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1)
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思政課程地位有待提升、課程思政理念有待提升、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育整體水平。而將思政課程轉變為課程思政,有利于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對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事求是是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在思政課程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激發課程教育生命力,并始終把握思政教育的生命線,其主要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對工作生活中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實事求是就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觀,能夠為課程思政教育提供保障。
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就應該樹立立德樹人的理念,為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提供條件。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具有生態、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多重功能,與基礎課以及專業課屬性不同必須進行準確的定位,將思想觀念、道德觀念、政治觀點融入到基礎課以及專業課教育中,保證思政教育成為有本之木。作為高職院校黨委,應該對高職思政教育負主要責任,不斷的轉變思路,構建以課程思政為主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高職院校一般屬于地方政府管轄,具有明顯的地方生源特點,且專業優勢較為明顯。高職院校應該依據地方特色思政資源,從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出發,發揮高職院校自身優勢,對資源進行統籌協調,建立以課程思政為核心的教育機制。在人才培養方面,更需要以黨的方針政策為主要思政教育資源,將德育培養目標分配到各個課程中,落實到每一個教師與學生。在課程設置中,應該保證目標科學性,制定合理的激勵測評機制。在課程教學研究中,應該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發揮思政教育功能,包括開設專題講座、實踐活動等,還可以嘗試翻轉課程、微課、慕課等方式搭建網絡教育模式。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中,包含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理論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五大發展理念能有效的豐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內容,也能拓展教師事業,更新教學方式。通過五大發展理念的引導,將思政教育更好的融入到課程中,幫助高職學生樹立健康的道德素養,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動力。
高職院校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的道路中,應該以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對課程設計進行有效的優化,采用靈活的思政教育方法,提升高職學生對國家政策方針的支持,提高其對本職工作的喜愛。以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方向,將其與思政教育內容緊密的結合起來,實現各個方式整合起來。通過五大發展理念方向,緊密結合各種教育內容,讓高職院校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情感體驗,養成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品質,讓學生也學會對知識的活學活用。
在高職思政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答疑、討論以及反饋等方式,循序漸進,保證高職學生更容易接受五大發展理念的內涵。引入情景設計法、網絡深度討論、角色扮演法等,為學生構建理性的認知,增強學生自信。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勤工儉學、志愿者服務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吃苦耐勞精神、工匠精神等,提升學生環保意識、低碳生活意識等,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一貫是我黨優良傳統,也是思政教育重要的環節,是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基本方針。高職思政課程教師,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自覺踐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情況,避免發生課程思政教育形式化問題。調節測評是反饋調節以及檢測評估,課程思政如果缺少了調節測評,則很難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很多教師心存僥幸,忽視了課程評價環節,導致課程思政信息輸入輸出不成正比,影響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的道路進程。
理論聯系實際需要降耗課程理論,需要指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課程思政不僅需要講、做,更需要講究到底堅持什么態度,能夠解決怎樣的實際問題。每一門課程都相當于思政課程,制定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到教師評價體系中。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其重視程度低,加上課程內容相對枯燥,導致學生對思政課內容興趣不足。因此,必須實施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發展,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馬克思主義思想,發揮五大發展理念優勢,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葉晨勇.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以高職院校汽車車身結構課程為例[J].教師,2015,14(8):21-23.
[2]劉勇."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化建設研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21(8):74-76.
[3]楊惠.加強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7,12(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