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華
摘要:小學教育是一切教育的開始,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學數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思維力和邏輯力,數學再生活中也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數學,方法和過程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學思想 低年級 數學繪本 閱讀 創作
小學階段分為低、中、高三個階段,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活潑好動,好玩心里強,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這些孩子親近數學、走進數學?用什么策略和方法可以將他們帶入現實情境,讓他們既能積極地去發現情境中的數學問題,下面我來談談數學繪本對這一問題的影響。
一、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習數學的靈魂
(一)數學思想是什么
數學思想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在“數學教學的實施建議”中指出,“數學思想的形成需要在過程中實現,只有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才能體會到數學思想的作用,才能理解數學思想的精髓,才能進行知識的有效遷移。”通過數學思想的培養,數學的能力才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數學思想,就是掌握數學的精髓。數學思想是抽象的,如何將其具體化,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了數學繪本的閱讀與編創。
(二)數學繪本是數學思想踐行的有效途徑
數學繪本里有許多鮮活形象的圖畫,文字很少,一個個不同的小故事講述著各種數學知識,使數學不再乏味,使孩子們從生活中、大自然中發現數學,這不僅僅是學習數學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在讀的過程中孩子們能不知不覺學會發現,學會探索。
二、數學繪本的閱讀
數學繪本怎么讀,讀什么是我們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我認為:
(一)泛讀與精讀相結合。拿到一本繪本,首先看題目,以《吃了魔法藥的哈哈阿姨》為例,看到題目我會想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哈哈阿姨吃了魔法藥了發生什么事情了?然后我們通讀一遍,了解故事情節。然后再精讀,要求是帶著數學的眼光去查找數學信息。
(二)讀繪本,找原型。以剛才說的繪本為例,孩子們很快就會找到數學信息就是圖形,這些我們熟知的數學圖形拼組后得到了新的圖形,我們研究新圖形就要分析未知的圖形,要先而找到熟知的圖形的特點,思考如何進行拼組的,這是數學轉化思想的體現。
(三)讀完繪本,思考一下故事中的數學與生活中的聯系是什么?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數學知識像繪本中描述的一樣,如果你在編寫數學故事,你有什么思考?
三、數學繪本的創編
創編數學繪本是數學繪本閱讀的提升與升華,是提高學生創造力和探究力的有效方式。數學繪本的創作,會引導學生去主動的觀察生活,對數學產生真實的感受。
(一)去生活中察覺數學所在
學生要創作一個數學繪本,題材從哪里來?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自然會去他們所熟悉的環境和生活中去查找。比如:有些孩子會注意到,去超市停車時,一個小時內免費停車,如果超出一個小時,會按每小時收4元計費。所以孩子們也會觀察到,媽媽買菜的時候會看時間,趕在1小時內買完;還有些孩子會發現,我們的綠色環保單車,第1個小時免費,第2個小時收費,如果一天都想免費使用環保單車,而我們的目的的超過一個小時怎么辦?我們會找到單車站的分布、估計騎行的速度和距離,及時換車。這些現象里面將來可以鏈接到數學內部的是數感、優化問題、乘法分配律的使用等。
(二)找出現象中的數學原型
比如,我們兩人去肯德基吃飯,我們是訂2份單人餐還是訂一份雙人餐,這需要我們了解單人餐每種食物的單價乘2,統計得出總價,然后計算一份雙人餐的總價進行比較,找到最適合的方式訂餐。在訂餐的這個現象中,先弄清楚簡算(乘法分配律)的知識,此時,他將正式走進數學內部。接著,他得明白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也會去了解與之相關的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甚至會對乘法的規律提出問題。
在對這些生活中的素材加工的過程中,處理數學內部知識的觀察點不同,不同的學生會獲得不同的發展。
四、我的一節數學繪本課
(一)選材:以《吃了魔法藥的哈哈阿姨》這本繪本為例,這本繪本與二年級下冊數學課本第七單元圖形的拼組正好符合,所以我選擇了這本繪本。
(二)第一課時,我帶領孩子一起品讀繪本,每張圖畫的內容與意思都與孩子細細揣摩,數學繪本重點在于讓孩子從故事中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從而提煉數學知識。讀到故事的高潮部分,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去尋找各種圖形,用圖形做武器,與可惡的魔法師做斗爭,這些圖形由哪些你熟知的平面圖形拼組而成?數量多少?你能統計得出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也讓孩子體會到了分類統計,推理判斷等數學方法。
(三)第二課時,孩子們自己用手里的平面圖形進行拼組圖形,小組合作把拼出的組合圖形合在一起,創編數學故事。看看我們孩子的杰作吧:《刀和槍的對話》、《愚公移山》、《123誰最大?》。孩子們的思維是活躍的,孩子們的潛力也是無窮的,在故事匯報環節,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編寫屬于自己的數學故事,著實一個精彩!
其實在我們新版的數學書上,我們會經常發現有這樣的題目:請根據圖畫編寫數學故事。每次做這樣的題目時,我的孩子們很是興奮的寫起來,最后寫出的故事也讓我大加稱贊!我認為這就得益于我的繪本研究課。
有篇文章《閱讀,才是最好的補課》,說是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根源在于讀書太少。這個道理,100%的認同。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曾經說過: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所以,在數學上,數學繪本的閱讀我們會一直探索,我們也一直會走下去。
參考文獻:
[1]常碧君.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學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09,(03).
[2]趙希斌.魅力課堂 高效與有趣的教學[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5).
[3]李歡歡.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中實際聯系的探索[J].教育,2015,(06).
[4]謝清霖.親歷問題解決過程,深入感悟數學思想[J].小學數學教育,2013,(07).
[5]李學容.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J].教育,2016,(06).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德信現代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