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超磊
(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 廣東 東莞 523220)
在物理習題課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會遇到一個難題:學生覺得聽老師講解很簡單,但是輪到自己做的時候卻經常無從下手.在看籃球比賽的時候,筆者受到一些啟發:一個專業的籃球運動員,在訓練時為了更有效地提高水平,除了正規的比賽,還要參加如體能、球性等一系列的單項訓練.我們解物理題其實也一樣,傳統的習題課上都是分析整個題目,就像球員打真實比賽一樣.筆者想到,物理習題課可以采用統籌全局、各個擊破的策略.統籌全局指從全局上分析學生解決一個物理問題需要哪些能力;各個擊破指根據學生解題所需要的能力,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一些專項訓練,讓學生更快地突破某些專項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筆者通過認真分析近幾年的高考題和平時物理習題的特點,認為學生要成功地解決一個物理問題,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能力:閱讀能力、畫圖分析、物理建模、書面表達等.
下面針對這4個能力,就如何在平時教學中有目的地進行單獨訓練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現在高考題的字數很多,信息量大,與時代結合緊密,學生讀完題后往往不知所云.以2016年全國卷Ⅰ的高考題為例,第24題共247字,第25題共319字,讓學生如何快速讀題,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進行解題的首要任務.如何訓練學生的物理閱讀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2點入手.
(1)習題課中多安排閱讀訓練.在平時的習題課中把學生的閱讀訓練有計劃地安排在內.對于一些文字量大的題應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原題.寧愿少講一個題目,也要讓學生得到充分訓練.
(2)引導學生多讀一些科普文章.首先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里面的“科學足跡”與“科學漫步”的內容,可以在課堂上抽出專門的時間,讓學生閱讀,然后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比如,“萬有引力與航天”一章中有一個科學漫步“黑洞”,可以讓學生先閱讀,然后讓學生算算“如果地球要變成黑洞,半徑應該縮小到多少?”其次,也可以專門挑一些新的科普文章印發給學生,并且附加幾個關鍵問題當作業上交,讓學生對科普閱讀引起足夠的重視.
學生之所以覺得物理題難,主要是覺得物理抽象.所以要把抽象的物理問題形象化、具體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讀題的時候把物理情景用物理示意圖形象地表現出來.絕大部分物理題都需要畫圖,如運動情景圖、受力分析圖、函數圖像等.但學生的實際畫圖習慣與畫圖能力卻不容樂觀.圖1是筆者從一個成績中等的高三學生的試卷上拍下來的圖片.在本圖中該生畫圖潦草,沒有畫出對應的力的符號,如重力用G表示,也沒有對推力F和重力G進行正交分解,導致不能建立各力之間有效的等式關系.
像這樣因為圖畫得不清楚,直接導致分析問題有障礙的,在學生中普遍存在.所以筆者認為,學生的畫圖習慣和能力需要訓練.可以有計劃地安排幾堂課進行專項訓練,比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一章中,可以安排畫物體運動情景圖和函數圖像的訓練;在“相互作用”一章中可以安排畫物體受力分析圖的訓練;在“磁場”一章中可以安排畫帶電粒子運動軌跡草圖的訓練等.

圖1 成績中等學生的畫圖
具體訓練方法,筆者認為最好是擠出幾個課時,在課堂上直接訓練.可以事先印好畫圖的練習題(給出情景,只要求畫圖),也可以多媒體展示.讓每個學生動手畫,每畫完一個,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幾個典型的學生作品并分析.如果學生中沒有特別理想的,也可以自己徒手畫給學生看.課后再留畫圖作業,上交后對不理想的學生要求重畫,直到畫清楚為止.
圖2是一個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的“作品”.在圖2中,該生畫圖工整,規范地畫出了重力G,推力F,支持力FN,摩擦力f的示意圖,并畫出了沿斜面和垂直斜面進行正交分解的方向,讓人一看到此圖就能方便地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各力的等式關系.如果學生能畫到像圖2這樣規范,筆者覺得就可以了.

圖2 相對優秀學生的畫圖
建立物理模型,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是高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而筆者在教學中發現高中學生在物理建模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在實際情景中建立物理模型缺乏舍去次要因素的意識,抽象思維比較差;
(2)不善于應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易受表面現象干擾,不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
針對以上問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除了基本的概念必須清晰,模型教學中還應重視兩個環節:
(1)要明確研究的對象是什么;
(2)要明確研究的對象是如何運動的,遵循怎樣的規律.
因此,教學中應讓學生明確物理模型主要分為物質模型、過程模型兩類.其中物質模型是根據研究對象的特點,抓住主要因素,舍棄次要因素,建立的易于研究、并能反映研究對象主要特征的模型,如質點、點電荷、理想氣體、理想變壓器等;過程模型是根據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找出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建立能夠揭示事物本質的理想過程,如勻加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完全彈性碰撞等.讓學生在平時做題時,善于抓住關鍵詞,抓住問題的本質,根據題意建立物理模型,再用處理該模型的方法去解題.
作為物理教師,您一定目睹過學生試卷上那一堆堆龍飛鳳舞的符號和數字,批這樣的試卷,會感到很累.如圖3所示,這是一個筆者所教的高三學生的考卷,成績中等.他書寫還不算太亂,但是,沒有原始方程,很多地方都不寫單位,字母和數字書寫也不規范.其實這個題,即使他最后不能完全做對,如果能把原始方程和表達寫好點,最后得分也不止2分.

圖3 高三學生的考卷
學生的解題格式混亂,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身的綜合分析能力不夠,也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教師講解例題時,書寫得不規范,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壞的榜樣.所以,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就書寫規范問題做好示范.
當然光是教師示范是不夠的,還必須不定時地
對學生的書寫表達能力進行訓練.筆者建議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1)抓住課堂.在平時習題課上,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當場做題,然后用視頻展示臺展示其“作品”,進行點評和分析,再訓練.直到大多數學生書寫過關為止.
(2)充分利用考試.在每次考試后,把答題規范的與不規范的都找幾個典型拍成數碼相片,然后在試卷分析課中展示,并分析學生的得、失分情況,讓學生清楚怎樣寫可以多拿分數.
(3)重視課后作業.對于課后作業書寫規范的學生予以表揚;對于作業不規范的學生,應該抽時間把學生單獨叫過來,根據學生書寫情況進行個別指導訓練.
總之,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如果能統籌全局,詳細分析學生解物理題需要的能力,然后再有計劃地安排一些專項能力的訓練,各個擊破,則可以有效地提高習題課的教學有效性.
1 晏本慧,杭國榮.畫物理示意圖——解析物理習題的有效手段.物理探討與研究,2008(4):24~26
2 李鴻彬.習題教學組織的一點技巧.中學物理教與學,2008(3):347
3 歐念武,唐煥芳.從一道物理習題的解答感悟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物理探討與研究,2008(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