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臨海市東塍鎮中學 盧 洲
從小學升到初中的必要工作之一就是對小學和初中教學進行有效銜接,這是初中數學老師的基礎教學任務,也是最重要的教學基礎,因為銜接得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狀態,包括學生心理上的適應調整,學習課本內容的銜接和學習方式等多方面的銜接任務。正因如此,老師要必須做好小學和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讓學生能以更加健康和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來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方式、內容知識和邏輯思維得到科學的擴展學習,以便于增強學生的全面水平的提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和研究探討,筆者認為要把小學和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任務做好,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大部分小學生在上小學的過程中,學習的環境是固定的,同一個學校,在小學六年的學生和生活當中,都是熟悉的人和物,對老師的教學方法特點和同學的相處都是無比的熟悉。但是當他們升到了初中以后,他們面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學校、老師和同學,所接觸的一切都是比較陌生的,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比較大,需要給他們一個適應和熟悉新環境的過程。通過一些調查研究表明,學生在熟悉、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才能更加提升學習的效果。當學生到了初中以后,面對陌生的環境,新的老師和同學,在心理上難免會出現茫然和不知措施的感覺,因此老師要及時化解學生心理產生的緊張和不適應,進而能讓學生展開正常的數學學習。例如在老師正式講課之前,應該花一點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對新環境學習的感受和對新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這樣的交流,老師多傾聽學生的想法,老師也可以給學生將一些學生的情況,讓學生慢慢從內心接受老師,認可老師,喜歡上老師講的數學課,愿意接受新的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指導,讓學生盡快擺脫小學的學習環境和模式,放棄對小學的眷戀,開始在初中接受新的數學學習和生活。
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初中數學是對小學數學知識的擴展和延伸,而小學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直接關系到他們對初中數學知識難度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所以,作為初中數學老師來講,老師的教學任務不只是簡單的教授初中數學課本內容,還需要熟悉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再就是小學數學老師也應該對初中數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小學后期的數學教學中對數學課本知識加以深化講解,這樣到了初中才能讓學生的小學數學知識和初中數學知識更好地進行銜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初中數學老師要根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增加數學講課的難易程度,通過了解學生對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的理解,來加深對初中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正負數”這一課內容時,老師現在黑板上寫下“+”“-”兩個符號,然后讓學生說說他們自己對“+”“-”這兩個符號的了解,學生都很積極地回答老師的提問。很多學生說是加號和減號,也有的學生說這兩個符號還代表正負號,老師在學生的發言當中會發現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程度,然后再仔細講解,把學生帶入對正負數的學習當中。這樣的教法不但可以讓老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新數學知識進行認識和掌握。
學生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老師和家長的不斷指導和囑咐,學生也習慣了這種學習狀態,但是到了初中以后,老師和家長的叮囑會減少,學生面對的是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環境和時間,讓學生在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中去依靠自己主動學習初中數學知識。在現今很多小學學習階段,老師已經培養了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學習意識,到了初中以后,老師就要把學生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加以貫徹和延續,以加強促進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當中,老師會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對下一節要學習的知識做到提前了解,讓他們預習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且通過提前預習功課,可以讓他們對所要學的新知識有自己的理解,等老師講課時,學生可以把自己對新知識的認知和老師的講解相互結合,加深對新知識的掌握,并且通過老師的講解,來化解自己在預習當中存在的疑惑。這樣的學習不但讓學生養成和延續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還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習的效率。
總之,老師要做好小學和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對學生學好初中數學知識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不但能幫助學生快速接納新的數學知識,還能讓學生的心理在新的學習環境中得到健康發展,以此來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成長。
[1]賴海龍.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銜接之我見.2016年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6-01-01.
[2]張小林,何英.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9-10.
[3]楊雪梅.構建合理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