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康
調研目的:近幾年,深圳市經濟突飛猛進地發展,GDP增長率已連續3年居四大一線城市之首。針對這種態勢,如何更好地跟隨深圳市經濟發展的步伐,更好地分享深圳市經濟發展的紅利,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業務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本文擬通過調研和分析深圳市各行業發展狀況,提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如何乘優勢行業之勢取得業務機會的建議,從而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深圳地區不良資產業務管理提供借鑒和指導。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廣東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深圳市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城市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末,深圳市土地面積1996.8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1190.84萬人。全市下轄福田區、龍崗區、羅湖區、寶安區、南山區、鹽田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新區、大鵬新區10個行政區。
2016年深圳市GDP為19492.60億元,同比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6.29億元、7700.43億元、11785.88億元,同比增長-3.7%、7.0%、10.4%。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例分別為0.1%、39.5%、60.5%。2016年深圳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67411元,同比增長3.7%,折合美元為25176美元(以2016年平均匯率進行折算)。
2017年上半年深圳市GDP為9709.02億元,同比增長8.8%,增加速度比上年高0.2%,比全國高1.9%,比廣東省高1%。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24億元、3743.45億元、5961.33億元,同比增長21%、7.4%、9.7%。
截至2017年6月30日,深圳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255家,B股上市公司18家,H股上市公司74家,巴黎證券交易所1家,多倫多證券交易所1家,倫敦證券交易所1家,納斯達克7家,紐約證券交易所2家,新加披證券交易所5家,總計364家。
首先,從行業角度來看,制造業共有157家上市公司,位列第一。按行業分類如下表:
其次,從區域角度看,南山區上市公司最多,為103家。按照區域分布分類如下: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市作為經濟特區,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發展。2016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經濟環境,深圳市主動思考新常態下的經濟特征,主動應對經濟新常態,發力供給側改革和需求段管控,出臺一系列政策求得發展,在此基礎上深圳市經濟保持穩定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wind

數據來源:wind
2016年,全市實現GDP1.95萬億元,年均增長9%。
四大支柱產業中,按照增加值的高低排名分別是高新技術產業(6560.02億元,同比增長12.2%)、金融業(2876.89億元,同比增長14.6%)、物流業(1984.50億元,同比增長9.4%)、文化及相關產業(1100.91億元,同比增長15.4%)。
戰略新興產業中,按照增加值的高低排名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4052.33億元,同比增長9.6%)、文化創意產業(1949.70億元,同比增長11.0%)、互聯網產業(767.50億元,同比增長15.3%)、新能源產業(592.25億元,同比增長29.3%)、節能環保產業(401.73億元,同比增長8.2%)、新材料產業(373.40億元,同比增長19.6%)、生物產業(222.36億元,同比增長13.4%)。
1.第一產業比例極小,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重頭
2016年深圳市第一產業增加值6.29億元,占比同比下降3.7%;第二產業增加值7700.43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11785.88億元,增長10.4%。
2.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集中
2016年二三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41.2:58.8調整為39.5:60.5,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比2015年提高1.7個百分點,首次突破六成。
3.第二產業中制造業占大頭,制造業產業向高端制造業集中
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99.47億元,增長7.0%,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0個、0.3個百分點。其中,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3%,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61.0%。工業高端化發展勢頭良好,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總量及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均高居全省首位。
依據深圳市產業分析的結果和深圳市公司的業務綜合考慮,本文將從以下幾個行業進行分析:房地產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綜合服務業、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1.深圳市房地產市場介紹
深圳市在這幾十年的飛速增長中,房價也是突飛猛進。根據經濟學原理,價格的上升起源于供需不均衡。
(1)價格上漲明顯
