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 吳 宏
21世紀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穩定和成熟,科學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隨之帶來的計算機以及多媒體功能的應用,也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日常衣、食、住、行、工作的生活當中。然而,在教育教學方面,傳統的黑板板書課程內容也已經有了更深層次的發展和延伸,就是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尤其是在數學這一門充滿邏輯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課堂上,多媒體的應用就會使這門課程不再像之前那么呆板、無味,讓學生感覺枯燥,而是讓課堂變得不再復雜,同時也會充滿趣味。
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已經不再是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和眼前的世界,而是要面向整個世界的大發展趨勢,要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斷拓寬學生的眼界和視野,不斷跟隨社會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要在學習的一點一滴當中不斷更新對世界的認識。然而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正是在這種大時代的背景要求下才引入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運用其自身簡潔、便利、適應性強的特點,很快就融入新時代的教學當中,并且帶動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的進步和發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的課堂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眼界。
比如,在初中數學“走進圖形世界”,第四節“三視圖”的教學當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首先,通過多媒體的引入方式,文件上展示一些簡單的三視圖,讓學生逆推其展示的原型是什么形狀,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組內的互相溝通和交流,并且在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圖案。再次,通過多媒體進行深層度的延伸,三視圖的展示。教導同學們認識其中的邏輯,拓寬學生對圖形的新視野,豐富其想象力。然后在課堂上完成幾個簡單的三視圖作業。最后,教導同學在課下完成三到四組的日常生活中圖案的三視圖,并在下次上課的時候進行展示,培養學生日常的發現能力。
新時代的教育要求學生的發展必須要是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全方位發展。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只會簡單羅列、計算的書呆子,而是具有很好發散思維的能力和不斷創新的能力,對待事物更要擁有獨特的發現能力和改造能力。只有滿足新時代所需求的新要求,才會為社會培養出新的人才,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而新媒體教學法就是應對新時代所需求從而產生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初中數學“平面圖形的認識”的教學當中,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展示簡單圖形的方法,引出學生對圖形的學習的熱情和喜愛。其次,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在小組內部互相討論并分析,圖形的特點以及描述,在描述的過程當中一點一點總結出新的定義,并且在簡單敘述出自己概括的定義之后,老師指出不足的地方,并且利用適當的例子告訴學生,使其得到深刻的印象。再次,運用多媒體通過展示一些國內外優秀建筑物的圖片,來一起分析其中運用到的相關知識,如:平行、垂直、對角、補角等相關知識,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最后,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開始分析和介紹,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一點一滴發現生活當中數學的奧秘,引發他們對數學學科學習的熱愛和關注,同時也培養學生由一物到另一物的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社會上經常有人反映當今的教育現象,就是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與其相掌握的動手操作能力有相當大的落差。經常在一些國際比賽上,看到外國媒體報道稱,中國的解題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穩居第一,但是實際操作能力卻沒有任何的排名。當然,我們也能夠發現我們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取長補短,適應新世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彌補了在傳統教學過程當中無法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科目興趣的不足之處。通過多媒體功能的播放相關的視頻,抓住初中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理,配合老師的鼓勵,激發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從而從引起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彌補實際操作的不足。
比如,在初中數學課題學習“制作無蓋的長方體紙盒”的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視頻播放功能,帶領學生一同觀看長方體的制作過程,并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細節問題,并且做好相關的筆記。從而引發學生制作的興趣。其次,看似簡單的制作過程,操作起來卻是十分的困難,數據的收集、各部分的對接,都會出現一些失誤。所以要不斷鼓勵學生,使其充滿信心。再次,在作品陸續完成的情況下,選出制作相對比較精良的作品給予展示,并且對其所在小組進行鼓勵和表揚。最后,讓學生隨堂講一講制作的心得體會,并在課下進行整理、寫作,從而激發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引發學生的制作興趣。
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在數學方面的應用,可以不斷打開學生的視野,看見更廣闊的天地;可以更好地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小就要做到舉一反三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有用之才。
[1]徐昌科.論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益[J].廣東科技,2014(08).
[2]任棟才.互動模式下的初中數學教學[J].學周刊,2017(02).
[3]王珂.基于發生認識論的初中數學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
[4]鄭錄敏.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群文天地,2012(06).
[5]鄭錄敏.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群文天地,2012(09).
[6]王書貴.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6).
[7]吳冬.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