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精神上、物質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隨之安全問題日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并發展為世界性的問題,校園暴力問題時常占據各個電視、新聞、報紙的頭條。安全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重要保證,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基石”。對高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學生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增強自我防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安全教育的體系有待完善。由于政府的強調和指令,大部分學校對安全問題都很重視,并且學生的教學課程中都已含有安全教育課。但是關于安全教育類的課本、文件、動畫等資料都嚴重缺乏,造成教育內容和方法單一和枯燥。并且授課老師沒有教材可依,學生沒有教材可學,授課內容大部分都是老師自行編寫,對于安全教育內容的準確性、嚴謹性、科學性還有待考究。
(二)安全教育的體質有局限性。目前,因為科教興國的思想深入人心,學生求學人數不斷增加,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數隨之增大,使得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多個學校施行跨地區多校區管理。學生數量的上升造成學校管理難度的加大,導致有些學校的管理部門之間發生脫節的現象。除此之外,由于教育管理資源的整合,學校合并現象也日益增多。這兩類現象的發生導致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發生疏漏,很多安全問題容易被忽視,這些都是學校體質機制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結果。
(三)安全教育的形式單一。從現有的安全教育宣傳方式來看,較比其他的教育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宣傳方式不夠多樣化。傳統的教育宣傳形式包括開會、布置展板、張貼海報、拉橫幅等,雖然這些形式的鋪蓋面廣,但是無法吸引學生的眼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首先是學生從心理上對會議、講座等形式普遍有消極情緒,大多數只會聽取跟自身有關的信息,對無關的內容往往置若不聞,并且有些學生自認為已具備較高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不會遇到任何安全問題,老師講的內容沒有學習的必要。其次,當前社會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現在的學生都與時俱進,手機、電腦已經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傳統的海報、橫幅等形式已經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在宣傳效果上肯定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四)安全教育的實際效果不顯著。由于安全教育在內容和方式上都相對單一和枯燥,導致高校安全教育則演變成一種被動式的教育。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老師經常使用“你應該怎樣”和“你不應該怎樣”等語句來跟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會使學生產生壓抑的情緒,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甚至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另外,被動式教學不能使學生對授課內容產生深刻地思考,并且無法領悟問題的本質,造成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效果不顯著的結果。
(一)構建完善的安全教育體系。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政府對于安全問題十分關注,多次提出安全方針和政策,大力推行安全教育。高校安全教育是保證國家安全的前提條件,那么安全教育體系的完善非常重要。所以,完善安全教育體系,首先需要我們隨著時代的發展、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戰略部署,為安全教育課程提供參考內容,有針對性的編寫安全教育類的教材。并且還要強化國家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等知識,從多個方面充分解讀安全防范意識,能夠使老師有本可依,學生有書可學。
(二)營造校園安全文化氛圍。對于高校而言,想要保障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就要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高校的校園安全文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長期創造與傳承中形成的,對學校安全教育建設具有促進作用,是平安校園建設的有力保障。所以,高校應加強對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重視,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對學校安全設施的檢查與維護,加大對學生安全知識的普及和安全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廣泛參與安全教育活動以及安全文化建設,校園內營造出“人人知曉安全、人人學習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的良好氛圍,將校園安全文化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將安全教育納入必修課。目前,安全教育課程在很多高校不是很普及,或者只是選修課。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教育意識,就要把安全教育放入學生考核中。此外,高校應結合自身情況和季節特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各類培訓和演練,讓學生掌握必要的逃生和救護能力,固化形成長效制度,不斷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安全教育課程與其他的課程在教學方式上有所不同,在課堂上除了傳授安全教育知識外,還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學生進行實操演示和互動,將消防器材、逃生工具等帶到課堂上,通過“眼見為實”的切身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并且,還可以從專業的機構請專家到學校進行專題培訓,促進學生從多個方面學習安全知識與安全技能。
(四)以網絡為載體的安全教育宣傳方式。當前社會,微信、微博等通訊方式備受青睞,手機與人民形影不離。所以,學校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通過線上的方式能夠使他們最快速、最準確、最有效的獲得安全知識及安全信息。并且還可以定期發布消息組織安全教育活動,促進學生之間安全知識和技能的交流。
總而言之,隨著高校不斷建設,學生在教育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增多。安全是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基礎,學校應該對不安全因素進行預防,要盡可能消滅安全隱患,給學生一個綠色的校園環境。因此高校必須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構建科學、合理、有效的安全教育體系,讓學生度過一個美好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