依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的數據,深圳市房價從2007年開始瘋漲,2007年大漲44.9%,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調整一部分,為近十年最低;從2008年開始,房價又開始新的一輪瘋漲,從2008年的12657萬元到2016年的53454萬元,深圳市房總體的來說市一直在漲,偶爾回落。
(2)房屋供求失衡
供給方面,依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的數據,2007年到2010年深圳市房地產的供應量在逐年下降,在2010年達到一個歷史低點393萬平方米。從2011年開始,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的供應量開始穩步上升,在2015年達到一個小高峰675萬平方米,但是2016年深圳市房地產市場又再次遇冷,供應量下降到399萬平方米。
需求方面,2007年深圳市新房銷售量逐年下降,至2011年下降至谷底273萬平方米。從2012年開始,市場開始回暖,至2015年恰逢政策利好,銷售量達到近年來的峰值666萬平方米。
2.深圳市房地產業情況
(1)深圳市房地產業全國排名靠前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作為改革先鋒,房地產行業也是突飛猛進。深圳房地產行業聚集了一批萬科、華僑城等國內優秀的房地產企業。深圳市的房地產行業在國內亦是屈指可數,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未來預期良好。
(2))開發投資額快速提升
2016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1756.52億元,同比增長32%;2017年1-4月深圳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483.71億元,同比增長24.8%。
1.金融業全國領先
2016年深圳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876.89億元,同比增長14.6%,占同期全市GDP的14.8%,在大陸城市中金融業占比第一。金融業實現稅收979.1億元(不包括深交所的證券交易印花稅790億元),在全市行業中排名第二,占比20.2%。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銀行業總資產7.85萬億,證券業總資產1.25萬億,保險業總資產3.6萬億,三者合計12.7萬億,金融業總資產的規模在大陸城市排名前三。
2.各細分領域穩健增長,主要指標仍全國居前
(1)銀行業資產規模進一步上升,貸款的不良率下降
2016年末,深圳市銀行業本外幣的存款余額為6.44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1.5%;貸款余額為4.05萬億,比上一年增長24.9%。存貸款余額在大陸城市中排行第三。2016年深圳市銀行業凈利潤為964.9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0.94%,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16年末,深圳市銀行業的貸款不良率為1%,比2015年末比降低了0.05%。
(2)證券業經營績效下滑,但仍名列前三
2016年,深圳市證券業營業收入為725.84億元,比上一年降低44.6%;凈利潤為271.44億元,比上一年降低51%,主要是由于在2015年上半年股市有一個大的行情,所以2015年證券業的傭金手續費有一個飛速發展,在2016年股市平淡如水,證券公司的收入自然就下降了。深圳市期貨業營業收入24.71億元,比上一年降低6%;25家基金公司營業收入184.7億元,比上一年下降3.9%。雖然上述指標比上一年有一個下滑,但是在大陸城市中依舊名列前三。
(3)保險業極速發展,產險、壽險保費收入雙升
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市共有保險機構25家,在大陸城市中排名第三;保險分支機構共72家。2016年保險業保費收入834.5,比上一年增長28.9%,比上一年的增長率大10.9%。其中產險和壽險的保費有一個提升,分別為256.5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2.6%)、577.91億元(同比增長37.7%)。
1.深圳市信息技術產業引領全國
2015年,深圳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3173.07億元,增長19.1%,增速保持同期的GDP增速的2倍以上。主要產業園區包括深圳軟件產業基地、深圳灣技術生態園、坂雪崗科技城等。
經過改革開放這幾十年的發展,深圳已經從當初的小漁村變成現在的大都市,從以代工廠為主的產業變成現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發展方向,深圳市在全球產業中的地位也是愈發重要。2016年底,深圳市信息技術產值在大陸城市中排名第一,軟件和互聯網服務業排名第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前10強總部或區域總部均落戶深圳,深圳已成為中國重要的IT產業制造基地、研發基地、出口基地和物流中心。
2.重點發展南山區、龍崗區
深圳市南山區在六大新興戰略產業領域一直保持著領先優勢。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區內擁有深圳軟件產業基地及深圳灣技術生態園等優秀產業園區,為南山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載體條件。
龍崗區擁有華為科技城和龍崗雙環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科陸電子、同洲電子、創維、意法半導體、方正微電子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進駐龍崗區,為龍崗區未來的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發展基礎。
深圳市深圳制造業某一環節“感冒”,全球消費電子業界可能會“發燒”。這是業內對全球制造產業重鎮深圳的評判,而這個評判是深圳不可替代的制造業所支撐起來的。深圳市的著名電子產品聚集地華強北,是全球電子產品的聚集地,這里的價格與國際接軌,時刻與國際上的電子產品價格保持同步。龍華的華為、富士康,高新區的康佳、中興、創維,還有大疆等科技型企業的存在,使得深圳的制造業舉足輕重。
深圳的制造業主要有醫療器械和醫療設備、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產業。
1.醫療器械和醫療設備
深圳市的醫療器械行業在大陸也是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年底,深圳市共有醫療器械企業700多家,年產值高達270.13億元,同比增長13.03%。并且深圳市的醫療器械行業國際化程度高,醫療器械產品出口全球,在大陸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圳市醫療器械產業的體外診斷、醫療影像等子產業已經形成規模。
