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珊珊 (山西師范大學 041000)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平面設計這個詞出現的越來越頻繁。走在馬路上看路邊各種打印、室內設計、裝修的小店里面進進出出的人。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及印刷技術的進步,平面設計在視覺領域的呈現方式也越來越多樣性。
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認為把平面稱為“圖”會更為準確?!皥D”也是一種信息。大眾化的理解平面設計就是紙和印刷的結合。在平面設計里有八大術語,和諧、對稱、對比、平衡、比例、重心、節奏、韻律。四大元素,概念、視覺、關系和實用元素。隨著設計的現代化進步,對于平面設計師也有了新的挑戰。不僅要掌握傳統的設計工具,像繪圖筆和一些度量工具之類的東西,還需要掌握電腦技術以及相應的繪圖軟件等現代化的工具,在印刷技術方面也要學習一些對應的知識,高效、高質量、便利的工具將被廣泛地應用。
現在的平面設計已不在拘泥于以往的概念,而是要不斷更新它的內容,對于平面設計師來說,想要實現自身進化這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
三大構成是由平構、立構和色構三部分組成。平面構成字面的理解認為它就是平的,二維的東西,是靜止不動的。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面,也沒有絕對的點。平面構成作為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它是動態的,是活的。我們認為的“點”不動是在沒有空間的里面來說的,任何東西都有厚度、有高度、有空間,沒有絕對的二維。平面構成是可以被創造的,它有維度有任何的東西,它在空間中是活的,脫離是死的,只是一個固定的視角是平的,比如90度或180度。從點到線到面到體,它們之間產生的是距離,時間就是距離。有了空間和距離就出現了立體構成。我們無需特別區分平構與立構,它們是相互依賴的。三維也是真實存在的,只是需要用二維去還原和表現三維中的東西。
三維離不開色彩。色彩也是通過點線面來表現,空間有情緒,帶有色彩的空間情緒表現的更飽滿。就好比進入醫院的人看到大片白色就會緊張,進入公園看到綠色就會放松。環境是一方面,眼睛看到的色彩更能讓人真實感受。色彩也是有關系的,只有關系對了表達的東西才會更真實,有了色彩自然就有了美。但是是在符合形式美法則的基礎上的美才最美。
所以說三大構成之間并不是獨立的個體,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一切都是相對的關系問題,關系讓它成點線面。點線面它其實是位置、色彩和構成的相互關系。所謂美與關系俱生俱滅,形式美法則為了解決關系問題,本身都是相互存在的。為了處理好關系,要有覺知力,三大構成為了說明現象本身是自然規律,它會成為認知的一部分。
與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平面設計只是一個平面不同,原研哉認為平面也是立體建筑物的一部分,就像“無印良品”的理念“無中生有”一樣,就是這個!對,就是這個。
平面構成中的重復、漸變、近似、密集、發射、特異、對比、分割、肌理、之間都是可以結合的,在設計作品中都可以通過其他反應出另一種東西。它不是單一的個體。平構在平面設計中相對于后兩個,它的作用最大。在書籍、包裝盒招貼中與它都密不可分:而立構實質上是在平面設計的基礎上添加造型,如果說立構是負責添加造型和空間,那平構就是進行立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構中加入立構思想,使平面設計的作品有視覺沖擊感,給觀賞者一個巨大的空間想象;平面設計通過平構與立構的結合與運用,加入色構使其表現主題。二維是三維的投射,加上色彩使它變得更加豐富。一個好的設計里面節奏與韻律是美的,關系就對了,設計也就完美。 設計不是因為設計而設計,設計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要回歸于人。世界就是以節奏與韻律存在的。在設計中要看到美,美是感知,美與關系俱生俱滅,存在就是美。
三大構成雖然是基礎,但它們在設計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不是只通過一個方面去看就可以的。位置、距離、關系的不同,導致我們看到的也不一樣。它有空間,我們要看到它的整體。設計不只是活在想象里面,多看看大自然,美與無形。自然界的花草樹都有節奏,有韻律。美是一種力量、一種能力、一種素養、看世界想問題的方式,把它通過設計運用到生活中來,設計不能脫離生活,眼界要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