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程生 (安慶市文化館 246000)
重點加強文化館建設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社會文化市場應該加以規范,因為文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由于當今社會發展中,社會群眾價值觀念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發展,文化理念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特征,各種社會思潮伴隨在其中,如何引領廣大人民群眾主流思想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文化館是受政府直接領導的文化主陣地之一,其職能就是幫助政府部門傳播黨的執政方針,以及黨在治理國家中的原則和政策,進而發揮出引領廣大人民群眾正確文化觀念的作用。其中,以舉辦健康文化節目和組織多樣文化活動為主要方式,在陶冶人民群眾情操的同時,還具有抵制不良社會思潮的作用。
文化館有著提高全民文化素養的職能。從最近幾年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中小型城市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民眾精神需求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社會中的文化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之勢。為此,文化館要以自身的公眾信任度、免費開展文化培訓等優勢為基礎,在不同階層中組織文化活動,包括舉辦文藝晚會、樂器表演賽、休閑體育運動會等等,盡可能為各階層民眾提供參與文化交流的平臺,為實現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化館在文藝人才培養中能夠發揮出“基地”的職能。就當前青少年培養的總體趨勢來看,文藝在廣大基層民眾家庭中受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夠挖掘和培養孩子們的藝術天分,甚至很多家長盼望孩子能夠走向專業發展的道路。而文化館作為藝術人才培養的“老牌勁旅”,在社會中與其他文藝培訓機構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力,政府部門加強文化館的管理工作,規范文藝培訓工作的同時,開拓出文藝培訓的新領域,為有文藝夢想的青少年提供更多、更為專業的培訓,助其成長為文藝人才。
1.突出服務對象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評價
從當前我國文化館的績效考核辦法來看,僅僅局限在文化機構的內部來運行。主要的運行方式是由上級主管部門委派專人監督,文化館班組人員進行相關的考核、評價工作,外界很難進入到文化館績效管理工作當中,但是這樣的績效管理方式很難發揮出績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而真正將其“指揮棒”作用發揮出來,那么必須要將服務對象引入到績效考核工作之中,鼓勵服務對象參與績效考核,不斷加大群眾滿意度在績效管理中的比重。具體操作在于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開展關于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情況的考核工作,參與評價的服務對象包括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人民群眾,這樣績效考核的辦法更加多元化。其中,可以向網站服務信箱提供建議與意見,以及網上問卷調查、征集民意、在線訪談的方式來進行,從多種取得聽取民眾關于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具體開展狀況。同時還要與第三方機構開展合作,針對人民群眾所提供的現狀開展調查工作,確保績效考評能夠達到準確、及時、客觀。
2.形成績效考核相應的利益分配獎懲機制
開展績效考核主要目的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提升,但任何工作都是由人來完成的。實踐證明,缺乏與評估結果掛鉤的獎懲機制和資源分配機制等配套措施,就無法得到被評估對象的積極配合,評估想要達到的效果就會大大削弱。在文化館績效管理中,要對不同類別的績效考核形成相應的獎勵辦法,如針對優秀部室的評比,對部室成員的獎勵,對圓滿完成項目工作的負責人給予表彰。
在文化館管理機制的創新中,不斷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重中之重。其間,要強調每一位工作人員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要站在工作人員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而不斷完善文化館的服務功能。第一,要從嚴篩選管理人員,剔除“為人民服務”思想不夠堅定的管理人員,并且不斷補充思想過硬的管理人員,確保文化館創新管理機制能夠得到全民的落實。第二,要在管理人員中不斷開展專業素質培訓工作,不間斷的引導管理人員在工作思想和工作理念上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第三,要加強管理團隊的建設工作,保障管理團隊能夠更好的接受和落實新的管理制度,并不斷更新現代管理思想、管理知識和管理設備。第四,要根據管理工作人員的具體需要為之提供相應的滿足措施,用于提高管理人員的歸屬感與滿足感,進而達到提升管理人員責任感的目的。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專業的、合格的文化館管理團隊。
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能夠展現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力,也是考量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是否能夠維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精神文化產品往往是一個國家獨有的文化品牌。而一個國家的藝術精品往往都儲藏在文化館中,只有不斷啟迪、引導、吸引群眾創造出藝術精品,那么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創造力才能夠得以充分地展現。為此,在文化館日常工作中,必須將藝術精品的創作是做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獨具一格的文化創作品牌,為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文化館應該通過進行全鏈條式跟蹤指導,層層把關,不斷加大群眾文化精品創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通過建立基層聯系點等方式,引導群眾文化工作者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發揚“工匠精神”,長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潛心打磨推敲,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體現地域特色、既“養眼”又“養心”、真正滋潤心靈,深受群眾歡迎的群眾文化藝術精品。以其更為人性化的服務,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眾生活中廣泛地傳播開來,進入到民眾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休閑娛樂等各個領域,將廣大人民群眾價值觀念記憶正確引導,發揮文化館引領廣大民眾精神追求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