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河西學院音樂學院 734000)
在鋼琴演奏領域,音律是決定整場演出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決定著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以及聽眾的欣賞體驗。一旦在鋼琴演奏途中出現音律不準問題,將給演奏者造成巨大心理壓力,進而嚴重影響后續演奏表演。而聽眾如果在欣賞過程中發現音律不準問題,將嚴重影響后續欣賞體驗。因此,為了提高鋼琴演奏質量,必須重點加強鋼琴調律標準認識,并嚴格按照調律標準,加強鋼琴調律技術創新,控制好音準穩定性。
在鋼琴調律標準中,穩定度是重要的指標內容,只有控制好音律的穩定度,才能夠保障鋼琴演奏期間,音樂所呈現的音色更加穩定。通常情況下,為了使音色更加穩定,演奏者都需要先對鋼琴進行音律調節。之后,進行試彈,也就是隨便挑選幾首鋼琴作品進行演奏練習。在演奏的過程中,加強音律、音色的穩定性,從而保證音色更加準確。據有效資料顯示,在調律之后進行試彈,能夠使音色準確程度提高百分之九十。所以說,演奏者必須掌握音色穩定度,并將其作為重要調律標準,加強鋼琴調律方法創新。
眾所周知,鋼琴作為一項重要的演奏樂器,具有一定的國際性特征。而演奏者針對鋼琴進行調律,必須遵循一定調律標準,要站在世界統一調律標準,正確實施調律技術,從而保證鋼琴調律操作更加準確。首先,演奏者需要對世界統一調律標準進行明確和認識,并嚴格按照此標準對鋼琴樂器做出調律處理。之后,演奏者需要利用專業的電子技術,對鋼琴音色、音律進行識別、判斷其準確性。并且,需要邀請專業素質較強的調音人才,對鋼琴音律、音色進行人工判斷。通過設備和人工的雙重監督和判斷,提高鋼琴調律的準確性。
在鋼琴調律過程中,還必須遵循另一調律標準,那便是彈奏速率的控制與把握。首先,演奏者必須按照規定時間要求,按時完成調律工作。其次,在進行調律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掌握調律次數、頻率。一般情況下,演奏者需要在2次以內,順利完成調律工作。這樣,才能夠保證調律工作更加高效,同時也能夠保證鋼琴演奏音律、音色更加穩定。
在鋼琴調律領域,五四調律法,作為一種重點調律方式,所呈現的調律效果十分顯著。該方法所遵循的原理以五度相生為主導。也就是說,第二、三諧音之間存在一定關系,此種關系具體表現為高低關系。演奏者以此種關系為基礎,利用的3:2 比率,對鋼琴演奏過程中,所呈現的音律進行有效轉化。具體轉化到八度區域內,從而使演奏音律更加完整。在利用五四調律法,對鋼琴進行調律操作時,演奏者需要遵守一定操作規范。首先,演奏者的需要在鋼琴上找準國際標準音a1鍵。之后,以這個音鍵為準則,向上選擇五個高音,向下選擇一個低音,將上述音鍵進行有效整合,組成完整音階。隨之,明確音階檢驗方式,以純五度,或者純四度方式進行檢驗,從而判斷的鋼琴音律是否準確。
據了解,在鋼琴調律階段,五四調律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完成,現具體闡釋如下:
第一環節,演奏者需要對全音鍵進行檢驗,也就是上行四度到下行五度,所構成的音鍵。在首次調音環節中,需要檢查音程,控制好速率,通常在7拍/秒以上。一旦音程速率過低,將會對鋼琴演奏音律準確程度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在進行調律時,演奏者一定要對音程走勢正確掌握。
到了第二環節,演奏者需要選擇上行第五、第八度,以及下行第四度,與第一環節一樣生成全音鍵,并對其音律準確性進行有效檢驗。在此期間,演奏者需要掌握好大小音程之間的速率關系,并要掌握好轉移方式。通常情況下,演奏者都會選擇從快到慢的轉移方式,這樣能夠保證調律效果更加理想。同時,在五四調律法檢驗音律穩定性期間,演奏者需要按照音程順序進行科學檢驗,并根據不同音程節拍速率快慢,判斷當前音律、音色情況。
在最后一個環節中,演奏者需要遵循上五、下四調律原則,對鋼琴音律以及其準確性、穩定性進行有效判斷。將校準與檢驗工作雙重應用于鋼琴調律工作當中。校準加檢驗,能夠有效避免演奏者在鋼琴音律調節過程中,因為人工失誤出現判斷誤差。
