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秀
摘要:目前,在綜合性大學中,經管專業就業形勢仍十分嚴峻。本文分析當下的就業環境和競爭環境中經管類大學生存在的就業問題及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管理措施。
關鍵詞:經管類大學生 就業心理 就業指導
高校擴招和社會就業難度不斷增大已成為大學生面對的客觀現實。在此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在心理等方面會呈現不同的特點和傾向。其間,經管類大學生因多種主客觀因素所限,更容易出現偏差,失去心理平衡,從而產生一系列問題,導致在就業季陷入困境。
一、經管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
(一)社會環境影響
社會環境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當代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就業壓力無疑使得在校大學生產生諸多困惑和壓力。為什么上大學,上了大學何去何從,如何在上了四年大學之后創造財富支持自己的生活,同時回報家庭和社會,是他們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對經管類大學生來講,財富更是衡量他們學業,事業成功的重要標準,是他們迅速證明自己,獲得肯定的重要途徑。而對金錢財富的迫切渴望容易蒙蔽人的客觀性和判斷力,一些學生容易在理想和現實的沖突中產生焦慮和困惑,產生一系列情緒和心理問題。
(二)同輩群體影響
在校大學生在校園里與自身專業教師,同學,同輩群體接觸最多,受此影響必然最大。經管類大學生由于較其他專業學生更多接觸金融類信息和知識,為諸多金融大鱷的成功光環所吸引,津津樂道于他們的事跡以及創造的商業奇跡。在擇業、就業或是創業時更傾向于從事此行業,希望借助所學,在此領域一展所長,創造令人羨慕的財富與成功。
但眾所周知,金融行業受市場等諸多因素影響巨大,風險與機遇并存。而高校大學生容易對此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比如以小博大,一本萬利,一夜暴富等不良的思想充斥蔓延。一些學生拿個別成功人士的事跡作為范本,企圖復制和重演一些其實充滿了偶然性的案例,導致在擇業就業時候出現心理偏差,對自身認知不足,對現況盲目樂觀,于是陷入傳銷組織,校園網貸泥沼的經管類大學生人數有增長的趨勢。
(三)自身心理失衡
財富無疑是衡量金融人士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經管類學生自然對財富的積累尤為看重。在擇業就業時候也常常以薪資等作為參考的首要標準。甚至以此相互攀比,在喪失機會的同時也給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盲目追求金錢必然導致心理上的失衡,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行由此滋生,影響了健康的消費觀金錢觀的培養。一些大學生將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當作時尚,標榜這樣是跟得上時代和市場需求的行為。久而久之欠下許多債務,陷入糾紛的同時也給家庭和自己造成了極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
(四)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問題突出
家庭經濟困難的經管類大學生,在當前的競爭環境和就業壓力中,更容易迷失自己。他們在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壓力,面對社會上各種炫富新聞,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盛行,一旦沒有得到及時正面的疏通引導,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金錢觀念和錯誤的消費觀念誤導,產生過度的虛榮心。而為了掩蓋生活窘迫帶來的自卑心理,滿足以往的保守觀念受到沖擊后產生的不正常的虛榮心,許多學生產生了心理上的偏差,由此導致一系列行為上的反常,比如很多經濟困難學生利用校園網貸,有意無意地忽略其背后隱藏的巨大風險和危害,為原本拮據的家庭帶來巨額債務,不論是對自身安全還是對校園穩定,都造成了一連串惡劣的后果。
(五)認知定位偏差
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所偏差,認為一定要從事與經濟相關的工作,要做市場經濟浪潮中的弄潮兒。對自己能力認知不夠客觀,對市場分析粗淺,掌握的專業知識欠深入,對形勢判斷不明心理上又盲目樂觀。總抱有鉆空子的思想,妄圖在短時間內籌集資金,拿著一些所謂的分析軟件和內部消息,在股票期貨市場打“短平快”,妄圖一夜暴富,成為金融傳奇人物。
二、經管類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干預對策
(一)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建立務實的職業生涯理念
在校園里倡導一種更健康的環境風氣,使得學生之間能夠更加積極得相互影響。作為經管類專業的老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應對一些金融人士的成功范例做客觀分析和例舉,剖析必然性,排除其中的偶然性,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專業知識,依靠自身的踏實奮斗贏得成功。
(二)在投資理財和創業方面,學校應當給予正確的引導
對經管類學生應疏導他們抵制以小博大,一夜暴富的不良思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盡可能為他們提供相關的信息和資金獲取的渠道,鼓勵一部分真正有想法,有創意且具備實干精神的學生,不是依靠校園網貸,小額貸款等方式籌集資金妄圖短時間內盈利暴富,而是通過合理合法的渠道和手段獲取創業資金。
(三)普及金融知識,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投資觀、創業觀
想積累財富,負擔自己和家庭,回饋社會無可厚非,但一味追逐金錢,做了物質的努力,在經濟社會中迷失了自己太過遺憾。勇于創新,敢于嘗試是大學生的優勢,但是更應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個人的勤奮努力,一步步獲得財富與成功,這樣才更有利于自己的長足發展。
(四)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細致關懷,精準幫扶
對于經濟困難學生及時疏通引導他們排解心理壓力,預防他們的金錢觀世界觀因受到大量不良信息的沖擊而扭曲,產生偏激的想法和做法。不炫富,不攀比,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并通過正常渠道申請并獲得助學貸款等資助。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客觀困難,創造美好未來。
(五)重視心理健康引導和教育,創建美好校園文化
學校環境及同輩群體影響對大學生心理發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尤為重要,為了更多在校大學生和面臨就業的擇業大學生能夠有懷著更積極正面的態度,積極引導,及時疏通,創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王銳.淺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調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5).
[2]刁鑫,周卉.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5).
[3]易麗.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
(作者單位:蘭州交通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