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延崇
摘 要:近年來,我國中小學學校安全事故頻發,每年發生的校園故意傷害案件以及意外傷害案件的數量逐年攀升,嚴重威脅了中小學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并且中小學生正處在心理和生理逐漸成熟的重要階段,意外和故意傷害案件給學生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傷害,可能會對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使學生一直籠罩被傷害的陰影中。它不僅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更會對整個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產生不可挽回的影響。因此,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是教育者應盡的義務與責任。抓好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維護好校園的安全與穩定,確保中小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是學校最基礎的責任。
關鍵詞:故意傷害;安全管理;自我保護;啟蒙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90
中小學學校要加強對于學校安全的重視程度,利用學生安全保障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實現學生、家庭、社會、國家之間的安全聯動,將中小學學校全體學生和教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為當今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一、中小學學校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弱,容易受到不良侵害
由于現在的中小學生往往是家中的獨子,從小受到家人的寵愛甚至是溺愛,如同是生長溫室中的花朵在家人的保護下成長,并且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往往是家人和學校在啟蒙教育的過程中缺失的一部分,這直接導致了中小學生的防范意識差,極易受到不法侵害,且在被侵害的過程中不懂得使用正確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因此家庭、學校、社會都要逐漸重視中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向其傳授自我保護的基本知識,將傷害的后果降到最低。
(二)學校基本設施建設的不健全容易導致安全問題
中小學學校基礎設施包括:教學樓等建筑、消防設施、休閑娛樂設施等。首先,中小學的主要教學活動都是在教學樓等建筑中進行,學生以及教職工大多數時間都在其中活動,因此建筑物的質量對于校園安全來說至關重要,一旦一棟樓的質量出現問題,整棟樓上學生及教職工的生命安全都隨時可能受到威脅;與此同時,學校作為一個公共場所,人員密集且流動性較大,具備發生火災的充分條件,火災一旦發生,不健全的消防設施建設會使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的中小學生很難逃離險境,直接對學生和教職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休閑娛樂設施可以讓學生與教職工在學習與工作之余進行適當的放松,但一旦其出現了質量問題,非但不能提供放松的機會,反而會在使用的過程中傷害到學生和教職工。例如,濟南某小學在修建塑膠操場時為了節約成本而使用了國家明令禁止的輪胎碎料,在學生使用操場及操場上的娛樂設施時,具有強烈刺激性的揮發氣體造成學生的呼吸道受損,導致學生出現流鼻血、劇烈咳嗽等癥狀。因此,中小學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到細致入微,唯有這樣才能保障學生和教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傳染性疾病的蔓延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
中小學學生在學校的大多數時間都在教室內度過,但由于我國的教育模式普遍為大班教學,每個教室內的學生數量多,空氣流通相對較差,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流感、腮腺炎等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染的傳染性疾病的蔓延,并且由于中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身體素質和對于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方面都還有所欠缺,故一旦有學生感染了傳染性疾病,該疾病便會以很快的速度在學生之間蔓延。
(四)校園霸凌事件頻發
目前出現在中小學校園內的霸凌事件屢見不鮮,部分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環境以及黃色暴力信息等因素的影響,心理扭曲,且缺乏相關的法律意識,使其以折磨和欺負他人為樂,這不僅會給被霸凌者的身心造成十分嚴重的創傷,霸凌帶來的快感還會使霸凌者的心理進一步扭曲,可能使其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針對中小學學校安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重視對于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
要減少意外事件對于學生生命安全造成的傷害,首先要從提升學生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做起。家庭要擔當起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啟蒙教育,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識的重任,對孩子不要過分的寵愛,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其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與此同時,學校更要對自我保護常識的教育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可以采用舉辦主題講座、組織學生觀看教育警示片等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知識,并通過模擬演練的方式提高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讓學生在面對侵害時能夠沉著冷靜地保護自己。
(二)通過定期檢修保證中小學學校中基礎設施的質量安全
中小學學校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關系著學校的教學質量,更關系著學生及教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學校首先要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保證消防設施、安全應急等以及安全通道等一應俱全;學校還可以與家長共同組成安全督察小組,定期對學校內的基礎設施進行檢查,對電線、插座等極易對學生的生命安全造成隱患的部分進行重點篩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整改。
(三)加強傳染性疾病的防疫工作,將疾病的傳染阻斷在搖籃中
加強中小學校園內對于傳染病的防疫工作,首先要對疾病進行預防,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疫苗的接種,并對學生的接種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給學生身體健康加上一道防火墻;班主任及各任課教師要對班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監督,一旦有學生出現了身體上的不適或者傳染性疾病的癥狀,要及時向學校進行報告,并且通知家長及時帶孩子進行隔離治療,防止病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
三、結語
中小學校園生活中處處都可能存在的隱患使得加強對于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完善的中小學生安全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變得迫在眉睫。家庭、學校和社會首先要對當前校園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并分析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通過重視對于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通過開展專題講座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通過定期檢修保證中小學學校中基礎設施的質量安全;加強傳染性疾病的防疫工作,將疾病的傳染阻斷在搖籃中等方法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鳳和.淺議農村學校安全工作[J].文理導航,2013(3).
[2] 趙敏.師生集體外出要制定安全防范預案——我省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學校安全工作[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6(2).
[3] 牛泉.學校安全工作需要建立幾種機制[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