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雯 (福建省廈門市工人文化宮 361012)
2015年7月9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必須“堅持服務群眾的工作生命線”。廈門市工人文化宮作為廈門職工文化體育的重要場所和陣地,主動適應新時代發展,積極提升職工文化體育的參與度,推廣先進職工文化,不斷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年接待職工110萬人次左右,公益投入150萬元左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進普惠服務機制的建設,依托工人文化宮培訓陣地、整合職工文化資源,聘請社會專家學者和職工藝術家面向基層職工免費開設各類講座,有體育運動公益講堂、文化公益講堂、健康公益講堂等,課程涵蓋核心價值觀、心理健康、形體禮儀、企業管理及職工文化體育等多方面,將工會工作延伸到“8小時工作”之外,每年開講200堂。
切實關愛勞模,推出“圓勞模大學夢”在職勞模學歷教育,與吉林大學等6所高校合作,開辦網絡遠程教育班,并給予不同級別勞模50%-100%的學費補貼,為勞模上大學提供學習機會。該活動在勞模發揮的引領作用下,同時吸引、帶動了900多名社會青年參加學習,獲取學歷證書。
成立職工藝術團,設有民樂隊、民族舞蹈隊、街舞隊、打擊樂隊等,常年面對職工群眾招收文藝愛好者,邀請專業老師免費授課、排練,每年排練300多課時,創編各類節目20多個。堅持藝術從群眾中來,回到群眾中去,進企業、下社區、入工地、訪軍營演出成為常態,帶動廈門職工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
開設提高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文化素養的各類職業培訓班。開設人力資源師、建造師等職工實用技能培訓,每年11萬人次參加培訓。同時面向職工及職工子女提供舞蹈、美術、書法、棋類、寫作、羽毛球、游泳、武術等16大類48個專業的文體培訓。八年共招收學員近3萬名。為了弘揚閩南文化,服務來廈員工,開辦“閩南語公益培訓班”,2011年開班以來授課近千課時,培訓學員3萬人次。
充分發揮職工文化陣地作用,市職工燈謎、民樂、書畫、排舞、集郵等11個專委會常年以不同的形式堅持公益活動,每周燈謎競猜活動、每日排舞培訓、不定期集郵展、春節手書春聯免費派送等活動讓一批職工人才脫穎而出,在全國職工賽事中多次獲得獎項。
按照主旋律和多樣化并重、時代氣息與傳統文化并重的原則,在“五一”、國慶、春節、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日開展系列文體活動,活動形式既有傳統的元宵燈謎大會、新春游園會、象棋擂臺賽等活動,又有大型職工文藝演出、卡拉OK廣場大家唱等新型活動載體,“關愛來廈員工歡歡喜喜過大年”春節系列文體活動、“建設廈門感謝有您”慰問來廈員工元宵燈謎晚會成為廈門職工節日“文化大餐”,滿足職工節慶文化需求。
豐富職工活動陣地載體,舉辦各類賽事,不斷擴大參與面,在普及的同時注重提高。如:舉辦“廈門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年——企業之聲合唱歌曲展演活動”,吸引全市各區、產業工委700余名職工參賽,展示我市各行各業豐富多彩的企業職工文化,凝聚力量,鼓舞干勁,推動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健康發展。發揮廈門地域優勢,連續8年舉辦“工體杯”羽毛球賽,輻射海峽兩岸,每年有來自臺灣、廈門50余支隊伍,400多名職工參賽。該賽事已經成為廈門市規模最大、海峽兩岸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參與人數最多的群眾羽毛球賽事,獲得“2011年福建省全民健身優秀活動獎”。同時,每年還舉辦“工體杯”青少年業余羽毛球賽、全國游泳鍛煉等級達標免費測試賽。
