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黨紀與憲法之間的關系的高度重視,我們有必要從紀檢工作與辯證法的角度深入分析研究黨紀與憲法之間存在的辯證關系,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清晰認識黨紀與憲法兩者間的關聯性。本文主要從黨紀與憲法的特點入手,著重強調了黨紀與憲法的關系。
關鍵詞:黨紀 憲法 特點 關系
所謂黨紀,指的是政黨為了有效落實黨綱及相關決策而提出的對各黨組織與黨員行為加以約束和規范的準則。政黨通過黨紀可強化黨員質量,有效落實政綱與政策,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信譽。憲法主要代表的是國家根本大法,對每個公民都適用,是在特定社會政治經濟與思想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那么,黨紀與憲法之間存在何種關系?這是我們目前必須考慮的重點課題。
一、黨紀的特點
(一)客觀性
黨紀是在歷史的不斷發展下而生成的,并非主觀意志的表現。黨紀不是組織的規定,也不是個人的規定,而是在長期積累的黨訓中提煉出來的,后經過國家持續性優化和完善,最終產生了完整的黨紀。
(二)嚴肅性
黨紀并非是對某一黨員和某一組織的行為進行約束,而是針對整個黨組織與黨員,發揮著相同的約束作用,各黨組織及黨員必要嚴格落實黨紀,如有違背黨紀規定,必將受到嚴厲的制裁。
(三)自覺性
中國共產黨黨員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能夠及時有效理解與處理組織及個人、自由及紀律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黨紀既不是要求組織和個人遵守,也不是要求組織和個人監督執行,而是需要組織和個人自覺遵循,將遵守黨紀主動納入到自己的工作范疇。
(四)科學性
工人階級共產黨員的黨紀主要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根本。在該理論指導下形成的黨紀,嚴格落實了民主集中制,根據規范的民主程序,獲取大量建設性意見并開展黨的會議討論。總體而言,黨紀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有很強的民主性和科學性。此外,黨紀并非是固定不變的,在社會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及時代的不斷變遷下,黨紀會有所調整,以適應新時代發展。
二、憲法的特點
(一)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
在憲法規定中,其內容存在明顯的根本性特點。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明確了國家的根本制度,清晰劃分了國體、政體、國家機構及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還說明了國家機關間的權力分工與約束關系。相較于普通法律,憲法的制訂與修改流程更加的規范和嚴謹,憲法是所有法律中法律效力最高的,處于普通法律法規之上。
(二)憲法保障了社會公民的合法權利
國家對社會公民的合法權利具有保護義務,所以對于憲法這一國家根本大法,最關鍵之處就是保障社會公民應有的權利與自由。
(三)憲法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程
憲法規定嚴格落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理念。同時,憲法規定了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各組織及人員必須嚴格使用憲法與法律范圍內規定的權力。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憲法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落實憲法及相關法律已經是現代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
(四)憲法推動了我國人權事業及其他事業的健康發展
憲法規定了社會公民應有的權利與義務,賦予了公民更多的民主自由權,在國家生活中充分展現了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此外,憲法還規定了全面保護社會公民的人身自由權,還提出了社會公民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權,并保護了殘廢軍人、烈屬、聾啞人等公民的權利。
三、黨紀與憲法的關系
(一)從認識角度上看,存在同異并存的關系
黨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黨章、準則、條例、規定等,其中以黨章為關鍵點。國法的主要職責是對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與秩序進行全方位維護,成為了統治階級有效開展統治工作的重大舉措,國法常見的表現形式是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其中以憲法為關鍵點。
憲法中明確規定各組織與個人必須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辦事,一旦發現有不按憲法和法律辦事的行為應給予嚴厲懲處,各組織及個人必須行使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規定的權限。黨章指出了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應始終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為社會公民提供所需的服務,黨員是勞動群體的一份子,只能涉及法規政策中明確的利益與職責權限,不能有追求私利及特權的心理;黨要嚴格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從事一切事務,黨員必須帶頭落實國家法律法規。所以說,黨紀與憲法之間存在相同的性質,最終目的都是全面貫徹黨的政策,充分體現社會公民的意志,加強改革深入發展;最核心的宗旨都是任勞任怨為社會公民提供所需服務;最突出的功能都是對社會秩序進行有效維護。
