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峰 顧琳琳 張文鑫
眾所周知,旅游作為一種“無煙產業”在我國已經得到大力發展,并快速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然而,在大眾旅游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卻經常伴隨著生態資源浪費、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一系列負面效應,于是生態旅游便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應運而生,并得到提倡和發展。生態旅游是將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生態經濟學理論融于旅游經濟活動中,來實現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協同共生。然而,隨著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自然而然地產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進而產生環境成本。鑒于此,對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成本進行分析和有效的控制,以便創造更大的綜合價值,是保障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旅游業在我國曾經一度發展迅速,但是,由于對旅游景區發展缺乏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加之國民生態保護意識較為淡薄等原因,目前我國旅游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影響也較為嚴重。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生態旅游就開始萌芽,以一種“更具責任感的旅游”形式被提出。生態旅游這一概念最早被定義為“為了考察、觀賞風景、野生動植物以及能在此地發現的所有現存的文化現象的特點為目的,到較為偏僻或未被污染的地方旅行”。生態旅游的核心是尊重自然,尊重當地習俗和文化,注重對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的保護,最終實現旅游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的相互協調。
生態旅游依賴于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生態旅游參與者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應當始終貫穿于生態旅游活動過程中。實現旅游活動價值增值與生態系統保護的雙贏才是生態旅游的終極目標。通常,旅游經濟的發展和自然資源的保護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在旅游業的早期發展階段,旅游活動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影響還沒有超過自然承載力,但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人們一味追求旅游經濟利益,致使資源不斷被消耗,環境不斷被破壞,最終超過了自然環境的承載力,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開始出現不平衡,此時,對生態旅游中出現的環境成本進行分析與控制就變得勢在必行。
環境成本,是指因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需要恢復和整治所要付出的代價。在生態旅游中,因旅游者不規范的旅游活動勢必造成對自然資源的過渡消耗或者對自然環境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上述負面影響的貨幣化反映就是環境成本,生態旅游產生的環境成本包括生態旅游資源消耗成本、生態旅游環境污染成本以及為防止和消除這種不良影響所付出的環保費用等。生態旅游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對自然環境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對自然環境源的開發利用必定會造成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或者折舊,資源的消耗與折舊其實就是資源的價值轉移,是環境成本的具體表現。生態旅游發展產生的污染物對旅游環境質量的影響也會產生環境成本,主要包括大氣環境污染、水環境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和噪聲污染等。其中,大氣污染產生的環境成本是因為大氣環境容量本身是有限的,由于旅游者或其他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尾氣排放,或者是旅游者餐飲燒烤燃燒物的煙塵排放等,都會使旅游景區大氣環境容量受到擠壓,最終產生大氣污染環境成本;水污染主要是旅游活動造成的水質量的下降,消耗水體環境容量;固體廢物損失,是指在旅游活動中產生的固體污染物的堆積和排放產生的需要支付的價值,包括固體廢物存放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對環境的破壞損失;噪聲產生的環境影響往往會因為人們習以為常而不在意,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卻非常大,旅游景區的交通工具和旅游設施等帶來的噪音如不加以治理,長期存在下去同樣會給人們帶來身體或心理疾病。總之,對生態旅游活動發展過程中引起的環境污染損失進行具體化和貨幣化,折算成環境成本進行分析,通過成本效益分析,可以改進旅游企業的經濟行為,約束旅游者的旅游活動,較低因發展旅游業而帶來的環境成本。
1.產品開發設計階段。開發設計是生態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的源頭,是旅游企業內部價值鏈上進行環境成本控制的開始,更是環境成本控制的關鍵。從旅游企業的環境成本視角來看,產品設計屬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實際生產活動,因此,不會對環境帶來直接的影響,此階段也不會產生較多的環境成本,但是,從旅游產品生命周期來看,產品開發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產品未來的生產全過程,從材料的選取和購買,設備的選擇與安裝,產品最終的包裝等,均受到產品設計的影響,而上述這些環節都可能會直接產生環境負荷,影響企業創造的經濟價值。因此,企業在進行生態旅游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應全面考核與產品有關的生態環境問題,全面融入生態環保設計理念,盡力選用節能環保材料、減少非再生性資源的耗用,要充分考慮旅游產品對終端消費者的生命健康的影響,應當盡可能減少企業的環境成本負荷,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空間。
