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小學教學作為我國現代教育的基礎,體育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體育教學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隨著現代新課標教育改革的開展,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重視。因此,體育教學的要求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但由于體育教學在目前尚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簡單的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對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體育教學 小學 有效性
小學體育教學主要目的是通過系統科學的引導學生進行鍛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由于在當下許多學生對于體育并不重視,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導致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難以提升。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努力探索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使學生能在體育課的鍛煉中得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一、影響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不受重視,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小學體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并不受到重視,雖然在小學體育是一門必修課,但體育學科長期處在一種較為窘迫的位置,相對于主科而言課時較少,且常常被主科占用無法保證充分的課時。造成體育教學不被重視的原因較多,例如,被各類考試、學校活動占去。但歸根結底,仍然是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足。因此,如果不能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并對體育教學的觀念加以改變,那么將難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二)體育教材不完善,體育教學難以得到保障
在目前,一部分小學存在體育設施和器材不完善的狀況,這導致了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活動難以開展,學生體育鍛煉得不到保障。而導致問題的原因是,一部分學校對體育教學不重視,對體育教材的經費投入相對較少。所以,學生最基礎的體育鍛煉需求得不到滿足,限制了體育教學過程的開展。這導致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應該對體育教材進行完善,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三)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體育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小學學生因為受到認知能力和年齡的制約,身心發育未完全,自我約束能力相對比較差,這就造成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來約束學生行為,維持課堂秩序,導致了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難以得到保障,嚴重降低了體育教學的質量。例如在課前熱身環節中,很多小學生往往不能自覺的跟從教師的指令來進行各種熱身活動,或者動作不夠規范,往往難以達到科學的熱身效果,影響后續教學活動的展開。
在一部分學校,由于體育教學受到了場地制約和學生對體育學科并不重視的影響,這不僅導致課堂教學難以展開,也造成得部分教師對教學態度不認真,這一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并不怎么講解體育理論知識,學生得到科學的體育鍛煉實踐活動的時間相對較少,這就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造成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偏差,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視體育教學
基于小學體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并不受到重視這個問題,學校應該提高對體育學科的重視,改變觀念,擺正體育學科的地位,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應該確保體育教學的學時充足,使體育教學能夠完整的開展;樹立起體育學科與其他主科地位同等的觀念,才能確保體育教學質量和有效性,使學生能夠得到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而體育教學老師應該重視體育教學,積極探索體育教學道路,按照教學大綱科學的開展科學教學,同時要守住教學學時,不讓教學時間隨意被其他學科侵占,這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完善體育教材
在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一部分學校存在體育設施器材不完善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對體育設施和器材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學校體育設施和器材。這既能保證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能夠得到科學的鍛煉,又能因為科學的體育設施和器材的選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愛好選擇性的進行體育鍛煉,激起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例如可以適當的增加花式跳繩、排球、瑜伽球等體育器材,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三)明確課堂紀律,培養學生自律性
由于小學學生年齡較小,自律性不強。教師應該規范學生行為,因為如果不規范學生行為,不僅影響教學質量,學生也容易出現危險。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培養自律的能力,規范學生行為、科學教學應從以下幾點開展:第一、明確課堂紀律,樹立兩個“認真”,學生在上課時認真對待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師認真教授教學內容。第二、規范體育教學,樹立學生的自律性。這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保持紀律,教師與學生都要按時上課,按照教學任務和教學安排進行,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進行體育活動。第三、從意識上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推動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
(四)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增強教師教學責任感
教師的教學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傳授知識的教師,如果教師對體育教學態度不認真,容易造成學生對體育這門學科出現認知的偏差。因此,體育教師應該認真對待上課內容,針對學生的個性特征,結合學生的情況,采取個性化的教學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3]。同時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的體育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保證教師自身的專業性,開展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這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標改革的展開,小學體育學科作為基礎學科必定會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對如何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只有不斷摸索和創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制度,推進科學體育教學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小學體育教學真正實現自身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紅.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J].當代體育科技,2015,(17).
[2]任美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武魂,2013,(05).
[3]顧汝榮.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困境的分析研究[J].學苑教育,2014,(11).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