無論是黨紀還是憲法,都屬于國家治理體系的關鍵環節,也是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核心內容,通過黨紀能夠全面落實黨的政策,通過憲法能夠有效執行黨的政策,憲法主要是在國家層面基礎上對黨的政策進行有效執行,黨紀則是在黨的層面基礎上對黨的政策進行有效執行,可見,黨紀與憲法存在相同的本質,都統一體現了黨的主張和公民意志,都指出了相同的宗旨與方向。
雖然黨紀與憲法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是不一樣的制定主體。黨的代表大會或委員會主要負責黨紀制定,憲法則是交給全國人大或者其他擁有立法權的機構來制定。其次是不一樣的適用者。黨紀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各黨組織及黨員,憲法的主要服務對象則是整個社會組織及廣大公民。最后是不一樣的具體內容。黨紀不僅涵蓋了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國家及個人合法權益的具體內容,還涉及了規范黨員的社會道德行為、個人品格等具體內容,憲法則強調保護國家、社會、個人的合法利益,很少有道德規范方面的規范內容。再有是不一樣的處理結果。黨紀負責開除黨籍、撤銷黨內一切職務等處理任務,憲法負責處理有期和無期徒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等任務。endprint
從上述論述不難看出,黨紀與憲法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但兩者的核心本質是相同的,都強調實施依法治國要嚴格在黨的領導下,嚴格根據國家法規治黨,實現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辯證統一關系。
(二)從內容角度上看,做到了銜接互補
黨紀主要對黨組織與黨員的行為準則加以約束,重點在保障政治紀律、財經紀律、社會經濟秩序、黨員和公民合法權利等基礎上來確立一系列規范化要求,加強科學引導、有效約束、嚴厲懲處。憲法是以刑事和治安管理等為核心來規范化管理社會上各個組織及公民。從內容角度上看,黨紀涉及的規范內容要多于憲法,憲法在保障國家、社會及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進行規范制定,幾乎不考慮政治思想、社會道德、個人品格等層面,黨紀則從財經紀律、公序良俗、社會秩序等層面對各位領導干部及黨員進行了詳細的規范和有效約束,比如黨紀明確規定了禁止任何黨員領導干部收受賄賂,不能有生活作風問題等,相較于憲法,黨紀全面規范和約束了所有黨員領導干部及黨員的行為,這不僅滿足了法治思想的實際需求,而且兩者之間進行了良好的優勢互補。通過深入分析研究黨紀與憲法范圍中的最新情況、最新問題后發現,部分新的事物、現象及行為會相應的危害到國家、社會、公民的合法權益,但無法通過憲法和法律對其進行規范,這時就需要通過黨紀加以規范,完善三公消費行為。如果黨紀規范已處于較為成熟階段,并且滿足法理精神與實際需求,那么這時就要通過法定程序進一步提升至憲法和法律規范上來,比如黨紀規范中強調黨員領導干部一旦有私自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都屬于收受禮金違紀范疇,而關于這一點,憲法和法律上并不涉及,進而容易引起貪腐舞弊風險,在憲法和法律上加強該方面的規范至關重要,憲法和法律中可制定收受禮金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黨紀負責全面查處各種違反道德和違反紀律的行為,先是進行黨內警告,屢教不改者,最后開除其黨籍,取消違紀人員一定時期內的黨員資格,提高各黨組織與黨員的優良道德品質,建立健全自律機制。憲法主要以社會公民的需求為主,黨員干部人員屬于勞動群體的一份子。各級黨組織與黨員不能觸犯法律準則,嚴于律己。只有清楚知道黨紀與憲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才能促進紀檢工作的高效開展,才能實現依法治國、依規治黨的大好局面。
參考文獻:
[1]朱德宏.論黨紀與法律的關系及其協調[J].廉政文化研究,2016,(03).
[2]陳玲.論黨紀與國法的關系[D].上海大學,2015.
[3]周淑真,袁野.論國家法律與黨紀黨規關系之協調---以當代德國為例[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5,(03).
[4]秦前紅,蘇紹龍.論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協調銜接[J].人民論壇,2016,(10).
[5]李樹忠.黨內法規與國際法律關系的再闡釋[J].中國法律評論,2017,(02).
[6]范勇鵬,王歡.黨紀與政黨類型及憲法關系國際觀察[J].人民論壇,2014,(35).
[7]唐音.淺論黨紀嚴于國法[J].法制博覽,2016,(36).
[8]孫豫寧.黨員不可“任性”---國外政黨嚴明黨紀的若干做法[J].秘書工作,2015,(07).
[9]崔松林.淺析憲法慣例的特征、類型和作用[J].法制博覽,2015,(35).
[10]劉瑤.《中華民國憲法》的特點淺議[J].今日湖北,2013,(06).
(作者簡介:龐慧潔,廣西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