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新洋第二實驗學校 徐馨怡
學校中的美育,包括各個層次的教學內容,它是通過現實美和藝術美打動學生感情,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實際效率,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題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意識,全面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
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日常新鮮元素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素質和數學情操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教師要結合當代的“美育課堂”教學理念,努力配合當代新穎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滲透美學元素的例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和動力。
許多看圖構造數的章節,往往需要動用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帶一些模具到課堂中讓學生觀察和學習,比如“骰子”,讓學生認識正方體,“圓臺”,讓學生觀察上下底面等。在如下圖這種看圖列算式的應用題中,有的圖形往往隱藏了某些重要的信息,下圖中的右邊,就隱藏了兩個小球,如果不注意觀察,有的孩子就會遺漏這個重要的信息,而影響了解題的正確性。此題正確題解應該是6+9=15的算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出題,同桌互相解答批改,加深數學章節知識的印象和理解,不斷提高和發展。
希臘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曾經說過,“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由此可見美學元素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要教師稍加發掘,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就不難發現數學的重要特征,便能方便日常的教學活動。簡潔與靈巧的美,是所有教學者追求的課堂理念,而融入美育元素的數學課堂中,數學的簡潔與靈巧的美可以利用課堂活動體現出來,并到處可見。如數學各個圖形圖象,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再如通行世界的阿拉伯數學符號,簡單明了地表現了當前課堂的重要核心元素,可以說是當今世人公認的最簡潔的文字。教師要充分強化美育的教學過程,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并強化這種文字寫出來的數和算式,以學生的情感和態度作為核心教學內容,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數學課堂美育教學進程。
小學數學教育之所以能夠融合新穎的教學題材、接納美育,就是因為不同的美學元素都會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情緒,美育中蘊含著我們當前數學環境和教育模式所缺乏的,卻能更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意識、服務數學教育的有益成分。教師一定要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進程,讓課堂符合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創設一個美好的教學情景,結合數學中美的形象和各種重點數學概念基礎,進行潛移默化教育,發現數學美并把它傳遞給學生。另一方面,有的學生在做練習題時會因字跡潦草、格式不規范而感到苦惱,這時教師可以做好帶頭作用,給出整潔的字體供學生臨摹,從小養成規范書寫的良好學習習慣。
對稱與和諧的美是數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小學數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美學元素的例題,讓學生看到對稱與和諧的美比比皆是,嚴格要求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從各種數學例題中看到美學的元素,自我發現,自我感知。簡單的幾何圖形中的等腰三角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橢圓是被拉扯過的圓等,都是具有對稱美的直觀而淺顯的例子。教師要鼓勵學生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物體和勾勒,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斷引入美育的教學題材,加強數學課堂例題教學。
在指導學生認識“鐘表的讀數”一章時,教師就可以合理運用美育教學的特點,全面激發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比如下面的幾個鐘表畫面,顯示了幾種常見的時刻。表盤由4個大的時刻和時針、分針組成,有的還有秒針,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看表,每一個區域代表5分鐘,而當時針和分針相互垂直的時候,則通常是15分鐘。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許多美學元素,一定要讓學生多看、多想、多思考、多探究,才能讓學生主動愛上數學、研究、理解、學好數學。
美育理念下的數學課堂具有感受美、鑒賞美、欣賞美、融合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各方面的綜合特點,教師要注重美育的教學理念,豐富數學課堂內容,利用強有力的教學元素強化美育的教學過程,提高數學課堂效率,不斷整合美育的教學題材,引入數學課堂例題,逐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時效性”。美育既是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讓學生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學習的特別教學方法,更是能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數學教師要把美育教育作為當代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落實數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