2.高端裝備制造業
深圳的發展特別重視高端裝備行業,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績。2015年,在以航空航天、醫療儀器設備為代表的高技術制造業中,深圳增加值4491.36億元,增長9.6%,增速高于同期全國平均值,并超過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在連續14年的發展中,深圳裝備制造產業已經增長344%。
3.生物產業
深圳市的生物產業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深圳作為國家首批生物產業基地,在生物醫學工程和生物醫療領域在全國名列前茅。目前,深圳市已經有300多家創新載體,其中國家級的就有21家。
4.新能源產業
2016年,深圳新能源產業增加值592.25億元,增長29.3%。主要產業園區包括坪山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龍崗區新能源產業基地等。
綜合服務業包括的范圍比較廣,深圳市有很多家企業的經營范圍比較廣,無法簡單的歸類為哪一個產業,比如招商局、中國寶安集團等。考慮到深圳市很多企業是產銷一體化,所以既有銷售又有運輸,故本文選擇物流產業作為綜合服務業的代表進行研究。
1.區域物流樞紐
深圳市地處珠江三角洲的中心,交通便利,運輸方式多樣,物流產業發達。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深圳已經成為大陸出口的最佳地點,憑借著與香港的地理優勢,深圳的出關極其方便,外貿業發展迅速。
2016年深圳市社會貨運量31164.49萬噸,同比增長0.6%;貨物周轉量2246.86億噸公里,同比下降0.9%;港口貨物吞吐量21409.87萬噸,同比下降1.4%;集裝箱吞吐量2397.93萬標箱,同比下降0.9%。深圳市2016年年末擁有港口泊位數152個,其中萬噸級泊位72個;2016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197.52萬人次,同比增長5.7%;截至2016年末開通國內航線188條,國際航線30條,港澳臺航線4條。
2.陸海空全面發展
(1)道路運輸業
深圳市的道路運輸已經形成以高速公路為樞紐,以鐵路、路場站以及陸地口岸為連接點的神經網絡。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市共有公路貨運企業448家,共擁有集裝箱車300多輛。另外深圳的各大口岸還有一萬多輛火車從事跨界運輸,目前深圳皇崗口岸已經24小時通關。
(2)航空運輸業
深圳寶安機場是全國唯一可以實現海陸空聯運的機場,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采用過境運輸方式的機場。從2002年寶安機場突破千萬人次大關之后,貨運一直在國內都是排名第一。截至2016年年底,寶安機場的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有8條,每周國際貨班達到35個,已經初步實現了區域性航空貨運中心的戰略目標。
依據深圳市政府官方網站介紹資料,可知深圳市政府認定的7大戰略新興產業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互聯網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行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前10強總部或區域總部均落戶深圳,深圳已成為中國重要的IT產業制造基地、研發基地、出口基地和物流中心。
2.文化創意產業
深圳在全國率先確立“文化立市”戰略。深圳是全國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工業設計、平面設計等設計產業全國領先,獲iF國際設計獎數蟬聯全國首位。主要產業園區包括深圳國家動漫畫產業基地、田面設計之都創意產業園、中芬設計園等。
3.互聯網產業
深圳是首批獲準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市的城市之一。主要產業園區包括蛇口網谷、福田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深圳市寶安互聯網產業基地等。
4.節能環保行業
深圳高效電機風機、節能控制等高效節能領域,環境監測、廢水處理等先進環保領域,垃圾焚燒發電、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等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居全國領先水平。代表性園區有國際低碳城、光明新區LED產業園。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這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指引。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金融工作應當服從四點原則:一,回歸本源,金融應當服務實體經濟;二,優化結構,改善金融市場的機構;三,加強監管,提升金融系統風險防范能力;四,市場導向,發揮市場經濟在金融中的決定性作用。
十九大以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深圳市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金融改革,深圳市政府提出四點基本原則:首先,突出創新驅動,增強供給能力;而后,突出質量引領,提升供給水平;其次,突出轉型升級,優化供給結構;最后,突出制度創新,完善供給環境。
1.深圳市經濟發達,在大陸城市中名列前茅
2016年大陸城市中的GDP排名中,深圳市以19300億元排名第四,與排名第三的廣州只差704億元。在《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房價,改變城市世界》中,中國大陸城市排名:深圳第6、上海第14、廣州第15、北京第20,深圳位居首位。
2.深圳市產業升級有序進行
在《深圳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中,深圳市政府提出:堅持存量供給優化和增量供給優質并舉,持續推進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先進產能,淘汰化解落后過剩產能,減少無效低端供給,擴大優質高端供給,有序推進產業轉移和國際產能合作,著力構建產能結構優化長效機制。
深圳市的產業已從原先的低端制造業為基礎發展到房地產業、金融業、IT業、綜合服務業為支柱的格局。
3.深圳市布局戰略新興產業
近年來,深圳市大力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通過政府政策和市場引導的方式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目前深圳市的戰略新興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4.深圳市金融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
