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310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21世紀的整個消費型態上,已經由過去以產品為主的“產品導向”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主的“消費者導向”,消費者的市場地位已經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選擇,逐漸成為市場的決定者。因此對于一個設計師而言,若想要成功開發出貼合市場的暢銷產品,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及想法、深入探索消費者的感覺及需求至關重要。而眼動跟蹤能夠客觀衡量消費者對產品信息的注意力和自發反饋,這些洞察力可幫助設計師有效地設計出更趨近于消費者偏好的產品。因此,運用眼動技術輔助設計工作的進行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厲莉在《基于服裝品牌產品的視覺識別元素應用系統研究》中運用眼動儀采用實驗與對照組的方式探究了消費者對服裝品牌視覺識別元素的運用形式的關注度及偏好,并分別以多幅代表性品牌不同形式視覺識別元素圖片及多幅國內外知名服裝品牌視覺識別圖片為一組,探究消費者對品牌視覺識別元素的認知及辨識狀況。實驗結果分析所得成功的品牌視覺識別元素特征,用于服裝品牌視覺識別元素系統的構建。
蔣蕾在《基于顧客感知價值的服裝品牌重疊研究》中運用眼動實驗分別從被試者和服裝品類兩個方面對風格近似的服裝品牌判別概率進行眼動實驗測試,數據結果得出消費者對品牌重疊認知度一致,服裝品類對品牌判別影響差異化較低。實驗結果將為企業品牌塑造和維護提供參考和借鑒。
胡鳳培、蘇曉華在《女上裝品牌風格認知眼動研究》中運用眼動跟蹤技術對影響女上裝服裝風格的造型因子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廓型是影響整體風格的最主要因子,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為:廓型、領型、衣長、袖型和肩型。
周黃鸝在《眼動技術在服用紡織品視覺評價中的應用與研究》中通過眼動實驗探究了色彩、紋樣分布、服裝運用部位三個因素對服用紡織品造成的視覺吸引力影響,并結合調研對眼動實驗結果進行驗證,證實了眼動技術運用于服裝面料視覺評價的可行性。
郜雅在《基于視覺感知的快時尚女裝購買偏好研究》中對快時尚女裝產品針對廓型、色彩、面料三屬性及其最常見的特征水平進行單因素變化處理,并通過眼動實驗選取關注時間和注視點作為關鍵性指標,探究消費者對快時尚產品的偏好特點,為快時尚女裝產品提出營銷建議。
方方、楊素云等在《基于眼動跟蹤的青年群體內衣色彩心理認知習慣研究》中采取進行眼動跟蹤試驗與主觀評價量表相結合的方式,探究青年群體對內衣色彩的心理認知習慣,結果表明:男性群體更偏向于喜愛明亮的女性內衣色彩且傾向于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習慣;而女性則偏向于暗色的女性內衣色彩并傾向于從細節到整體的觀察順序。
張嘉楠在《基于眼動實驗的畬族服飾特征提取與識別研究》中利用眼動實驗結合問卷調查主客觀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被試人群、地區類別、興趣區設計要素三因素混合實驗設計分析被試人群的性別、專業不同對關注點的影響,被試者對不同地區不同興趣區的關注度差異性,同時通過對被試者識別各地區服飾實驗過程中的注視停留點分析進行畬族服飾特征點提取。結果將用于畬族服飾特征識別系統的構建。
徐慧娟在《CHANEL女裝結構特征研究》中通過德爾菲法,即問卷專家調查法,提取CHANEL品牌女上裝的主要結構特征并且找出其典型因子。運用眼動儀進行正交試驗再次驗證這些因子對該品牌女裝結構特征影響的顯著程度,對其進行排序,定量表示了其女裝的結構特征因子。
張祎在《網上服裝展示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研究》中利用眼動儀在構成網上服裝展示的多個因素中篩選出最能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構成因素,將結果應用于建立虛擬網上購買和評價平臺,通過虛擬試驗再次驗證了眼動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鄭晶晶,季曉芬在《消費者對服裝陳列的視覺感知》中利用眼動儀,以2個女裝品牌為例,將消費者對服裝不同陳列效果進行測試,通過2個品牌不同陳列效果的對比,得出有利于企業的服裝陳列方法和技巧。
劉麗嫻、沈李怡等人在《服裝品牌櫥窗設計的分類與眼動跟蹤分析》一文中利用眼動試驗對現有櫥窗設計方法的主要5大類型做了測試,跟蹤分析視覺中心與眼動軌跡,探究差異化的櫥窗設計方法,得出以下結論:櫥窗設計類型中簡潔構成式中產品最受關注,更指向具體產品銷售;生活場景式更能引發消費者體驗與遐想;未來科技式設計更強調品牌傳播,也更指向品牌;奇異夸張式與氛圍渲染式設計更吸引眼球,且能較長時間地吸引消費者的持續關注,其中奇異夸張式更強調結合道具引導消費者求解的過程,而氛圍渲染式在某種程度上更強調結合理念的傳遞,并刻意弱化某一具體產品。
賈雙、章依凌在《基于眼動儀試驗的針織服裝圖案部位量態設計》一文中通過運用眼動跟蹤技術,將針織服裝中圖案位置的設計在視覺上的感性意象轉化為數據表達形式,探究圖案部位量態設計對針織服裝整體效果的影響程度,得出消費者對針織圖案設計部位的感興趣程度依次為:圖案位于衣身、領口、無圖案、袖口、下擺。結果可應用于針織服裝的實操設計中,為針織服裝設計提供方向。
馬冬陽、周洪雷等在《服裝非對稱外輪廓設計的視覺均衡感研究》中采用眼動實驗于主觀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式,提取服裝的外輪廓單因子,研究分析服裝外輪廓非對稱設計的視覺均衡感,得出以下結論:1.非對稱元素宜上下異向設計,非對稱元素呈上下同向時會給觀察者帶來視覺不適感;2.上半身的非對稱設計應使左右面積差異較小,而下半身的非對稱設計則相反;3.在非對稱設計中將目標部位確定在下裝更為合理有效;4.裙裝中非對稱元素的豎向延伸比橫向擴展有更強的視覺均衡感。
綜上可見眼動跟蹤技術應用到服裝領域的可行性,可用于指導和輔助設計工作、品牌建設和銷售管理工作的進行,是進行服裝研究的一個新媒介與手段。
在品牌識別方面,可測試成功的品牌識別元素特點,用以塑造品牌形象和提高識別度;在視覺評價方面,可探知視覺信息之于受眾的感官體驗,用以分析受眾的偏好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與銷售工作;在特征提取方面,可測得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元素,用以指導做延續性開發設計;在陳列展示方面,用以尋找最符合消費者心理,最能達到目的、提升利益的陳列展示方式;在設計應用方面,可測試設計元素應用形式的合理性,用以指導新產品的開發設計,提高設計成功率。
眼動實驗的數據結果均可作為智能設計的經驗值數據用以建立數據庫,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計算機技術和智能設計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將服裝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進行更為科學高效更智能化的設計將是新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