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紅梅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2)
20世紀初,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佐爾坦·柯達伊在匈牙利最高音樂學院李斯特音樂學院考察時,可以說是對當時學習學生的狀態是相當吃驚的,他們不僅技能水平低下,而且不能流利的記譜讀譜,最后,還對匈牙利的傳統音樂一無所知。雖然對師范音樂教育比較感興趣,不過他始終認為音樂應該屬于每一個人。然而,從20世紀末開始,柯達伊就致力于收集整理匈牙利民間音樂。他認為,本國的民間音樂是兒童最應該先接觸到的。柯達伊最開始所有的教學都是他和巴托克搜集的民間歌曲,他認為民間音樂曲式短小、歌詞簡單,又有五聲調式音階,所有這些都適合兒童學習音樂的特點。
隨著時代發展,柯達伊為了創作一些更適合兒童演唱的歌曲,于是對民間和藝術音樂進行了改編。由于教科書籍的出版,慢慢的柯達伊的教學形成了一個系統的教學法,逐步包含更多的要素:首調唱名體系,節奏音節,柯爾文手勢,移動do導致的調性變化等。隨著方法的不斷改進,這種教學體系才能日益得到完善。
柯達伊最早翻譯成中文的版本的教材是由臺灣的王康妮編寫,里面有按照教學順序組織的兩百多首民歌,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柯達伊提倡音樂與其他學科一樣對孩子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讓孩子學習音樂不僅不會影響學習成績,還會對其他學科形成一定的幫助。盡管他相信音樂有情感價值,但對音樂的熱愛也需要有音樂知識的支撐,并且發展著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協調能力。
目前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音樂,即使在學習音樂基礎知識,但是最后還是什么都不清楚,特別是在聲樂課堂上,這個又是什么原因呢?
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校由于忽視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導致一些聲樂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只是應試教育,沒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自然無法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也就會出現學生的音樂素質參差不齊。
多年來,部分學前專業音樂教師缺乏與幼兒園的直接溝通交流,使得聲樂教學仍沿用過去傳統教學,類似專業音樂院校教學,缺乏學前教育特性,學習目標定位不夠準確,教學內容也脫離幼教實際。因此很難培養出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只會讓學生學習的內容越來越跟不上以后的教學需求。
由于教育實踐在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學生很少有上講臺單獨教學的機會,這些學生由于缺乏鍛煉缺少自信心而比較緊張,照搬高師音樂教育的技能教學模式,而在講臺上出現語無倫次,教學邏輯混亂,甚至在彈唱時鋼琴都彈不清楚等問題。又因為實踐時間少這樣很難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及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中不能理解幼兒小朋友對音樂要素的掌握程度。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特別是中職類學校學生年齡比較小,所有的音樂知識都是零基礎的,而且對一些樂理文化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弱。而在聲樂這門課上,除了讓學生要具備音色而外,更多的是需要學生有好的樂感,樂感又包括音準、節奏、節拍是否準確,而這些知識又是在職業院校的聲樂課堂上沒有被重視,從而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形成一個不太理想的循環。
柯達伊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建立在學科體系基礎上,其教學內容實際上是遵循兒童發展規律經過無數次實踐后得來的。同樣學前專業學生在學習聲樂這門課程也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這樣生源的質量才會不斷提高。例如課余時間可以多多加強學生樂理、視唱練耳的基礎知識學習。
目前許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作用,并且解決學生對一些基礎樂理知識的困惑以及難點。例如在聲樂課堂上可以利用兒歌進行一些節奏、音準、音程的訓練,這樣即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可以多下幼兒園實地進行一日教學活動的觀察學習,總結幼兒園小朋友的兒歌學習特點進行改良。
1.節奏、音準的訓練
節奏、音準訓練在國內的高校音樂教育中屬于常態訓練,但是效果不明顯,特別是職業院校,常常學生練習完的內容很快就會忘記。而柯達伊教學體系中會利用各種各樣的節奏元素,充分發掘受教者的潛能。
(1)培養學生控制能力
節奏訓練必須要求學生需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并且要嚴格遵守節奏中時值長短與組合,這一點在勻速練習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例如,利用音階訓練學生的基本拍子的樂感和音準。Do、re、mi、fa、so、la、ti、do一個八度的音階,每個音唱一拍,然后再每個音滾動起來練習,從低音到高音,再從高音到低音,像走樓梯一樣。例如:

(2)培養學生敏銳的反應能力
節奏是訓練反應能力的良好途徑。學生在聽到不同的指令后,身體機能與心理機制會產生超前反應和技能運動。同樣是上例的音階訓練,讓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去掉“fa”音,用空一拍或者拍掌的形式進行,然后再接著增加學生的反應難度,去掉“ti”音,用空拍或者跺腳的形式進行。在同時去掉了“fa”“ti”音時,加入了拍掌和跺腳的練習,會有很多學生就開始有點混亂,這個練習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基本節奏感,固定音準節拍意識。
2.培養學生固定單音、音程的能力
柯達伊的教學方法強調的是歌唱——人聲訓練,但是如果一個學生的音準不是很好,那么他在歌唱時就不能很好的進行下去,這樣也會讓聽者覺得厭煩。例如強化大二度、小三度和純四度的單音、音程練習。遵循兒童旋律發展教學安排,兒童能很好地適應五聲音階的練習,那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也更能適應了。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去幼兒園實習鍛煉,但是由于有些學生的鋼琴鍵盤練習不夠流利,不敢上課,因此會影響到自己的教學經驗積累,久而久之越來越不敢參與教學實踐。
在普通音樂教育和學前音樂教育中柯達伊認為嗓音是兒童最好的樂器。這就提醒我們在之前對學生進行單音、音準、節奏的強化練習后可以直接讓學生對兒歌進行視唱練習。這樣學生慢慢學習越來越自信,也會越來越敢于開口唱,就會敢于參與教學活動中了。
總之,只有加強了學生音樂知識素養,并且讓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老師們多多深入幼兒園,了解幼兒學習兒歌的特點,再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更好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聲樂教學技能,真正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