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沁怡 (上海大學 200444)
在高校藝術素質教育中,藝術團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藝術教育形式,同時也是藝術實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給熱愛藝術的同學搭建實踐的平臺,也對普及藝術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我國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還比較薄弱。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學生藝術社團,如:合唱團、舞蹈隊、管樂團、民樂隊等,但藝術課程的教師多是兼職教師,且尚未建立獨立的藝術教育機構,藝術教學設備和資源都很缺乏。
1996年,國家教委下發(fā)了《關于加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教體[1996]5號),同時李嵐清副總理做出了關于在大學生中普及交響樂和推廣藝術歌曲的重要指示,這對中國的音樂教育,特別是高校的藝術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高校開始重視發(fā)展藝術教育,建立了獨立的藝術教育機構,引進專門的藝術教師。此時,我國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進入了穩(wěn)步的發(fā)展階段。
在世紀之交,教育部制定并頒發(fā)了《2001年藝術教育規(guī)劃》、《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guī)劃2001——2010年》,和《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成為我國新時期學校藝術教育的奮斗目標和行動綱領。可以看出,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國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進入了創(chuàng)新時期。
從上述我國普通高校藝術素質教育來看,我國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經歷了起步、發(fā)展到創(chuàng)新的階段。上海市教委為更好的貫徹落實教育部的精神,也配套制定了《上海市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實施意見》,這已成為上海市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推進學校藝術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藝術素養(yǎng)和整體素質的工作重點。那么上海市各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在第二課堂尤其在藝術團的建設中,發(fā)展狀況如何,本人選擇了上海市近年來在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工作中成績較突出的八所普通高等院校,對其藝術團近十年的建設進行了調研,調研以訪談為主,輔以查閱資料,分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現狀調研。
八所高校均成立了“藝術教育委員會”,并由校級領導直接負責。通常藝術教育委員會是由學校的學生藝術教育工作相關部門組成,如:團委、教務處、學院(藝術類學院或人文學院)、學工辦等部門。在此基礎上有的學校為更好的開展藝術教育工作,成立了藝術教育的專門機構——“藝術教育中心”,并且這個機構承擔著全校學生的“第一課堂”、“藝術團”、和部分“第二課堂”工作。

表1:八所高校07和17年藝術團的變化
八所高校的藝術團指導教師,大多由本校藝術教育機構的專職教師擔任,上海大學與上海師范大學的藝術團指導教師全部來自音樂學院的專職教師,華東師大的藝術團指導則由外聘教師擔任,

表2:上海市各高校藝術特長生人數及比例
各校藝術特長生政策不一,人數每年都有限額,專業(yè)方向是根據各藝術團的具體需要來定;對于文化課程分數優(yōu)惠政策各校也不同,大多是提檔線上20分左右。八所高校中,上海大學在十年前就取消了藝術特長生招生政策。
各校的藝術團全部安排每周排練一次,有固定的排練時間和場地。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上海交大的交響樂團各聲部每周也要排練。
八所高校均有專門的藝術團排練廳,其中上海大學多達6個專業(yè)排練廳;上海海事大學建有2000平米的藝術教育場地,包括2個專業(yè)排練廳。八所高校幾乎都建有專門的琴房供藝術團學生使用。
上述對上海八所普通高校藝術團近十年,在藝術教育機構、藝術團種類與數量等七個方面進行的現狀調研,可以看出,上海八所普通高校的藝術團建設近十年均有很大的提高。
特別是各校的藝術團特長生,特長生人數超過團員總人數40%的學校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其中上海交通大學的特長生比例達到97%,上海師范大學的特長生雖然只有3%,但97%藝術團團員全是藝術專業(yè)學生,而上海大學沒有藝術特長生,可以看出大多數普通高校認為藝術特長生是藝術團質量的關鍵因素。本人在訪談中得知,上海大學由于取消了藝術特長生招收政策,其藝術團的成員除音樂學院專業(yè)學生外,大多是非音樂專業(yè)、品學兼優(yōu)、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并對藝術充滿熱情的學生,由這些學生組成的大學生藝術團在歷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中”也斬獲金獎。因而,本人認為特長生作為特殊時期的產物,將隨著學生藝術素質的全面提高,越來越不能顯示出其特殊性。同時,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高校應更加重視藝術素質教育的普及,而不能將課外藝術教育(即第二課堂)簡化為僅僅是藝術團的競賽,從而偏離了藝術素質教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