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彧
摘 要:在現代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下,高校的圖書資源為人們積極發展提供保障。圖書資料作為高校的主要資源,為了對其管理,需要建設信息系統,保證其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維護高校的整體進步。
在網絡化發展環境下,電子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得以使用,實現了數字化發展模式。在高校圖書資料信息管理工作,基于技術的使用,能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務,也能推動高校的信息化發展,促使其意義的實現。
關鍵詞:高校圖書資料 信息 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01
一、案例分析
黑龍江哈爾濱理工大學將圖書館的自動化發展作為基礎,帶動了其他工作的積極發展。在多年發展中,經過不斷學習和經驗積累,黑龍江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圖書館已經從最初發展規模,更為成熟,促進工作整體效益的實現。高校圖書館中有微機和打印機,配備了計算機工作。同時,在高校圖書館內,也開展了各個信息系統,通過高校委員會組織的研究,利用微機網絡系統,實現圖書館的集成化發展。也建立了網絡光驅、光盤信息系統以及數據庫等,實現了各個網絡信息服務工作的方面開展。
二、高校圖書資料信息系統的建設途徑
1.將計算機網絡化作為基礎
在高校資料信息系統建設期間,將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作為基礎條件,能使教師在該發展下,為其建設和使用提供便利條件,也能促進高校圖書館的家庭化發展方向。使用期間,也能減少科研、人員資料準備工作時間,實現科技的創新性發展。圖書館的家庭化,也是一種HC模式,根據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使用,能為其構建出一種虛擬的高校圖書館體系。在該體系應用下,使用計算機網絡,高校的領導人員、科研人員可以對圖書館資料信息合理查詢,保證服務方式的創新性發展。基于一臺計算機和電話線的使用,也能在圖書館中建設遠程系統。比如:開架圖書館,能對卡片進行檢索,也能在上架直接查找圖書資料以及信息。也可以在期間對簡介、摘要等進行分析,實現線上查閱。也能對書籍的去向、使用的信息等進行查詢,能在互聯網中得到信息的及時獲取目的。使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傳輸協議等,在數據庫中對不同的文字、圖形、聲音等相互連接,讀者也能在工作中對其切換,這樣不僅能展現出高校圖書館具備的虛擬性和開放性特點,也能降低高校教師使用的HC費用。在高校現有發展中,通過局域網之間的免費通訊,也能為校園網絡的積極使用提供有效的執行條件[1]。
2.加強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在高校對科研進行研究,其存在的成果數量較大,具備的使用價值也更高。但是,由于在高校中缺乏更為有效的轉化機制,導致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無法獲取一定地位,也達不到其價值的合理實現。對于一些小企業或者鄉鎮企業,在實際生產和研發工作中,也未找到更為合理的科研成果。所以,隨著市場經濟水平的提升,需要對科研成果進行轉換,保證其能作為生產工作中的關鍵因素。并且,這種轉換效率與國民經濟發展也存在直接影響,因此,要將高校圖書館作為科研成果以及信息資源收集的主要區域,并在期間利用不同形式和措施,實現合理開發和利用,保證其生產力的提升,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效發展和進步。也能為經濟建設提供良好服務,這些執行工作都是高校資料信息系統建設的主要任務。因此,在高校中建設圖書資料信息系統,保證對資源信息的充分利用,不僅能將其應用到各個發展領域,提升整體生產效率,也能展現其不同的研究成果,以促進社會發展下經濟水平的提升。
3.實現資料信息系統的多功能
在對高校資料信息系統進行建設過程中,基于對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對計算機的教學功能進行開發,保證在科研工作中,能基于多功能的應用,為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等提供現代化發展手段,也能為信息系統的積極建設提供便利條件。高校圖書館中建設的資料信息系統是多個方面發展的。如:1.信息收集功能。通過對信息資源的自動收集,可以建立和完善服務平臺的基本功能。2.信息動態發布功能。網絡時代的信息發布,要求具有自動地根據數據庫中的數據變化及深層開發的結果,動態地發布相關信息的功能,從而及時地向外提供信息資源。3.用戶交流功能。用戶可以通過信息服務平臺進行相互間的交流,可以提高相互之間信息資源利用能力,在交流中提高服務利用水平,從而體現以用戶為本的服務原則。4.信息檢索功能。是網絡信息服務平臺不可缺少的一個功能,通過檢索,用戶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5用戶反饋信息處理功能用。戶反饋信息既是組織與開發信息資源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又是考核服務平臺成效的關鍵指標。通過對用戶的反饋信息處理,可以動態地調整用戶的個人數據庫,從而根據用戶的個性化信息需求來組織和開發信息資源。6.信息導航功能。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網絡信息服務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將相關的信息集成起來,可以有針對性地為信息用戶提供網絡化的各種形式的信息資源。基于高校中電子化和網絡化手段,將其作為高校圖書館中的主要設施,能發揮良好的協作、編制等工作。在資料信息系統使用下,也能擴展實際的研究成果,并在期間實現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工作,保證在積極合作和發展下,對高校圖書館的資料信息中心進行研究,以實現網上的多方面傳輸。
4.做好人員培訓工作
保證思想觀念的更新化,加大力度對人員進行規劃和培訓,比如: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檢索語言知識以及數字統計學知識等,熟練掌握計算機、程序以及數據庫操作技能等。這樣不僅能實現現代化信息化發展,也能增強人員的技能和知識水平,保證高校圖書資料信息系統的充分應用,促使其價值的實現[2]。
結語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實現高校圖書資料信息系統的建設,能實現高校圖書館的自動化發展,轉變圖書館傳統的運作模式,實現多個信息的鏈接,保證在各個地區發展下,能促進圖書館建設工作,也能保證其價值的有力實現。
參考文獻
[1]朱鳳娟.高校圖書資料管理為科研服務的路徑探究[J].教育探索,2012(8):101-102.
[2]趙翰楠.淺析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圖書資料管理[J].卷宗,2015,5(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