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法學教育也在高等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走上了改革道路,并在培養法律人才的過程中不斷滲入了創新創業教育知識,以有效轉變傳統的法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因此,本文對高等學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法學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加以探討,并從重構法學教育課程體系、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展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明確幾個方面來進行,以推進法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高等大學 創新創業教育 法學教育 改革路徑
隨著我國市場的發展,社會就業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新方針,其要求各高校在進行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以通過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滿足各類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
一、重構法學課程體系
要轉變法律教育的傳統模式,法學專業必須對其課程體系加以重新設置,因為要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必須建立在專業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上。在重構課程體系中需要注意的是,法學專業知識和創新創業教育知識應當相互融合,二者之間起到相互滲透和補充的作用,特別是法學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應當充分凸顯出來,以有效實現改革課程體系的目的。比如可以在法律文化教育課程,以及法學專業教育中納入創新創業教育,并在其學分體系和教學計劃中有效融入,確保課程體系的立體化和多元化,包括法學課程理論課和實踐課,以及公共基礎課和創新創業實踐課等,以在深度培養法律人才的過程中,展開創新創業教育。同時,將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法學專業學生的重點培養項目,在其課程體系中,需要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有效突出,包括第一、二課堂實踐中,可以在學時計劃中逐步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通過實踐量的遞增,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加以培養。比如第一課堂實踐課,其主要指法學課程的實踐,它的實踐課程應當有效符合法學理論課的教學原則,以通過綜合實訓和專業實驗兩個階段,集中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法學理論。第二課堂實踐主要指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其絕大程度延伸和擴展了第一課堂實踐,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主要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加以培養,教學內容則應當以培養法學專業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為主,實現該專業學生的全面性發展,特別是在創新、科研和創業發展方面的能力。
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
法學專業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其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在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的今天,法學專業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一年走上社會的高校畢業生高達700多萬,但社會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卻相對不足,其中能夠在對口單位就業的學生比例為50%左右,大學生創業比例僅為1%左右。而要提高法學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最為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實踐活動來展開,其也是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成效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比如模擬實踐、創新創業講座、大賽等活動的舉辦,其都能讓學生體驗到創新創業知識,以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精神和能力。法學教育相比于其他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是法學實踐課程的基本目標,這也是一直以來法學專業實踐活動效率較低的原因,因為大多數法科學生接受的都是理論性、系統性的教學內容,比較欠缺實踐意識和能力,而在市場發展的創新背景下,法學專業的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的。所以,法學教育要改善這種教學瓶頸,必須在法學專業特色的基礎上,將相關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加以展開,并將學生的專業特長和儲備的知識充分利用起來,實現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豐富多彩,讓學生能夠真正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過程中。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將法學的知識知識進一步鞏固,還能對自己的實踐能力加以鍛煉,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明確
當前,高校應注重實驗班項目教學團隊的打造,明確法學專業人才創新創業的培養目標,聘請校外實務部門的高級檢察官、高級法官、公司高管等進行實地教學,以提高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實效性。所以,法學教育要實現改革,創新思維的提高是基本前提,其首先需要將培養質量標準評價體系加以完善,并在專業實踐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知識,比如在案例討論、見習實習、法律診所和模式法庭等課程中,教師都需要對其教學環節進行進行設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新思維和能力。其次,創新創業教育要全程貫穿整個法學培養體系中,避免形式化和片面化的教育方式。通常情況下,法學專業學生最理想的就業目標有幾個,第一是律師事務所;第二是法院;第三是行政事業單位;第四是檢察院等,但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學生還需要具備基本的創新創業意識,因為社會的就業崗位是遠遠不夠每年大量的畢業生,這也讓大學生創業成為當前社會最為熱門的話題,更是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所以,社會發展現狀和自己的專業優勢是法學專業需要認清的,并以自己的發展意向和興趣愛好制定一個可行性較大的目標,以在創新創業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對自己的各方面學習能力加以培養,繼而快速掌握創新創業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的技術、信息和知識,以符合當前的社會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等學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法學教育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對于培養社會發展所需的法學專業人才有著極大作用。而這種教育的改革并不是指創業是法學學生畢業后的主要發展道路,而是通過對學生對創新創業精神、技能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具備更豐富、全面的實踐經驗,最終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發展和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蔣娟.法學專業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路徑選擇[J].雞西大學學報,2016,16(9):15-18.
[2]孫廣坤.創新創業背景下法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經濟研究導刊,2016,(2):90-91.
[3]夏紅,趙忠江.論推進法學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基本路徑[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4):98-102.
作者簡介
胡學宇,男(1978.03.28),吉林省琿春市人,滿族,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講師,,研究方向為法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