深圳市政府緊緊跟隨著中央的指導意見進行,主動把握供給需求規律,創新供給管理理念,破解供給結構難題。在保證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礎上,使用
深圳市金融機構的不良率一直是處于一個低位水平,與此相對應的是所形成的不良資產的價值也比較大。所以,不良資產的市場近些年開始升溫,不良資產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競爭壓力劇增。
另外,深圳市的司法環境在大陸排名是極高的,深圳市各基層法院與中院對于有關不良資產的案件把握準確,能夠高效的做出合適的判決,這樣就使得深圳市的不良資產市場發展更優先于大陸其他城市。
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信達、華融、長城、東方均已實現全牌照經營,而本土的招商平安的大股東招商局亦是全牌照經營,在此種環境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產業務中可以與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金融機構共同執行,得以實現更多地經濟效益。
依據資產管理公司業務與深圳市優勢行業特點和發展前景結合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堅持主業,全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房地產行業是深圳市的重點產業,也是關系著民生的重要產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當在堅持主業的基礎上,以不良資產為樞紐,連接房地產市場;以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企業為己任,化解房地產市場中的各類風險;以防范風險為核心,贏得公司的效益最大化。
首先,從政策支持和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重點投向城市更新(舊改)、保障房、以及工改工(尤其是政策鼓勵的創新產業、新興產業項目)等項目。上述項目中,可重點關注并購項目,可有效與政策結合便于設計交易結構;其次,針對各大地產商越來越偏重長期自持物業尤其商業地產物業的特點,大力復制商業資產證券化方式(CMBS),或是緊密結合政府鼓勵地產商做租賃住宅地產,探索其他新型資產證券化業務模式。
2.加大對物流行業、制造行業的開拓力度
根據本調研報告,物流行業、制造行業已成為深圳市繼房地產、金融、信息服務業意外的主要產業和成熟產業,在深圳GDP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涌現出了如華南城、順豐等大型物流企業,制造行業中醫療設備制造業、環保制造業等也涌現一批在全國甚至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業。隨著國家對房地產政策的調整和公司調結構的需求,除房地產外,物流行業、制造行業應成為深圳地區首要開拓的行業。因為該類行業的企業具有產值高、業內影響力大、因發展快速而帶來的資金需求量大多元化等特點,可以同公司的業務特點取得良好的契合點;同時這兩個行業隨著科技的發展,行業并購整合也頻頻出現。因此通過債權、債權+股權、財務性股權投資、與企業共同成立并購基金等方式或多種方式并用的財務綜合金融服務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在開拓該類客戶的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一些問題:首先是該類企業雖然產值高,但一般可用于抵押的資產較少,通常難以符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常規要求的抵押率,但該類企業品牌價值等無形資產一般較高,可考慮將該類價值納入抵質押范疇考慮;
其次是企業盈利能力和還款來源分析,應更注重于“遠期”能力,需納入再融資能力(或市場退出方式)、無形資產估值等指標來分析;
最后,若對該類客戶進行股權投資,應重點關注其未來價值,即該行業或企業在全國甚至全球的不可替代性高低及發展前景,充分考慮行業和企業的發展瓶頸突破期溢價以及企業上市(含定增)、發債、被并購、轉讓與重組的機會等。
3.擇機開拓旅游、創意文化、互聯網IT等行業
旅游、創意文化、互聯網IT行業目前雖然產業規模已經形成,但企業普遍存在成立時間較短,體量較小,輕資產運作等特點,因此短時間內暫不符合分公司偏好體量較大,風控以實物資產為主的特點應謹慎進入。但該類企業近幾年發展勢頭較猛,發展潛力較大,不排除部分企業發展成長為龍頭企業,成為目標客戶。因此該類企業不應完全放棄。建議可通過與政府成立新興產業培育基金的模式,獲得政府信譽和扶持、兜底等,通過投資一些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再進一步挖掘公司目標客戶。但短期內,投資該類企業的經濟效益預計較低,更偏重于社會效益和遠期經濟效益。
[1]深圳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編.2015年深圳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2]深圳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編.2016年深圳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3]深圳市統計局:《2016年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sz.gov.cn/cn/xxgk/zfxxgj/tjsj/tjgb/201705/t201705 02_6199402.htm
[4]深圳市統計局:《2015年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 報 》,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gb/201604/t20160426_36 06261.htm
[5]深圳市人民政府:《2017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http://www.sz.gov.cn/zfbgt/zfgzbg/201703/t20170303_6026804.htm
[6]賀倩明.城市更新政策白皮書(2015-2016)[M].建偉(深圳)律師事務所,2017
[7]賀傳皎,王旭,鄒兵.由“產融互助”到“產城融合”---深圳市產業布局規劃的思路與方法[J].城市規劃學刊,2012(5),30-36.
[8]姜霞,姜平.深圳市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條件及路經研究[J].商業時代,2013(1),126-128.
[9]蘇波.深圳市第三產業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8(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