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岳 (合肥師范學院 藝術傳媒學院 230601)
教具是教師在實施教學、呈現教學內容過程中,讓學生快速、直觀的理解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以及輔助教師將課程重點內容闡述清晰的重要工具,為課堂最終呈現效果起重要作用的輔助工具。教具的使用一般在理工科的課堂上會比較常見,但在文科課堂尤其是藝術設計類的課堂上則少之又少,最常見的也就是多媒體幻燈片的使用或是繪畫擺放的靜物。在藝術設計類課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設計過程中邏輯思維的訓練以及與客戶有效傳遞想法的方式,而這些并不是簡單的依靠幻燈片的展示或者書本上的文字就能明白的。所以合理的教學教具使用,能幫助教師引導學生,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傳統的藝術設計類教學還是以老師授課學生聆聽為主,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學生的上課熱情和學習氛圍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效。19世紀德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興趣。”1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是單一的“一講到底”式教學,而是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愿意自主學習。藝術設計類的一些課程如設計史、色彩構成、字體設計、廣告設計等課程中的理論知識對剛接觸的學生而言還是晦澀難懂的,所以在課堂上,運用適當的教具,對于這些課程內容的知識講解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問題式教學是現代教育體系中最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提高自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使他們在未來工作與生活中,面對所發現的問題,可以提出合適的辦法解決問題。這種能力的訓練,顯然比從老師那里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重要很多。所以在課堂上運用教具,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利用教具來解決問題,多維度的思考問題。
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眾多教師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即使在大學的課堂上,這種情況也屢見不鮮。學生注意力較為分散,手機上的內容比教師的授課內容還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只有在教師提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或物上才會加以關注,所以枯燥的藝術理論課上往往能看到學生的眾生相。所以,藝術設計課堂上使用各式各樣、顏色豐富、圖案鮮明、造型新穎的教學用具,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注意力,使其對課堂內容不容易產生乏味感,加深學生的記憶。
藝術類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計劃中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和鍛煉。所以合理的運用教具,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大都喜歡新穎有趣的新鮮事物,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具,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與授課內容形成互動,這樣的教學活動針對性強,不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力,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2
以往的藝術設計課程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先介紹理論知識、介紹設計原理,再布置作業讓學生去練習。例如,平面構成課程是現代造型基礎理論之一,它是所有參與設計行業的設計師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學生在步入大學后接觸設計所學的第一門課程。在課堂上,對于剛接觸設計的學生并沒有意識不到它的重要性,每次的點、線、面繪制練習覺得枯燥無聊,繪制的作業以敷衍應付偏多,也沒有辦法意識到這么基礎課程對于將來創作作品的重要性。為了讓該課程的課堂效果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繪制基本形的道具、多功能組合圖片、容易拆分的道具等等。與傳統的講解課程相比這些教具能幫助老師以互動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在不經意間掌握知識,同時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激發學生對設計的熱情。
手機是學生現在不可遠離的生活用具之一,但上課玩手機也是教師最頭痛的課堂行為之一。在一些藝術史論課上,如平面設計史、建筑史、外國美術史等課程,由于其復雜繁多的藝術流派和設計師及作品,會讓學生覺得很厭煩、聽不進去。因此在這類史類課程的課堂上,經常可以看到玩手機、昏昏欲睡、交頭接耳的學生。那么是不是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手機作為載體來設計教具,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美國的游戲公司Bulkypix在2014年出品了一款名叫《飛躍印刷史 Type:Rider》的游戲,這款游戲看似是過關游戲,其實是一本字體史教科書。它通過不同關卡中的圖形及音樂,為用戶生動有趣地介紹了字體的故事,讓用戶在玩的過程中又掌握了字體的發展史。所以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如果能結合該類手機游戲或者APP,可以將枯燥的史論課變得更加有趣,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也會更加輕松。
在諸多教育理論著作中提及要以學生自身出發,大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學習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即使在大學校園里,學生也只有在感興趣的情況下,才會主動學習。要想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的首要條件是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設計專業的熱情,會在課堂上結合些簡單的教具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設計專業并不是像藝術家一樣能獨立完成作品的個人類別,它更多的是與人溝通、與人合作的專業。但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或者討論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以下情況:1.小組分工不明確,有些學生做的東西多,有些同學什么都不做。2.小組成員之間,碰到意見不統一的時候,經常無法繼續討論。3.有些同學在小組成員面前展現自我想法困難。在課堂上筆者結合一款簡單的教具——故事魔方來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
圖1 在故事魔方的六個面分別繪制或文字描述
圖2 故事魔方放置形式之一
故事魔方是一種觸覺的思考和講述故事的工具。它可以讓人們探索事物之間的關系和敘述故事。該教具鼓勵學生在立體的方形上面制作和繪畫,立方體的六個面分別繪制或者描述一個想法概念、一件事或是一個活動。當你將它們放置在一起的時候,將會在三維空間中建立多個敘述或探索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1、圖2)。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分別寫在立方體的每個面上,載體呈現在三維空間中,這樣學生能將這些不同的想法提取并結合在一起。當你把幾個立方體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組成不同角度來講同一個概念或者事情,有內部的因素,也有外在因素,通過這樣小的工具讓原本可能沒有關聯的事物巧妙的結合在同一空間里。幫助學生在互相討論的時候獲得關于同一個主題或者問題的不同角度的理解,從而對這個主題或問題有更廣闊的領悟。通過這款教具的使用學生可以享受與組員們一起分享討論的過程,更好的進行小組合作,并在討論的過程中開闊眼界和培養邏輯思維。
教具的類型有很多,在課堂上靈活地運用教具,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構思想法、演變關系,是發展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新力的有效手段。作為高校教師,既要精細制作教具,又要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運用教具,已達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注釋:
1.王瓊.美術教具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啟發作用意義探析[J].大眾文藝,2012(08): 103.
2.趙輝,耿曉月.如何用教具優化美術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 127
[1]王瓊.美術教具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啟發作用意義探析[J].大眾文藝,2012(08).
[2]約瑟夫?阿爾伯斯.色彩構成[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
[3]趙輝,耿曉月.如何用教具優化美術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
[4]趙雪洪.美術教具的妙用[J].江西教育,1992(01)