類院校和高等師范院校所開展的鍵盤樂器課程來看,鋼琴教學基本上被規定為必修課程,而手風琴課程在多數院校中則被納入選修類課程范圍,有些院校甚至沒有開設手風琴這門課程,手風琴作為必修課程的情況僅存在于個別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1]。《音樂課程標準》在新課改之后將手風琴也納入了音樂教學器材的重要樂器一類,以此來保證手風琴教學課程能夠順利開展。因此,在今后的音樂專業教育中手風琴教學也必不可少。
現階段在各類藝術院校以及高等院校往往會出現同年級鍵盤樂器水平不同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入校初期的水平就有所不同,其中一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就經過專業的鋼琴學習,因此具有良好的鍵盤演奏基礎。而大多數學生屬于進入高校之后才初次接觸鍵盤樂器的學習,因此這類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學生出現參差不齊的演奏水平也是必然現象[2]。
機械裝置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七個八度,低音到高音為A2—c5手風琴120貝司鋼琴88鍵盤、擊弦機、琴槌、制音器、琴弦和踏板鍵盤、鍵盤變音器、風箱、貝司、貝司變音器排列相同,兩個相鄰的鍵均是小二度音程,黑白鍵有高低41鍵,低音到高音為f—a3
除了上述表格中所列出的異同之處外,在演奏手法上手風琴的左手貝司有其特殊性。而對于右手部分來說,由于兩種樂器均屬于鍵盤樂器,因此在基本技巧上有著共同之處。首先是手型、演奏姿勢具有相同的要求和標準;其次是對各種音程在鍵盤上的彈奏指法也一致。可見兩種樂器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求同存異把握共同點,實現靈活教學。
1.有利于鍵盤課程的延續。由于鋼琴必修課、選修課的課程主要安排在音樂教育本科專業的第一、二學年中,在這兩個學年中以講授樂理、和聲、演奏手法等基礎理論知識為主。而鑒于手風琴其特殊的構造,因此將手風琴的必修課、選修課內容安排到第三學年,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將鍵盤課程延續下去。
2.有利于優化學科建設。鋼琴和手風琴的鏈接式教學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多項演奏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在開始手風琴課程之后不僅可以鞏固之前所學的鍵盤基本功,而且可以學習到手風琴中關于風箱和貝司的技能。學生在前兩個學年已經掌握了鋼琴的演奏方法,在此基礎上如果繼續學習手風琴,由于二者在演奏手法上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學生在學習手風琴過程中會更加得心應手[3]。
鋼琴與手風琴的鏈接式教學對于高校音樂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探索出更能夠適應兩種鍵盤課程教學的方法和規律,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采用靈活的課堂模式,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主要授課形式有以下幾種:
1.個別課。這類課主要針對有一定鍵盤基礎的學生,教師所采用的教材應不同于普通學生的教材,在難易程度和對學生的要求上均有較高標準,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學習技巧的提升。
2.小組課。這類課主要是將處于同一水平的學生按3—4人分成小組,同一小組內的學生授課的內容相同。教師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集體課。這類課主要是針對大多數沒有鍵盤基礎的學生,授課內容以理論知識和基本的演奏方法為主,只有基礎知識扎實了才能更快的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
這兩種鍵盤樂器的教學應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演奏技能的牢固樹立為目標,使得學生能將理論知識和演奏技能融合在一起,培養出具有高素質專業器樂演奏技能的綜合性人才。
鋼琴和手風琴的鏈接式教學模式是音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可以更好的實現音樂專業教育的教學目標。雖然現階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要廣大音樂教師繼續探索和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將這一課堂模式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