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成 (秦皇島市群眾文化藝術館 066000)
民營文藝院團是公共文化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文藝院團活動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支撐,民營文藝院團發展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民營文藝院團既補充了公辦文化的不足,也體現了城市文化特色,為城鄉文化繁榮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本文充分調研了秦皇島市民營文藝院團發展現狀,發現了存在問題,提出了發展對策。
秦皇島市轄4區3縣和2個開發區,陸域面積78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9萬。據統計,全市目前現有具備演出資質、登記注冊的民營文藝院團15家,年均演出2000余場次(農村演出800場次),創收百余萬元。究其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般民營文藝院團規模較小,約30人,表演門類以歌舞、民樂、戲劇、皮影等為主,采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題材和節目演出形式,因其生產演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符合群眾需求,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在廣大農村有很好的生存市場和發展空間。民營院團的演出也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哪兒有需求他們就到哪兒演出,在豐富城鄉文化生活、繼承弘揚傳統民間藝術、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些民營院團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創排文藝精品,提升了演出的專業水平,走上京津冀乃至國內國際的舞臺,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演出需要的音響、燈光、樂器等專業設備也逐漸完善,基本上滿足了演出市場的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文化消費需求高漲,為民營文藝院團發展帶來了較好的機遇。
可以看出,大部分民營文藝院團是結合本地特色的傳統文化,從體現當地文化的內容與形式入手,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展示,推出特色文化活動。例如市文廣新局重點扶持的秦皇島交響樂團,排練儲備了《春夏秋冬交響音樂會》、《新春交響音樂周》等一批優秀交響樂曲目。昌黎縣黑豹藝術團、向東皮影劇團都具有鮮明特色,不僅傳承了昌黎的傳統文化,還為家鄉群眾送去了歡樂。
近年來,秦皇島市根據國家、省出臺的扶持民營文藝院團的政策文件,先后出臺了《關于支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實施意見》《關于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提出了扶持、獎勵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措施,包括:(1)文化企業(文藝表演團體)在境外演出從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2)完善鼓勵捐贈的政策,企業對公益性文化事業捐贈額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時準予扣除。(3)鼓勵支持以公益性為主的戲劇、舞蹈、書畫、攝影、文學、曲藝等門類的文藝院團下基層演出,按其規模及貢獻大小,經同級文化部門審核,同級財政給予一定的補貼或獎勵。(4)以政府補貼等方式,支持文藝院團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演出,培育和引導農村演藝市場。(5)每年從市級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資金中安排一定規模的資金,對組織社區、社會組織機構參與公益性文化活動工作較好的民營院團給予文化活動設備、演出服裝等支持。對于低于成本價收費的惠民公共文化服務,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成本價標準補貼差價。
通過對民營文藝院團發展的調查研究,也發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
民營文藝院團的發展管理往往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和劇(節)目生產計劃。節目創排存在一定程度存在隨意性和臨時性,部分節目有迎合市場、低俗媚俗之嫌,劇(節)目排演前缺少審看把關指導。民營文藝院團還未形成真正的產業發展規模,在針對性的扶持和指導方面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院團劇目創新能力薄弱,主要以移植、復排傳統劇節目為主,創作生產新劇節目乏力,制約了民營文藝院團的發展,演出質量受到一定限制。
民營文藝院團的資金大部分來源于自有資金、民間籌集和市場收益。隨著民間藝術團體數量的增加,演出市場受到排擠和局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包括演職人員的工資在內的費用也大大增加,致使許多民營藝術院團經濟拮據,不少發展勢頭回落,有的甚至瀕臨倒閉的狀態。另一方面,由資金不足帶來的舞臺車、現代化設備等短缺問題,制約了民營院團的結構調整和升級。
以提高民營文藝院團整體素質水平為目的,加強對民營院團的指導和管理。一是建立民營文藝院團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避免民營院團之間的無序競爭,加強院團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優化配置。二是建立健全民營文藝院團管理工作臺賬。對民營院團的基本狀況、人員構成、設施設備、活動內容、參與人群和院團發展計劃、規劃等實施有效的全程動態管理。三是加強表演人才隊伍的建設。要定期組織演出人才外出培訓,參加專業藝術培訓班,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民間文化能人在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搞好文藝隊伍的傳幫帶。四是加強表演內容的指導。由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單位選派專人開展對接服務,在“送文化”的同時,更注重“種文化”,發掘更多的適合群眾需要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類型。
落實已出臺的支持民營文藝院團的政策文件,明確鼓勵、引導民營院團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發揮民營文藝院團在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面的積極作用,將其作為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文化服務供給能力的重要途徑給予扶持。一是鼓勵民營文藝院團參加政府購買公益文化服務。在政府購買公益文化服務時,要積極吸納民營文藝院團的優秀節目,為民營院團發展提供平臺和機會。二是設立以獎代補的財政投入專項資金。根據演出場次,演出效果,通過考核評估,利用以獎代補形式,對民營院團給予獎勵,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物資和人才投入到文化建設中。三是給予精神層面獎勵。通過開展文藝表演調演和競賽活動,對優秀民營院團、優秀團長進行評選表彰,激發民營文藝院團積極性。四是提供活動平臺。為民營院團的發展提供展示才干的舞臺,廣泛開展節慶活動、企業活動、社區活動、廣場活動、聯誼活動等,引導他們更加自覺地為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服務。五是實行稅收減免。對民營文藝院團的稅收實行減免,為其發展創建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