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青
2013年5月的一天,家住廣西柳州市柳北區的中年女士黃曉敏,在路上遇到了年過半百的男子馬春生。兩人過去住在同一條街,算是老熟人。后來,馬春生搬離原處,兩人近兩年見面的機會少了。這次見面,彼此拉起了家常。閑聊中,馬春生說,最近父親病重,家里經濟有點吃緊,想把位于市區北雀路那套剛買的新房賣掉,給父親救急。黃曉敏對該房的位置和戶型都很滿意,馬春生開出的60萬元價格也算合理。兩人交談中,黃曉敏得知房產證尚未辦下來,銀行也有按揭貸款沒有還清,但她對房子總體上還滿意。出于對馬春生的信任,黃曉敏直言:我很中意你這套房,待回去跟家人商量后,過幾天就答復你。
6月初,黃曉敏和馬春生簽訂了房屋買賣協議。考慮到該房沒有房產證,房屋過戶和銀行解除抵押比較麻煩,兩人便約定黃曉敏首付29萬元,剩下的31萬元,以黃為馬春生償還貸款的方式分期付清,兩年半后再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協議簽訂后,黃曉敏按約支付給馬春生29萬元,馬春生則將自己用于還貸的銀行卡、購房發票和房門鑰匙,一并交給黃曉敏。之后,黃曉敏請人裝修房子、購買家具也按部就班進行著。
黃曉敏萬萬沒料到,馬春生竟然辜負了她的信賴和十幾年的交情。2014年年初,馬春生辦理了該房屋的所有權證,卻一直隱瞞著黃曉敏。7月份,馬春生又將賣給黃曉敏的這套房子作擔保,抵押給了另一男子陳永革,并向陳借款30萬元,期限半年,月息利率2%,并與陳永革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對于房屋抵押和借款的真實情況,黃曉敏和陳永革都被蒙在鼓里。馬春生只給陳永革支付了4個月的利息,便銷聲匿跡,到還款時限屆滿,馬再未現身。陳永革在找不到馬春生的情況下,按房產證上登記的地址找上門,結果見到的卻是黃曉敏。
黃曉敏和陳永革兩人見面后,才得知房屋抵押和借款的原委,他倆都意識到被馬春生忽悠了。陳永革隨后說,自己想通過拍賣該房抵債。黃曉敏一聽賣房,立刻傻了眼。盡管黃曉敏一再解釋,但陳永革為避免自己的經濟受損,直言相告黃曉敏,要么騰房,要么替馬春生償還其貸款。否則,將走法律程序拍賣。
面對馬春生的要求,黃曉敏當然不答應。雙方各執己見,誰也不愿退讓。過了一段時間,陳永革見黃曉敏仍不愿妥協,2015年4月10日,陳永革將馬春生告到柳北區人民法院,要求其返還借款30萬元及利息,并按每日1%支付違約金。
黃曉敏得知陳永革起訴了馬春生,她擔心房屋被法院拍賣,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便以馬春生涉嫌詐騙為由,向公安機關報案。由于黃曉敏和馬春生曾簽有協議,約定兩年半后過戶,期限未滿,公安機關認為屬于民事糾紛,建議黃到法院去解決。
為了避免損失,2015年8月7日,黃曉敏也提起訴訟,請求柳北區法院認定她和馬春生之間的房屋買賣協議合法有效,馬春生應在2015年年底前將房屋過戶給她。
由于陳永革起訴馬春生的案子先立案,案情清晰,證據充分,2015年11月21日,法院作出判決:馬春生歸還陳永革30萬元本息及違約金。
判決一生效,陳永革便向法院申請執行馬春生的房屋財產。因黃曉敏買的該房依舊登記在馬春生名下,便被查封了……
一個月后,法院才判決黃曉敏和馬春生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合法有效。但是,這個“時間差”對黃曉敏十分不利,為后續利益糾紛埋下了隱患。
黃曉敏雖是受害人,但法院對陳永革的那份訴訟判決——查封拍賣涉案房屋,令她十分不安。2016年8月26日,在法院執行當天,黃曉敏就執行標準提出了書面異議,要求中止執行,將房屋返還給她。法院經審查后,9月30日,駁回了黃曉敏提出的異議。
花幾十萬元買的房子將被拍賣,黃曉敏欲哭無淚,后悔莫及。2016年11月4日,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她把陳永革和馬春生一并告到柳北區法院,請求判決停止對該房屋的強制執行。
2017年7月12日,柳北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法院審理認為,黃曉敏向馬春生購買房屋,但尚未支付全部價款,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陳永革因抵押享有擔保物權,可以優先受償。黃曉敏與馬春生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雖已被法院認定合法有效,在馬春生未履行義務的情況下,黃曉敏應當向其主張違約責任,而不能因此對抗陳永革的擔保物權。
2017年9月,柳北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64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9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7條之規定,駁回了黃曉敏的訴訟請求。她購買的此套仍登記在馬春生名下的房屋,將被法院拍賣……
因忽略了房屋買賣“預告登記”,黃曉敏買的房子將被拍賣,所得錢款要為馬春生還債,她的經濟損失不言而喻。盡管黃曉敏與馬春生之間還有房屋買賣協議,她可以另行起訴馬春生,要求馬返還房款,但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