除了五四調律法以外,三六調律法。也是一種比較重要的鋼琴調律方法,所呈現的效果同樣十分顯著。在調律準則方面,兩種方式并無顯著差異,三六調律法,也是遵循五度相生原則,只不過與五四調律法相比,所采用的音程存在不同,主要利用三、六度的音程,完成鋼琴音律檢測與調整。因為三六度音程所呈現的偏音特性較強,辨識度更高,更容易實現鋼琴音律有效判斷,所以更加受到演奏者的青睞。
演奏者在利用三六調律法,進行鋼琴音律、音準校正時,應該注意遵守一定操作原則:
首先,演奏者需要正確識別倍音,并獲取與鋼琴音律相關的具體音高,從而有效判斷音律是否準確。
其次,演奏者同樣需要遵守世界調律準則,合理利用三六調律法進行音律校正。
同時,演奏者在進行音律校準之前,需要根據鋼琴演奏對音律的具體需求,對校準流程進行規劃設計。
在鋼琴演奏領域,音準穩定性問題,一直是重點問題,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鋼琴演奏整體效果和質量。在鋼琴演奏表演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音準不穩現象,嚴重影響著聽眾的聆聽體驗。為了有效解決音準不穩問題,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必須重點加強音準穩定性問題控制與完善,優化音準校正方法,提高鋼琴演奏音準穩定性。下面主要闡述有效解決音準穩定性問題的三種方式:
鋼琴調律操作,是實現音準穩定性的重要保障,做好音律調整工作,能夠有效保障鋼琴演奏音律更加準確,從而全面提高鋼琴演奏質量。因此,演奏者必須做好調律工作,規范調律操作方法,提高音準穩定性。首先,在以扳手為載體,對鋼琴琴弦軸展開調節時,必須要掌握好扳手的具體方向,按照一定的正反順序,對弦軸進行調整,并且有效控制好調弦角度。
例如,演奏者在使用扳手對弦軸進行調節時,如果感受到壓迫力,則需要改變扳手角度,通常情況下將扳手與弦軸之間的角度控制在45-90度區間范圍內,這樣可以保證弦軸調整更加準確。演奏者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根據弦軸角度和方向,合理選擇扳手調整角度。在調整完成之后,演奏者盡量不要再對弦軸角度進行操作,否則即便是細微變化,也會改變鋼琴音律、音準。同時,演奏者在利用鋼琴演奏過程中,需要周期性地對鋼琴弦軸穩固性進行檢查,并做出的音準調節。并認真學習先進、創新性的音準調節方法,提升自身音準穩定性校正水平,提高個人鋼琴演奏綜合素養。
為了有效解決鋼琴演奏音準穩定性問題,演奏者需要優化音準檢查方法,并在檢查過程中,有效控制好彈鍵力度。在檢查彈音時,演奏者需要將力度控制好,一般情況下不能低于正常彈奏力度,最好是在正常力度的基礎上,稍微提高力度,從而使音準判斷更加準確。相反地,如果演奏者在進行音準檢查時,所使用的彈鍵力度過校,那么的將嚴重影響音準的準確性判斷,音色持續時間較短,導致演奏者無法正確判斷鋼琴演奏是否音準穩定。而彈鍵力度太大,又會增加鋼琴鍵內部結構故障風險,嚴重影響鋼琴長周期的順利使用。因此,作為演奏者在音準檢查時,必須合理控制好彈鍵力度。
在音準調節過程中,調節速度也是決定音準穩定性的重點要素,控制好調節速度,對有效解決音準穩定性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演奏者在音準調節階段,需要有效控制調節速度。通常情況下將調節時間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并做好鋼琴演奏區域音準調整、判斷,在一次調節工作完成之后,通常需要進行二次調節,從而保證鋼琴音準更加穩定。
綜上,鋼琴在音樂領域作為一種重要的樂器,在演奏過程中,對音律、音準的要求較為嚴格。因此,為了確保鋼琴演奏表演更加高質,應重點加強調律技術創新,合理利用五四、三六等調律方法,對鋼琴演奏音律進行調整。同時,更要重點加強音準穩定性控制,合理采用調律手法,控制好彈鍵力度 ,掌握好調節速度,促使鋼琴演奏更加高效、穩定,從而達到聽眾的欣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