2.原材料采購階段。生態旅游產品采購環節應當盡量將綠色采購理念融入到原材料采購過程中,雖然綠色采購模式較一般采購模式的成本支出會高一些,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企業在采購階段就采取適合自身情況的綠色采購策略,能夠最大化地降低采購過程中的環境成本,提高企業整體價值。具體可在采購過程中融入綠色因素,加大與企業的設計、生產及銷售部門的合作與溝通,共同選取最佳的環保旅游材料及供應商,降低采購過程繁復、對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的原材料的采購比例;通過對原材料采購環節進行控制,可以有效較低旅游產品所耗用材料對生態環境帶來的消極影響,相對可以控制旅游產品采購成本支出,從而實現對有關企業生產環境的改善,最終提高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
3.旅游產品生產階段。產品生命周期的關鍵,也是核心的部分,因為這一環節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為降低企業環境成本并提升企業價值,旅游企業應當積極采用綠色生產設備和綠色生產流程。通過綠色生產策略來提高原材料轉化為產品的利用程度,在一定范圍內提高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率和減少環境污染物的排放。在整個旅游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應該始終將綠色生產理念貫穿于整個工藝和各個流程,充分考慮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盡力降低對資源和能源消耗的同時,強化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廢氣廢物等的排放,最大化地降耗、減污,尋求資源廢物的最小化,提高企業整體價值創造空間。生態旅游景區管理者要正確理解生態的內涵,做到與傳統旅游景區有所區別,要做出生態特色,打造生態旅游產品生產線,吸引生態旅游偏好者前來觀光,增加自己景區的價值。旅游管理者要對景區進行科學的規劃,堅持生態原則,以自然承載量為限,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上地避免由于旅游開發而帶來的旅游環境成本損失,避免盲目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給環境和資源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4.產品營銷階段。營銷是旅游產品價值兌現環節,是實現價值增值的終極途徑。旅游企業可以采取綠色營銷策略,綠色營銷策略是指企業在滿足客戶要求、獲取足夠經濟效益的同時,將保護生態環境、降低廢棄物排放量、高效利用資源等思想融入企業的營銷過程,以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企業營銷往往只側重于在企業和消費者共同構成的二維空間謀求發展,似乎只要能夠把產品從企業傳遞給消費者就是一種成功的營銷,而不會考慮企業和消費者共同面對的社會環境,忽略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從旅游產品生命周期角度來看,降低銷售過程中出現的環境成本因素是旅游產品銷售階段環境成本控制的重心。因此,企業應當通過綠色營銷策略來銷售綠色旅游產品,提供綠色旅游服務,引導綠色旅游消費;在營銷階段通過對購買者消費環境需求的考察,實現對前序各階段的反向作用,最大化減少環境成本因素出現的不確定性,提高旅游企業整體價值。
對于旅游企業而言,供貨商價值鏈和購買客戶價值鏈均屬于與企業具有緊密聯系的外部行為主體的價值活動,旅游企業作為價值鏈的一個環節,其價值鏈不僅僅局限于內部價值創造,對于旅游企業外部環境成本的有效控制,仍然能夠提升企業的相對價值空間。
1.上游供貨商價值鏈環境成本控制。旅游企業通過采購活動實現內部價值鏈與外部價值鏈中的上游供貨商的銜接。通常,旅游企業生產過程所需要的原材料,開展旅游活動所需要的旅游設施,以及對旅游產品進行包裝的包裝物,還有對旅游產品進行運送的運輸服務等活動,均需要由上游供貨商提供。上游供應商在環境成本控制方面狀況如何,會間接地通過旅游企業的采購活動影響到旅游企業內部價值創造的各個環節,繼而對企業整個價值的創造產生影響。諸如供貨商提供的原材料質量、價格以及能否達到環保標準等都會對價值鏈條下游的旅游企業的環境成本產生影響。因此,旅游企業應綜合考慮企業的環保要求、相關法律法規等因素,積極同供貨商進行談判或者進行技術層面的交流,以提高供貨商所提供物資的環保質量要求,最終實現雙方共贏。旅游企業和供貨商,一個是旅游產品生產所需原材料的提供者,另一個是旅游產品的設計者和生產的執行者,雙方應當加強合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互相約束、互相支撐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分享相關技術、信息,降低采購成本及相應的風險因素,實現資源的高效率使用。
2.下游購買客戶價值鏈環境成本控制。旅游企業通過綠色營銷與外部價值鏈的客戶進行有效的銜接。通常,旅行社和消費者是生態旅游產品的兩大下游購買客戶。產品的價值最終是通過銷售并使用才能得以實現,下游客戶能否接受企業的產品決定企業營銷策略的實施是否成功。企業產品的市場地位,企業產品的循環利用程度,以及企業能否有效實施企業價值鏈一體化戰略均與下游客戶對企業產品的認可程度有直接關系。旅游企業在與下游企業合作過程中,應當盡量選擇具有生態綠色信譽度的購買客戶,這樣可以借助其市場的良好信譽和影響,提高對旅游產品的推廣介紹力度,還可以通過設立綠色專營機構對企業的產品進行推銷,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效應。并且,還可以與價值網中處于下游的旅行社等組成生態旅游戰略聯盟,因為,彼此之間存在互惠互利關系,雙方進行合作時,會為了相同的目標——取得更高的顧客價值去控制環境成本。并且,如果旅游景區具有生態特色,旅行社和酒店等服務周到,旅游者能夠認同,這相當于擁有一種無形資產,將會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并促使其產生去景區游覽的強烈愿望,后續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綜上所述,旅游業發展到現階段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生態文明建設又得到高度重視,因此,生態旅游自然而然的成為應該大力發展的重要產業,生態旅游在產生經濟價值的同時注重生態價值的實現,在尊重和保護自然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發展,兩者相互支撐,相輔相成。所以,要對生態旅游環境成本進行合理地控制,使生態旅游在科學規范的軌道上健康發展。此外,建議旅游參與者要采用低碳環保的出游方式,盡量自己隨身攜帶生活用品,選擇環保型的交通工具出行,在旅游過程中盡量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以每個旅行者具體行動降低旅游環境成本,合理保證生態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1]黃強葉.旅游環境成本的經濟學詮釋[J].生態經濟,2011(4):130-133.
[2]胡芬.旅游生態環境成本的內生化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
[3]步丹璐.生態效率與環境成本管理[J].財會月刊(綜合),2007(10):13-14.
[4]肖序,毛洪濤.對企業環境成本應用的一些探討[J].會計研究,2000(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