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珍珠湖小學 周 莉
數學是一門課程,數學教學更是一門藝術。數學教師要打造數學“慧學課堂”,引領學生智慧地學習數學。什么是“慧學”?簡單地說,“慧學”就是智慧地學,讓“學”彰顯靈動。具體而言,作為學生,要“會學”,要展開“慧問”“慧探”“慧思”,讓自己學得輕松、學得靈活;作為教師,要“誨學”“匯學”“惠學”,運用智慧手段、方法,集聚教學資源,為學生“慧學”提供保障。“慧學課堂”是智慧數學課程與教學的實踐載體,教師要在“慧學課堂”上放飛學生智慧、啟迪學生思維、敞亮數學思想、綻放數學智慧。“慧學課堂”是學生數學思維、想象的樂園。
著名科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與知識的增長始于問題。而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則說,“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對于兒童的數學學習而言,問題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動力引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帶入問題的情境,讓學生敢問、善問、樂問、慧問,進而以“問”促思、以“問”促學,形成“問”的積極、良好的生態。
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一位教師這樣“惠學”,讓學生從數和形兩個角度探究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學生多樣化的探究方法讓教師始料未及。如有學生將分數化成小數比較,有學生將分母變成相同比較,還有學生將分子變成相同比較,畫正方形圖比較,畫線段圖比較,等等。隨后教師對學生多樣化算法進行算法優化,并揭示通分的意義——“把兩個分母不同的分數分別化成和原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正當進入練習環節,一位學生主動發問,“老師,為什么把不同分母的分數變成同分母的分數叫作通分,而不把不同分子的分數變成同分子的分數叫作通分呢?”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富有思維深度的問題。正是由于教師的“誨學”,賦予學生自主學習時空,讓學生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探究,才產生了學生的“慧問”。
教師隨即將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展開交流、討論。有學生認為,常用的比較分數大小方法是將分數分母從不同變成相同,也就是將分數單位變成相同,所以通分是化分母;有學生認為,教材后面安排的異分母分數相加減主要方法是將不同分母的分數變成相同分母的分數的方法,所以通分是化分母,等等。盡管學生還沒有學習異分母分數相加減,但通過交流、討論,他們對通分在這部分知識中的作用以及知識的來龍去脈有了初步了解。
探究是數學教學的生命線,某種意義上說,數學教學就是具有數學味的探究性學習。在學生“慧探”知識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探究積極性、引發學生探究創造性,點撥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獨立研究、合作分享、交流評議、提煉總結的習慣,形成學生自能學習狀態。
例如教學《3的倍數的特征》,由于學生先前已經學習了2、5倍數的特征,因此學生紛紛猜測3的倍數的特征是末位是3的倍數。對于學生合情猜測,筆者讓學生自己舉例驗證,在驗證中,學生發現許多末位數是3的倍數的數都不是3的倍數,他們形成了自我否定。“3的倍數的特征”是什么呢?筆者和學生玩一個“聽音猜數”游戲,讓學生靜下來,寫一些3的倍數,然后撥動計數器,筆者聽音猜數。學生發現,老師聽音,居然每一次都猜得對的,這里面蘊藏著3的倍數的什么秘密特征呢?有學生猜測,可能與這些數中的數字總和有關。對于學生的合理猜測,學生再一次分小組合作驗證,他們分享交流、合作驗證,發現“數字總和是3的倍數的數就是3的倍數”。反過來,學生也發現,“凡是3的倍數,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也是3倍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地猜測、反駁、驗證,形成了從否定走向肯定的探究歷程,這樣的歷程是智慧的。
杜威說,“學習,就是要學會思維。”“慧學課堂”賦予學生思之自由,致力于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思之狀態。只有學生的思維處于激活態,他們才能在學習中勇于發現、探索。在數學教學中,兒童常常出現不會思考甚至不思考想象,教學中,教師要“誨學”,賦予學生思考方法,讓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的數學思考走向深刻,從而進入“慧思”境界。
例如教學《公頃和平方千米》,在引導學生建立了公頃、平方千米的概念表象,揭示了公頃、平方千米的概念內涵后,筆者將學生先前學習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引入其中,讓學生掌握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建構學生的認知結構。在學習中,有學生主動提問,“老師,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不是都是100啊?”“老師,為什么其他的幾個面積單位都是平方什么,而只有一個公頃不是呢?”“老師,我記得在學習‘認識千米’的時候,我們還研究過米和千米之間的單位,知道有‘十米’和‘百米’兩個單位,在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單位呢?”顯然,學生長度單位的進率探究活動經驗已經成為學生的思維方法、思考智慧,它們助推著學生作出大膽的數學猜想。
對于學生的類比“慧思”,筆者適時“惠學”,讓學生借助網絡進行探究,激發學生完善數學知識結構的心理訴求。孩子們發現,原來“十米的平方就是公畝”“百米的平方就是公頃”“千米的平方就是平方千米”,原來“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真的都是100”。這樣,知識被自然銜接,一條完整的知識鏈在學生的頭腦中誕生了。
“慧學課堂”將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定位為“智慧”,其根本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智慧、活動智慧、發現智慧。通過學生的“慧問”“慧探”“慧思”,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慧學課堂”需要智慧教師,能夠傳播智慧的種子,并讓這顆種子在學生心田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造就智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