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瓊
前段時間,杭州一位27歲的男子因為健身過度進了醫院,被醫生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一時間,運動和橫紋肌溶解癥被頻繁聯系在一起。2018年春節后,媒體報道的因為劇烈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住院的案例就有四五例。
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真相是什么?普通人鍛煉應該注意什么?記者采訪了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執行主任李一文。
橫紋肌溶解癥指的是橫紋肌細胞受損、溶解,肌細胞內容物(包括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磷酸鹽、鉀和尿酸等)釋放進入細胞外液及血液循環,從而引起肌痛、肌無力等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李一文說道:“導致橫紋肌溶解的原因很多,劇烈運動是很大的一個原因。另外,某些藥物、夏天常見的熱射病都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
李一文說,“一般橫紋肌溶解的患者經急診室處理就可以恢復,比較嚴重的才需要住院治療,當然也曾經遇到過特別嚴重的,在ICU待了20多天才脫離危險。”
李一文強調,不用過度擔憂橫紋肌溶解,在運動中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運動量。同時,在運動前和運動過程中一定要補足液體,避免出現脫水的情況,能降低發生橫紋肌溶解的風險。如果出現了肌肉酸痛和小便變紅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