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軍
摘 要: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來自全球六大洲的代表共聚北京共商合作大計,共繪藍圖。"一帶一路"的提出,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下面就國際工程質量管理的特點和對策談下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國際工程;質量管理;中國標準;施工質量;質量理念
1 前言
隨著“一帶一路”的全面擴展,越來越多企業造船出海,如何在國際市場上奪得一席之地,并站穩腳跟,各個企業在揚帆起航之前得有全面的認識和準備。國際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是國際工程項目在施工準備到交付使用的全過程中為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所進行的各項組織管理工作。它是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國際工程質量管理的特點
2.1 質量管理理念的差異
國外對中國產品的認識由原來的“質量差,價格低”慢慢轉變“物美價廉”,但是對于高端產品,中國的產品質量還是沒有得到全面的認可。思考其中的原因,過于追求發展速度,喜歡走捷徑,缺乏創新的動力。最近國家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和“質量時代”,也是為了實現產品和市場的國際化,中國的質量管理理念也更趨向國際化。
國內工程質量管理更加注重具體的實物質量的控制,國際工程更加注重質量程序管理。從原材料到成品,從設計圖紙到工程施工,從設備安裝到運行等各個程序必須按流程執行,每道工序都需要有書面的真實記錄,并需要有相關人員檢查簽字確認。
2.2 標準的差異
中國的標準與其他國家的標準相比,中國標準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標準體系,比較全面和詳細。與國際通用的ASME標準 和IEC標準相比,從標準內容上比較,也不好評價哪個標準更高,只是有些地方略有異同,不同標準關注點有差異。
2.3 對標準、合同質量條款執行情況不同
從宏觀上講,中國人和外國人對法律的敬畏性差異較大,法律是每個人必須遵守的,中國人講究圓滑,喜歡打擦邊球。微觀上講,外國人對標準、合同、圖紙的要求會認真執行, 中國人更喜歡變通,“這是小事,影響不大”,“差不多”,“沒關系”甚至還有“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等心態,嚴重制約標準的執行。擅于變通,國人覺得是為人處世技巧,對外國人來說,就是做事不嚴謹。差不多這種思想態度應該慢慢改變,質量就是合格與不合格。標準不僅僅是書面上要求,更重要的是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既然是標準,就具有法律約束力,人人必須遵守的。
2.4 國外工人技能低,施工經驗不足
國外項目由于成本、當地法律、勞動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施工過程中經常會使用當地工人。工程所在國一般工業欠發達,熟練的施工工人比較少,再加上語言方面的障礙,技術質量交底可能進行了多次還不能理解,如果監督不到位,可能會造成返工甚至質量事故。不同的國家,施工工人的習慣有些不同,一些施工做法或者方式彼此很難接收。
3 國際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與措施
3.1 質量管理的程序化
從設計到按圖施工,從設備的生產到設備的安裝以及運行,從材料的驗收到過程驗收以及整體驗收等所有的質量控制過程,每個步驟、每個階段都需要有記錄,并有相關方簽字。上道工序沒有簽字確認,不得進入下道工序。每道施工嚴遵守按施工流程,每道施工程序需要一定的時間,要求提前做好策劃。一般情況下,材料設備的采購提前三個月,文件資料、資質報審提前一個月,驗收申請提前兩天。
3.2 了解不同標準的差異性
在項目前期的談判時,最好明確項目執行的標準,并在標準清單列入合同附件。在施工之前項目部要組織標準的學習和宣貫,對不同標準的差異進行比較分析,找出不同點,針對不同點,調整作業流程和施工方法。對合同中不明確的地方,在施工之前做好與業主方的溝通工作,了解業主的要求和期望。
3.3 加強培訓和學習
國際項目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增高,溝通是比較大的障礙。通過人才引進或者社會培訓,能起到一定效果。語言的學習畢竟是一個長期過程,項目部持續開展語言培訓班,有針對性常態化培訓和學習,由專人負責培訓,效果更好。
項目部根據項目實際,提出培訓計劃,制定培訓方案。按照培訓方案,充分利用陰雨天燈施工間隙時間,組織員工集中學習或自學。依據項目施工特點和現狀,大力開展師傅帶徒弟,崗位練兵、現場講評等簡便易行的教育培訓活動。把各類施工流程制作成視頻課件供培訓學習,經常開展各類施工競賽,組織施工技能交流活動。對員工進行系統地培訓,將項目部打造成培養人才的學校。培訓要求達到三個目的,一是換水,就是更新觀念,保持思想理念的新鮮,二是拆墻,就是打破心靈的壁壘,促進合作,三是加油,就是消除工作的倦怠,激發新的斗爭。
3.4 國際分包單位質量的管理
國際項目用工屬地化是必然趨勢,當地分包單位管理人員缺乏管理經驗,施工人員普通技能較低也是面臨的困難。開辦國際課堂,通過崗前、過程培訓、師傅帶徒弟、現場觀摩活動、技能比武競賽可以逐步提高分包單位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能力。
3.5 體系管理和品牌國際化
企業要想在今天的一帶一路取得豐碩的成果,企業的戰略、組織、人才、治理、物資采購、經營、資金、質量品牌、研發、文化等體系都要實現國際化。在市場競爭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競爭日益激烈,國際化的品牌就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決定了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
4 結束語
工程質量是施工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和競爭的核心,質量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質量就是效益,企業作為質量的主體,應在“一帶一路”的方案具體實施過程中,扛起國際質量的大旗,贏得市場。
參考文獻:
[1] 楊樹萍,候超君,萬翔等.國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風險模糊綜合評價[J].工程與建設,2010,24(6):725-727,730.
[2] 田曉,戴曉云,黃云奇等.中國工程企業承包國際工程存在的困難及對策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2,28(8):45-49.
[3] 楊杰.國際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之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0,23(5):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