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潤
(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安慶 246011)
新媒體的特點在于傳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同時也有著多樣化的表達信息方法,通過這種特征,來建立一個信息互動的平臺。新媒體在為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帶來教學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們的思想獨立性和多樣選擇性。雖然目前高校當中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情況是較好的,但是依然存在這一些馬克思主義信仰動搖的情況發生,對于這些情況,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高校當中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一直都是單向的教育方式,學生們只能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來獲取相關的知識,很多學生都是通過課堂來了解馬克思主義的。高校當中是學生們學習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重點陣地,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雖然目前來看,很多高等院校都已經開設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相關課程,以及一些高校所開展的馬克思主義工程培訓班,但是仍然有學生們因為感到無趣,經常逃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應試教育已經不適合高校學生。
其次,在高校當中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教師缺乏一定的媒介素養,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當中,高校當中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工作的團隊一定要具有相應的媒介素養,也就是說,不但要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網絡信息能力。學校一方面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師資力量,同時也要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使之能夠適應當前的信息化社會要求,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因為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嚴重脫離實際,同時沒有足夠的時效性,這也是導致學生們對于馬克思主義缺乏興趣的原因。另外,由于新媒體的所使用的能力不強,無法對于學生們的互動交流訴求進行滿足。這種忽略信息反饋的教學方式,使得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從而很難得到學生們的認可。同時,對于信息網絡的控制能力還無法對于大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使得大學生可以通過平臺來與其他人實現溝通和交流,從而學會通過多種渠道來去了解事實。
最后,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相關活動還需要創新,一些學校為了有效的提升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效果,除了在課堂上進行講課之外,同時也在課堂之外開設一些相關的課堂活動。
信仰教育對于學生們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通過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進行分析,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告訴我們,想要有效的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能力,就必須要及時地學習和掌握新媒體的應用,從而提升自身的媒介素質水平。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對于學生們的吸引力。通過新媒體來使得高校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離學生日常生活更加近,同時也應該要求教師具有相應的新媒體使用能力和新媒體素養,從而能夠和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互動。
對于第一和第二課堂進行融合,從而有效的提升課堂效率。而在這其中理論教學則是一切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對于實踐環節進行充分的重視,包括對于這些情況進行考察和調研的過程。通過具體的實踐教學方式,來把第一第二課堂鏈接在一起,從而進一步完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水平。
首先,可以通過開設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的方式來在這些新媒體平臺上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宣傳,例如設立一些可以為學生們解答疑問的平臺,也就是通過這種交流來加強思想上的碰撞,進而使得教育一方和受教育一方成為一個民主、平等的關系。
其次,要學會利用微電影或者動畫的方式來把馬克思注意信仰教育中的內容更好的表達出來,使得學生們更容易去理解。另外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來進行一些宣傳和一些活動的組織,對于學生們的真實想法進行了解。
新媒體雖然能夠為學生們帶來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但是通過也有著很多的誘惑,這就要求教師們在應用新媒體的時候,也要加強對其進行的監督和管理,對于其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把一些不利于學生們樹立正確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信息過濾掉,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的鑒別能力。
本文首先對于新媒體時代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對于新媒體時代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方式方法進行了探索,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新媒體時代下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高建平.讓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關于大學生信仰教育有效途徑的思考[N].中國青年報,2010-05-24(2).
[2]鐘志奇,楊全海.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調查報告——以重慶市高校為例[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3]何桂美.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創新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95-96.
[4]周娟,董玉節.新媒體時代增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認同研究[J].學園,2017(16):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