首創“特區建設者之春——廈門職工春晚”,晚會突出“走進基層、貼近一線”的原則,面向一線職工,不設門檻、不分年齡、不分形式,欄目組進廠房走社區,到企業和職工群眾中搭臺選秀,自2013年以來,共有1千多個節目、2萬多名職工群眾參與。海選活動受到了全國乃至海外職工的廣泛關注,包括福建在內的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的海內外職工紛紛參與視頻投票,投票點擊率累計達1000多萬票,活動在“2013全國春節文藝晚會及春節特別節目”評選中獲得最佳作品一等獎。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工會文化精品,為職工提供高水準的文化服務,創作藝術佳作交響南音《陳三五娘》和民族管弦樂《陳三五娘》。交響南音《陳三五娘》是由作曲家何占豪以非遺項目“南音陳三五娘”為基材,全新創作的一部交響樂作品,乃中國首創,作品先后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臺灣、新加坡、荷蘭、法國等地演出。協同廈門市南樂團,重新創作的民族管弦樂南音《陳三五娘》,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古老的閩南戲曲經典,對弘揚閩南地方傳統中國藝術做出了貢獻。
踐行群眾路線,深入基層工會,依據職工需求制定文化活動菜單,推出太極拳骨干輔導、中華燈謎知識講座、集郵展覽下基層等15個服務項目,組織太極拳、排舞、燈謎、集郵等11專委會到機關單位、學校、基層企業等近60家基層工會開課輔導、舉辦展覽,讓職工實現了文化服務的“私人訂制”。
堅持把傳統文化品牌——“情系兄弟姐妹”大型慰問演出送至市重點工地、一線企業、來廈員工集中生活區、工業園區,13年來累計服務職工20萬人次。并不斷推陳出新,創作的文藝作品真實反映職工工作生活。慰問演出形式既可以企業年會相結合,把舞臺搭到企業中去;也可以采用短而精的小分隊形式,到車間和工地慰問演出。
“電影大蓬車”連續11年深入工業園區、企業、重點工地為職工免費放映電影,走進外來職工生活區和企業食堂中放映電影,讓職工在閑暇之余愉快享受精神文化,每年平均放映200場,直接服務觀眾16萬人次。
工人體育館作為職工體育活動陣地,以公共體育服務為立足點,常年無休公益性開放,滿足職工多元的鍛煉需求,每年接待職工80萬人次。
工人體育館堅持在每年春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期間免費為市民開放,方便職工群眾在節假日休閑健身。常年堅持公益低價收費,收費標準均低于市場同類場館收費標準,讓工人體育館成為工薪階層去得起的場館。針對全市工會會員卡持有者,開展“惠民”系列活動,在平時的低價收費基礎上再享受特惠價,每年優惠金額100萬元左右,使之成為廣大職工喜來樂往的文體活動場館。
豐富服務內容和形式,不定期舉辦運動公益課堂、公益性體育賽事、國民體質測試、體育健身技能培訓等公益活動,提升職工體育鍛煉普惠率。組建“廈門工體游泳俱樂部”,組織職工游泳愛好者參加全國游泳俱樂部錦標賽、迎新春海峽兩岸冬泳等活動,多次獎項;經常舉辦全國游泳等級達標測試賽、計時挑戰賽、俱樂部交流賽等系列俱樂部活動,在全國冬泳游泳俱樂部人氣王的評選中榮獲“全國游泳俱樂部人氣王”的稱號。
成立少兒游泳運動隊,常年堅持訓練,在全國少兒游泳"海豚之星"錦標賽、廈金青少年游泳大賽等大賽中多次獲獎,優秀隊員因游泳特長被名校錄取。
與周邊中學開展“宮校合作”模式,為中考考生提供免費游泳測試,并開展針對性的提高培訓。培訓學員中考滿分率達到95%以上,提升了中考游泳成績,助力考生升學。
習近平指出:“要積極擴大工會工作覆蓋面,努力把工作做到所有職工群眾中去,使工會工作更貼近基層、貼近職工群眾,更符合職工群眾意愿。”廈門市工人文化宮決心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要求,緊扣新時代發展旋律,積極創新文化體育工作形式,從職工群眾普遍關心的文化“民生”中找準工作的著落點,使文化宮真正成為廣大職工群眾信賴的“職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