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梅
(煙臺南山學院,山東 龍口 265713)
(一)專業基礎不扎實,看不懂圖紙
廣聯達鋼筋算量這門課一般在大三上學期開設,先修課程建筑制圖、建筑構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等。造價專科學生專業基礎不牢,導致識讀圖紙有困難。
(二)學生興趣先強后弱
因為是軟件操作課程,大部分學生在學期初都能保持較高的興趣,但隨著課程的深入,命令的枯燥重復,慢慢的就喪失興趣,加上專科學生自制能力較差、貪玩,走神幾節課,后面想補也補不上,久之就荒廢了。
(三)軟件操作基礎差的學生學起來費勁
部分學生有學習的動力,但自己軟件操作基礎薄弱,老師講一遍講兩遍,還是不能領會。
(四)學生學習時間不能保證
鋼筋算量軟件無法免費下載使用,只能買加密鎖方可使用,學生學習時間只能保證在課堂上,少數有興趣的學生會購買軟件平常練習。
(一)以圖紙為載體,帶領學生重溫專業基礎知識
大一學的建筑制圖,到大三有的已經遺忘,以首層的建筑施工圖為例介紹開間、進深,門、窗,樓梯、電梯及洞口等尺寸,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結合起來理解首層為什么會有屋框梁。樓梯的剖面圖和結構施工圖結合起來理解樓梯平臺梁上下梯梁各指哪個型號,樓梯平面圖是從哪個位置剖切的。只有真正把圖紙看懂了,才能做好軟件正確輸入。
(二)規范圖集滲入到教學過程中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鋼筋算量先修課程繁多,還涉及101圖集相關知識,針對學生基礎不扎實的現狀,本著“學一點,會一點,練一點”的原則,循序漸進,逐步學習各個命名操作。課堂講授以一套完整的廣聯達辦公大廈圖紙為例。從首層的墻、柱、梁板,到頂層構件,再到基礎層,匯總計算鋼筋量,輸出報表,講解過程中貫穿101圖集相關知識講解。以梁的講解為例。
首先以課件的形式展現梁里面的主要鋼筋種類及布置形式,上部通長筋、支座負筋、架立鋼筋,下部通長筋、箍筋等把圖紙里面的鋼筋立體化呈現。然后講解101圖集里面關于梁表示方法的各種規定,特別是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的相關內容,最后以首層梁的圖紙為例,帶領學生去識讀。把首層不同類型的梁介紹完之后,在開始講解軟件命令操作。首先給學生演示兩個梁的定義和繪制,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練習。
(三)建立激發學生興趣的長效機制
軟件操作枯燥乏味,但技能的提升需要多練習,專業知識的深化需要在解決問題中鍛煉。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立學習小組,每一組都有強有弱,以強帶弱,部分學生更愿意讓會的同學幫助學習。而對于不同小組的成員,鼓勵學生換位置,互相挑毛病,并對毛病挑的多的學生加平時成績。給學生準備2套難度適中的圖紙,新圖紙對學生有新鮮感,每套圖紙都有各自需要特殊處理的細節。
(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高效課堂
每節課都布置一定量的任務,以學生操作為主體,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及普遍存在的問題適時進行講解指導。教師要把控課堂,杜絕學生玩游戲等做其他無關事項。
(一)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廣聯達公司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技能比賽,廣聯達鋼筋算量認證網絡大賽每學期初都會舉辦一次,認證網絡大賽只需校內機房配置和網絡滿足條件即可,方便學生參與。大賽通過網絡免費視頻學習、在線答疑、大賽QQ群等多種方式進行軟件的學習和交流,并通過網絡作品上傳、專家打分評比、現場實戰等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院校參與,大賽除了有一定的物質獎勵外,還會有被社會認可的證書,對學生畢業以后的就業會有很大幫助,對學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指導教師在帶領學生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實踐工程緊密結合,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發現教學存在的不足。同時,指導教師可以和同行進行交流,吸收其他高校的先進理念及經驗,促進本校教學方案的完善。
(二)與其他課程的銜接
軟件算量,大部分學生掌握比較好的是把模型建立,根據軟件匯總計算鋼筋量,但對計算結果不會分析,原因是沒有搞清楚軟件算量的基本原理。在課程設計中,可以與其他手算鋼筋量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結合起來利用同一套圖紙,一方面強化對圖紙的識讀,另一方面軟件算量和手工算量可以相互校核。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掌握軟件算量原理,不僅僅停留在建模層面。
(三)師資隊伍建設
工程造價軟件更新較快,一般情況下工程量清單規范、標準定額五年左右就要調整更新,而軟件也必然更著調整。這就對授課教師帶來了挑戰。同時,在軟件教學過程中,做的是否是切合工程實際的還是紙上談兵,對授課教師的實戰性帶來了挑戰。為提高教師隊伍建設,鼓勵以下做法。通過參加各種業務培訓、科研活動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科研能力,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同時鼓勵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做到產學結合。鼓勵教師考取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合理的師資為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1]王凱.《工程造價軟件及應用》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0).
[2]于斌.進口鋼筋閃光對焊異常的試驗分析[J].建筑技術,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