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發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發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要求學生能夠不依賴教師和別人,自主獨立地開展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觀條件,并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選擇相關的學習內容,并對學習結果做出自我評估。因此,在呼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教師的主導作用貴在塑造學習主體,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動權,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實現自我發展而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學習。
一、變講堂為學堂,積極實施自主互助型課堂教學模式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變講堂為學堂”,這樣學生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去分析問題,探究問題,找出重點難點。上課時,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他們小組內同學之間,你講給我聽,我講給你聽的方式,共同解決一部分問題,小組之間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小組之間解決,共同的難點教師做適當點撥,同學再互相交流展示,讓每一個問題在學生手底下解決,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我們注意解決了自主互助課堂上小組活動分工不明確,效率不高的問題
在當前化學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中,常出現個人責任不明確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全部問題,而某些小組成員無所事事,或者成績差的學生所提出的見解和貢獻常會被人忽視。因此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要只設計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作業,也要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回答,實現一題多解。要盡量設計有聯系、有階梯的一系列問題,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負責承擔獨特的一部分任務,使用“切塊拼接法”等方法。也可將學生按照層次分為“基本組”、“專家組”等。我們還改進評價方法,使學生各自為他們的學習負責。如:我們為了解決小組活動的效率問題,我們先解決了小組一對一的問題,就是說小組有四個學生,首先是兩兩成組,有許多問題是可以在一對一的小組內得到解決。課堂上大排量的運用一對一兩人,互相批改、解決疑問,當一對一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升成二對二,當小組成員多的時候,就要做好分工,設輔導員、檢查員、提問者、總結者等,一個學生可以兼兩個或者更多的角色,但這些角色不是固定不變的,每隔一定時間,小組角色要互換,而且倡導組內互助。同時,為讓同學們有責任感,要定期評價小組的業績,讓小組變成一個單位,叫他有榮譽感,通過榮譽感來培養他們的責任心,使他能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問題,同時他也能從其他小組學到好的方法,這也是一個競賽。通過這些策略激勵學生,大大提高了效率問題,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提高了教學質量。
2.我們注重把知識落實到小組,提高學習質量
平時我們不難發現,隨著知識的深入,學習好的學生更好,后進的學生更加后進,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呢?我認為主要是知識的落實問題。我認為落實就是一定要在學生自己的手底下解決問題,而不是做在老師的口頭上。平時的課堂不要看表面的熱鬧,要看問題的實質,將知識落實到底。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我們將該講的知識也講了,作業也做了,也批改了,結果在要出效益的地方停下了,我認為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可能是在一些環節上疏忽大意了。我們平時應該抓,錯題改了沒有,不會的會了沒有,我們沒有必要把大量的試卷作業放在課后做,我們應該在課堂上就發動小組,發動同桌,在現場小組內把試卷做完、批完,有錯誤的試卷交給老師,這樣你就知道哪個地方有問題了,你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二、在平時教學中注重關注學生差異,教學設計分層次
由于學生的基礎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各不相同。通常在復習基礎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他們在認識上的不足,把問題展開,進行仔細講解討論;在重難點深化時,發揮優生的作用,啟發全體學生深刻理解;在鞏固練習時,檢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時查缺補漏,并挑選幾個學習特別好的學生,作為班內的“小先生”,幫助差生進一步轉化,檢查他們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對優生所學知識也是一個鞏固提高。
三、發揮實驗作用,加強實驗和實踐,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興趣,訓練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倡學生多做實驗,充分利用身邊的物質加強實驗探究,提高學習興趣;就是不能親自動手的實驗,也要根據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實驗設計,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通過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創新探究精神。
注重課堂演示實驗,同時注重開闊學生視野。課堂演示實驗應盡量讓學生去觀察實驗現象,切勿包做包講。當然,僅僅觀察課堂演示實驗還是不夠的,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化工生產中的實驗現象。如:猜想1,我們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相比較,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猜想2,我們吸入和呼出的氣體中氮氣含量是否相同?猜想3,我們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是否增加?……教師啟發學生說出猜想時的生物學、小學科學和生活經驗依據。通過這些步驟,啟發學生建立依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猜想或假設初步論證的意識。
要注重驗證性實驗。化學教材中很多是驗證性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實驗基本方法。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使用常見的儀器,組裝儀器,自己作實驗。學生實驗失敗時,應該及時地幫助他找到失敗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們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進行的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具體做法,我們認為在教學中只要肯于鉆研,勇于實踐,大膽的改革,并始終把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要參與者,培養他們的自主參與探究能力,注重課堂上師生之間有效的交往互動,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化學學習方法得當,教學成績就能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能得到全面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